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河流上

0

今年的最后一期《中国发展观察》,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您面前。这是我们为明年1月正式改版所做的试刊。我们用这样的方式,与2014作别,向2015致意。
构思这篇卷首语的时候,恰逢首个国家宪法日。驾车行驶在上班路上,窗外的电子屏闪过“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的字样,提示人们这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时间节点。
历史正如眼前的车流,偶尔拥堵,甚或停滞,有时还会遇见意想不到的“事故”,但是终将滚滚向前。
即将过去的2014年,是中国的“深化改革元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堪称“改革2.0版”。《决定》确定的六大层面、15个领域、60条改革任务,被分解为336项改革举措,一年多来渐次启动、有序推进。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了七次会议,先后就深改小组的工作规程以及立法工作、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文化体制、司法体制、社会体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做出具体部署,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突破性、开创性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日益清晰,力度不断增强。
即将过去的2014年,是中国的“深化法治元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堪称“法治2.0版”,与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构成相辅相成的“姊妹篇”。四中全会《决定》以全面性、全局性的特点,对依法治国进行了系统设计,并首次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会特别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自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1999年载入宪法以来,中国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宪治”,从“法治国家”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中国”的进阶与升华,法治已然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即将过去的2014年,是中国的“深化开放元年” ,对外开放战略亦推出了2.0版。2014年11月,中国时隔13年再次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与13年前那个刚刚加入世界多边体系、略显惴惴不安的“小学生”相比,今日中国拥有了更多自信,也展现出更加活跃的参与姿态。APEC北京峰会通过《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两份成果文件,决定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也在会议上得到APEC成员的热切反响。11月8日,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而在此前的7月15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国领导人签订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于上海。12月12日,国务院宣布,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的基础上,再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设立三个自由贸易园区。综观中国的新开放战略,力图实现自身的国家战略同国际责任、各相关国家战略利益的对接与统一,在世界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中谋求更大的主动权,体现更多的建设性。
即将过去的2014年,也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元年”。习近平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提“新常态”、11月在APEC峰会上论述“新常态”,“新常态”成为毫无疑问的年度热词。12月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详细阐释了“新常态”的九个特征。作为较早使用“新常态”概念的中央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认为,新常态是经济运行度过换挡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的均衡状态。从大多数追赶型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在这样的转换期都发生过系统性危机,因此,中国正在开启一场“改革与危机的赛跑”。
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于中国的智库机构来说,还是不折不扣的“智库元年”。继去年4月、今年1月习近平两次对智库建设作出批示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之后,今年10月27日,中央深改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就此做了专门阐述;11月30日,这一意见正式印发,中国智库步入战略发展阶段。
2014年的天空,有晴也有霾,有暖也有凉……如今,它们即将远逝。
时间像一条河流,奔涌不息。假若我们真的能像好莱坞电影《星际穿越》描绘的那样,在五维世界中抵达任一时间点,2014年必定会是一个值得反复触摸的年份。然而,时间毕竟不是河流,无法溯游而上。我们能做的,唯有记录当下,审视历史,让此刻启迪未来。
再见,2014。你好,2015。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