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AI 应用大潮

0

 赵海娟

 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应用大潮在这个夏天热烈地扑面而来。特别是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推向了高潮。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十年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极大地助推了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十年后的今天,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发展新阶段,正在从“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科技是基础、应用是关键。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当下,人工智能正处在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人工智能+”顶层设计的出炉恰逢其时。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经过市场初步检验,人工智能已具备解决一些现实场景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近几年,我国智能化新产品新场景竞相涌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不断推陈出新,智能机器人进工厂、进家庭渐成趋势,各类智能体已在生产生活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加快落地的关键一年。年初国产人工智能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登顶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落地普及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不仅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并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据媒体日前报道,当前,我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

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而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机构预测,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73万亿元,全球占比将超过30%。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中国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将会带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上半年,我国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4个百分点。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持续加强,我国培育并开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应用,形成一批新模式新业态。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这波人工智能应用的澎湃热潮中,中国要做勇向涛头立的“弄潮儿”,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新动力。

Visits: 1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