•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零售模式和消费习惯。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5G网络的推广,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潜力正在被逐渐发掘。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常态。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疾病预防和治疗带来新机遇。
  • 数字化转型加速了企业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依赖。
  • 数字化教育平台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学习体验。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可能。
  • 随着人们对隐私保护的关注增加,数据安全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挑战。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在线健身和健康应用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促使各国加大减排力度。
  • 随着5G技术的推广,物联网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和互联。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沪苏联动构建强大新中心 引领长三角向高质量一体化迈进

    沪苏联动构建强大新中心 引领长三角向高质量一体化迈进

    0

     

    卢 伟 李晓琳

    当前,长三角地区正处于迈向高质量一体化的关键时期。在今年8月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求长三角地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过去,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开放方面,尚未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龙头作用”。同时,沪苏浙主导产业高度重合,GDP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上海和苏州在中高端制造业上的同构性越来越强,导致区域间存在过度竞争。

    如果长三角地区不能打破垂直等级结构,推动核心城市产业协同关系由原本的线性等级划分转为相互作用的节点关系,形成能够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的强大新中心,长三角就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从整个长三角地区发展格局来看,上海与苏州一体化程度高、互补性强,理顺沪苏竞合关系、推动沪苏深度融合,打造能够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的强大新中心,有利于提升上海对苏浙皖的整体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长三角地区发展动能,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迈向世界级城市群仍需补短板

    (一)能级不足、动力不强, 长三角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能级尚显不足。虽然从规模和体量上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已可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世界五大城市群比肩,但在区域内部的深度发展和生产效率对全球资源配置的影响力上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根据恒大研究院测算结果表明, 长三角城市群人均GDP分别为世界五大城市群的3/11、1/4、1/3、1/3、3/10,地均GDP为2/5、9/10、3/25、21/25、3/10。在创新能力、绿色发展、政府效率、基础设施、高等教育、金融资源等方面,还难以和美、日、法等发达国家城市群同梯队竞争。

    长三角地区面临内外双重压力与挑战,需要形成更高效率、更具特色、更有影响力的强大引擎。从生产效率来看,长三角地区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下,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出不断递减,资源环境紧约束问题越发突出。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1/5 的经济总量,集聚了超过1/10的人口,上海、苏南、环杭州湾等地区已经进入饱和期。在国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趋势放缓,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面临较大挑战。在全球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由外生驱动转化为内生驱动的大趋势下,长三角地区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还未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全球高端要素的吸引力不足,具有江南水乡自然人文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名片还未在全球形成影响力。

    (二)遵循规律、顺势而为, 长三角城市群需打造多中心联动的强大引擎

    全球来看,典型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擎由多中心联动发展形成。无论是东京、伦敦还是纽约, 都是在城市群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通过重构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功能定位,打破“单核集聚”在发展空间、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困境,形成多中心共同支撑的大都市圈结构,成为所在城市群的强大引擎。例如,东京都市圈内东京与神奈川县互动密切,形成了京(东京)滨(横滨)工业带;大伦敦地区以伦敦市及其周边的11个郡构成了核心圈;纽约都市圈以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巴尔的摩五座核心城市构成了典型的多中心都市圈。

    延展上海辐射空间,形成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带动辐射能力更强的大引擎是长三角城市群提升能级的关键。长三角城市群面积大、人口多、纵深长,上海单核拉动已捉襟见肘。近年来,上海经济发展速度持续放缓。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与全国同期降幅相比高出1 个百分点。上海占全国GDP的比重约为3.8%,而纽约约占27%、东京约占25%。上海在四个直辖市中面积最小,2400多万人口、40%以上的开发强度使上海已达到城市空间承载的上限,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产业结构失衡、人口压力过大、土地供需矛盾、环境问题突出等多重压力。打破行政边界,将上海的城市空间和面向长三角的服务功能向行政区外延展从而重构大引擎,有利于上海提升其长三角龙头地位,扩散次级功能,实现区域空间的有机组织,形成激发带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转型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三)更高视野、更大格局, 沪苏联动重构多中心共振的大引擎时机已到

    上海建设国际“五大中心” 需要主动进行功能优化,与毗邻地区形成更紧密的联动关系。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大中心, 意味着需要疏解非全球城市功能,转移一般性制造业,带动整个区域的功能体系重组。与毗邻地区构建密切联系,打破发展空间和承载力局限,实现服务与制造联动、创新与产业融合、文化与经济交融,是上海在重塑城市功能、打造国际城市的重要举措。

    上海需要与其密切联动的产业创新中心、文化中心、生态绿心, 重构上海与苏州的竞合关系和分工格局迫在眉睫。在过去的长三角发展过程中,沪苏已经形成了紧密联系的核心区。沪苏联动既拥有世界级的金融、科技、教育、航运和产业创新、生产制造能力, 同时也拥有世间美景、文化宝藏、江南水乡、诗意栖居、天人合一的文化软实力,二者相辅相成。构建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大引擎,需要在沪苏深度融合、密切联动上持续发力。

    联合苏州是上海形成辐射带动长三角的强大新中心的最优选择

    (一)从区位条件上看,沪苏毗邻是构建强大新中心的充要条件

    苏州与上海同属苏州河流域, 地理距离最短:环沪城市中,从市中心到上海,苏州仅70公里,嘉兴为100公里,杭州、宁波分别为180 公里和200公里。同时,苏州和上海的通道最多,通勤体系最为完备:沪苏之间高速公路多达4条, G2苏沪段被誉为全球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高铁等铁路、上海11号线轨道交通和发达的公路客运将两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前,从苏州市区到上海的高铁动车有190班次/天, 远多于杭州(136班次/天)和嘉兴(86班次/天)。

    从人口流动上看,“沪职苏住”已形成明显的同城效应。同济大学发布的《2019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研究表明,2019 年,上海市域跨城通勤的1.45万人中,从苏州方向到上海跨城通勤的达到12328人,占总人数的85%。从苏州前往上海市中心工作的人群达到1万人以上,几乎占到周边城市所有跨城至上海市中心通勤人数的96%。

    (二)从产业互补上看,沪苏联动是形成辐射带动整个长三角的产业和创新策源地的最优组合

    当前,上海已逐渐形成了浦东板块和虹桥板块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但无论是浦东板块还是虹桥板块在对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上还存在短板。浦东板块金融、外贸和航运功能能够服务整个长三角, 但距离长三角腹地较远,受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配套半径限制,其高新技术产业还难以形成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虹桥板块虽处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关键节点,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距离都不超过300公里,但由于其定位为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商贸会展中心和国际开放枢纽,因而并不具备辐射带动长三角腹地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而苏州强大的制造业动能和创新辐射能力正是浦东板块和虹桥板块所欠缺的。从2019年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看,苏州连续两年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从长三角各创新节点城市的辐射范围来看,苏州辐射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长三角,在长三角区域内部的创新联系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均不具备这样的创新辐射能力。上海由于更倾向于与自身创新水平接近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创新联系,以致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内的创新联系总量上低于苏州。因此,苏州制造业对长三角腹地的辐射潜能和产业创新联系能够弥补浦东板块和虹桥板块辐射带动长三角一体化的缺失环节,成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各市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区域内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据本研究测算,苏沪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远高于上海与其他长三角任何城市的联系强度, 2019年苏沪经济联系强度甚至是杭沪联系强度的2.12倍,说明沪苏联动打造长三角产业和创新策源地最具条件。

    (三)从文化融通上看,沪苏文化同源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强大人文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重要区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始港扬州到现代世界著名海运中心上海港,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古村古镇到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的现代城市,文化一直是支撑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长三角的整合是经济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相随并行的, 文化的吸引力是长三角内部整合的重要动力之一。在长三角各市中, 苏沪两地人缘最为相亲,文化最为相融。苏州园林、工艺、评弹、昆曲、美食、华服等吴文化精髓在上海大受欢迎,都市风情与冒险精神也由沪入苏、向西渗透,以至于上海被称为“苏州的大舞台”,苏州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

    沪苏联动构建强大新中心引领长三角向高质量一体化迈进

    (一)沪苏携手共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构建支撑区域要素高效流动的交通动脉

    以大上海都市圈为空间载体, 着力提升苏州枢纽能级,推动虹桥区域服务功能和枢纽功能沿吴淞江走廊向苏州延伸,扩大虹桥枢纽的辐射范围,推动苏州北站、苏州南站等高铁综合客运枢纽与上海虹桥枢纽共同形成长三角核心区高铁枢纽群,形成“上海国际枢纽+苏州共生枢纽”新格局。强化与南通、宁波等枢纽分工协作,增强枢纽发展能级。推动沪苏联动共建内外高效、陆海空多向辐射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强化沪苏物流基础设施的高标准互联互通和公用型仓储等设施的共建共享共用。

    (二)沪苏联合推动“卡脖子”科技攻关,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支持沪苏牵头设立长三角科技转化引导基金,构建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引领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上海科学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向苏州环太湖地区布局,沪苏共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完整链条,形成“上海基础和源头创新+苏州产业和应用创新”的新格局。鼓励上海和苏州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上开展分工协作,由上海牵头开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航空发动机、脑科学等重大科技攻关,由苏州牵头开展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等重大科技攻关。支持和保障沪苏两地龙头企业的跨地区创新链建设,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主体的跨地区新型产学研合作体系。借鉴欧盟框架计划,推动沪苏在科技创新政策对接领域制定“共同政策”,建立网上注册、合同备案、创新券申领兑付一体化服务协同机制。

    (三)沪苏合力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构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格局

    推动浦东围绕金融产业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全产业链,强化对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能力,率先打破金融机构业务的地域限制,促进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推动上海进博会等贸易平台、上海证交所等金融网络向苏州延伸。支持浦东集聚高端航运服务业,参与国际航运法律、规则、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增强国际航运资源配置力。支持虹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强化对长三角、国内、国际三个层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建设世界级商务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能级商务服务生态,建设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

    推动沪苏联动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有效接轨的开放型制度体系,支持沪苏联合共同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营商环境,以上海临港新片区为引领,推动沪苏牵头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加强区域内政务服务标准规范对接,率先落实统一的自贸试验区服务标准,建立统一的营商环境评价标准。率先整合保税资源,支持苏州海关特殊监管区复制临港新片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安排。支持沪苏自贸试验区合作共建投资平台,为长三角企业开展海外工程承包、境外园区投资和并购等业务提供项目信息。

    (四)沪苏联动弘扬江南文化,推动环太湖地区建设世界级文化生态湖区

    以苏州园林为纽带,串联西湖、明孝陵、黄山、西递、宏村、京杭大运河等长三角地区世界文化遗产,通过资源整合、线路串联、产品和服务组合,打造“长三角世界遗产游”江南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新中心对腹地的文化影响和联动效应。推动沪苏浙加强合作,着力打造一批多元特色小镇, 将连接上海和太湖的江南水乡带培育成江南文化浓郁、创新要素汇集、文化产业繁荣的文化产业带。以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作为打破行政分割的突破口, 并将一体化经验复制推广到环太湖地区,实现环太湖地区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协同和融合,将环太湖地区建设成为集生态共治、创新协同、城乡协调、开放联动、文化融合等功能于一体,引领全球、示范全国的世界级湖区。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