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疾病预防和治疗带来新机遇。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数据隐私成为数字时代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模式。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改变日常生活。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行动。
  •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正在加强应对措施。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随着全球对COVID-19疫情的持续应对,远程工作已成为新常态。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改变家庭生活方式。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数字健康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5G网络的部署加速了物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交通系统的变革指日可待。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娱乐和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建设中原城市群南阳副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建设中原城市群南阳副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0

    刘战国

    随着空港崛起、高铁开通, 南阳正式跨入航空和高铁时代, 南阳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优势逐步显现,加上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再加上北京与南水北调源头南阳对口支援的机制,南阳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未来“十四五” 规划,河南省应支持南阳补短板、扩优势、强集群、树特色、创品牌,加快构建中原城市群南阳副中心城市和都市圈,打造国家级高端产业基地, 加速融入全球高端产业链,加速对接周边国家中心城市,融入周边城市群,实现一体化互动发展,加快南阳崛起,再造南阳辉煌。

    打造副中心城市,塑造崛起龙头

    南阳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 西汉时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曾作为陪都为全国第二大城市,汉末时期城市人口约240万, 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 是全国冶铁中心,还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阳能否再现历史辉煌,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

    南阳户籍总人口1188.47万, 常驻人口1006.87万, 是全国仅有的13个常驻人口超1000万的城市,也是河南省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阳人民克服交通闭塞的固有缺陷,上下求索,在部分行业领域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骄人业绩,造就了天翻地覆的新变化。同时,南阳也错失过许多发展良机,令人扼腕痛惜。近年来,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快速崛起,空间上极化现象日趋凸显,沿海地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中西部地区的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城市群、西安城市群等进入国家级城市群行列,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南阳地处郑州、武汉、西安、重庆等四大国家中心城市之间,处在周边四大城市群的边缘地带。长期以来,在城市群“极化”规律作用下,南阳的高端生产要素持续外流, 特别是人才持续外流,优秀企业纷纷外迁, 南阳“边缘化”现象是不争的事实,与比邻的湖北省襄阳副中心和宜昌副中心相比,与周边的洛阳副中心横向对比,南阳经济整体塌陷趋势明显。

    2006年湖北省在“十一五” 规划中明确襄阳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开始支持加强铁路、公路、航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由此,襄阳拉开了追赶并甩下南阳发展的序幕, 这与两市GDP斜率走势图相吻合。由于襄阳和宜昌的副中心地位较高, 项目、资金、人才集聚,经济发展异军突起,脱颖而出。曾几何时, 南阳与襄阳、宜昌的GDP 总量相差无几,如今差距成倍,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其关键在于南阳与襄阳、宜昌战略定位的差别,所以提升南阳战略定位是走出经济盆地的先导条件。

    确立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 南阳副中心城市”“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战略定位。南阳地处郑州、武汉、西安、成渝等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之间,豫鄂陕接合部,很明显可以定位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断裂点理论认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进而,两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吸引力均衡的分界点(即断裂点)最适合布局次级中心城市,或者说次级中心城市一般处于两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吸引力均衡的分界点(即断裂点)上。根据断裂点理论(或吸引力均衡理论),南阳又可以定位为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西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河南省应借鉴湖北省在武汉城市圈外围设立襄阳和宜昌两个副中心城市的经验,从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中原城市群外围设立若干副中心城市, 尤其是设立南阳副中心城市既符合规律趋势, 又是现实急需。南阳应主动借鉴三门峡解放思想、融入西安城市圈、打造副中心的经验,主动融入周边四大城市群。南阳战略定位的突破,必须首先在理论和思想上突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走出盆地意识,打破狭隘的行政区划束缚, 跳出自我“孤立发展”的思维定势,顺应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极化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自觉融入周边城市群, 在融入中找定位、找方向、找出路、找突破口。确立“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确立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西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周边四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总体战略定位,引领未来三十年南阳崛起新时代。南阳副中心城市定位,符合规律趋势,既可以弥补周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衰竭的难题,又可以带动豫鄂陕交界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互动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走国际化特色发展道路。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产业结构雷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忌,由此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形不成特色规模集群优势。只有走差异化、特色化、独特化、唯一化、国际化之路, 才能打造新优势。南阳的山水资源、生态资源、水系流域资源、文化资源等具有独特优势,应对接全球化,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推进自贸区、自创区、跨境电商试验区、大数据试验区、航空港区等五区联动,打造“小北京、小上海、小深圳、小雄安”等发展环境新优势,引领“放管服”改革,打造国内外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南阳, 建设世界级的特色高端产业基地。

    构建“1+10”南阳都市圈。学习洛阳副中心城市都市圈规划建设经验,打造南召、方城、唐河、新野、邓州、桐柏、镇平、淅川、西峡、社旗等10大卫星城市,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和专业园区;提升南阳新区的龙头地位, 拉大城市框架, 强化南阳主城区中心增长极地位,积极构建城际、轻轨、地铁网络,建设“圈层+ 放射型” 的“ 铁公机” 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网络体系, 推动“ 1+1 0 ” 南阳都市圈交通、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超前论证镇平等县改区可行性,远期目标建设300万以上人口的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南阳副中心城市。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创新发展试验区。一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南阳大都市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南阳特色、高点定位创造“南阳质量”,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学习雄安的模范。二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考虑利用建设南阳大都市区的历史性机遇,趁势推进土地、财税的配套改革,通过完善城市化“人地房钱”的市场化体制,根治房地产价格泡沫化的体制机制根源。三是广泛运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应用范围要从简单的、短期管理合同到长期、持续合同, 包括资金、规划、建设、营运、维修和资产剥离全过程。整合社会资源,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塑造发展引擎

    中心城市必然是交通枢纽城市。总结国内外中心城市发展普遍规律和经验,交通是生产要素快速集疏的通道,中心城市必然是交通枢纽城市,必然拥有综合交通枢纽,同时,综合交通枢纽必然造就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带动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综合交通枢纽的能量等级决定中心城市的能量等级。南阳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就必须建设国家级的区域交通枢纽,或者说建设国家级的区域交通枢纽是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首要支撑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南阳不在全国主经济带上,也不是综合交通干线布局的重点,交通闭塞成为南阳发展滞后的重要客观原因。未来,随着空港崛起和高铁开通,南阳综合交通枢纽网络优势地位正在确立之中,逐步进入国家主经济带范围,在国家大棋局中的地位将快速提升。

    加快构建“铁公机”国家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一是加快构建“十字架”高铁网络,超前谋划“米字型”高铁网络,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加快“呼南高铁”建设,成立工作专班, 推动途经南阳的“宁西高铁”规划建设,谋划阜阳——驻马店——南阳——十堰高铁线路。二是依托南阳东站规划建设“铁公机”枢纽站,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推进南阳机场搬迁,借鉴上海虹桥枢纽建设经验,按照4E级标准规划建设南阳新机场,并与南阳东站一体化规划建设,实现高铁港、航空港、公路港、普铁港四港联动,无缝对接。三是推动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南阳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要与城际、地铁、轻轨无缝对接,建设枢纽至中心城区、卫星城的快速通道。

    加快发展枢纽经济。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心城市成为开放门户、发挥增长极辐射带动功能的关键基础设施。全国各地、全省各地中心城市都在竞相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力争成为国际枢纽、全国枢纽、区域枢纽,同时依托枢纽优势发展枢纽经济。南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正在加速成为航空、高铁、普铁、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豫鄂陕接合部国家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国家和河南省赋予南阳的崭新功能定位。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设物流中心基地是发展枢纽经济的必然趋势要求,要借鉴商丘和郑州航空港的经验,积极构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依托大枢纽,发展大物流, 带动大产业,建设大城市,发展枢纽经济, 建设枢纽城市。谋划建设“ 南阳航空港经济示范区”,创建南阳自贸港。

    打造山水湿地城市,塑造水域靓城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生态越来越成为城市最稀缺最宝贵的公共要素资源。根据国内外经验,高端产业大都是亲水布局,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般布局在生态环境优良宜居宜业的滨水区域。因此,为了吸引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应发挥山水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南阳水域靓城。

    南阳兼容南北风光的自然山水,以“两山、两水、一城”为主体格局。“两山”为八百里伏牛山和淮河源头桐柏山,“ 两水” 为丹江水库南水北调工程源头和白河鸭河口水库,“一城”为全国62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阳的灵山、秀水、圣人、绿城魅力四射。西汉时,南阳水利灌溉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南阳拥有汉水之源、淮河之源、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等独特自然优势,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动植物宝库,是天然的国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南阳主城区坐落在独山脚下、白河两岸,“满城绿色半城水”是南阳独特风景线,南阳具备打造山水湿地城市独特资源优势条件。

    建设“ 湿地新城、盆地水乡”,打造独特湿地自然风光。一是高标准规划建设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二是优化生态水系规划建设,借鉴都江堰经验,在南阳北部白河上游引出东西两条环城运河,再在南阳东南部下游汇入白河,从而形成“中”字形的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水系结构;三是沿生态水系建设生态廊道;四是建设一系列生态文化主题公园; 五是打造国际化的南阳新区,借鉴雄安新区、浦东新区、武汉长江新城建设经验,规划建设南阳新区白河新城,沿白河布局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会展中心、奥体中心、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科创孵化、大学园区、战略新兴产业等亲水高端组团。

    打造人文休闲度假城市,塑造世俗人文性格魅力

    南阳具有山水、生态、人文等独特优势。南阳是天然的国家森林公园和山水湿地公园, 同时历史人文资源多姿多彩,南阳1986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 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奚等历史名人,可谓人才辈出,灿若繁星。南阳具备打造“湿地+人文”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先决基础条件。山水生态湿地可以彰显城市活力和魅力, 历史人文是城市的灵魂,“湿地+人文”可以成就梦幻城市或天堂城市。

    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规划建设世界级的南阳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借鉴成都、杭州、南京等地“湿地+人文”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打造南阳“湿地+ 人文”休闲度假城市,塑造独特的世俗人文性格魅力。

    推进人文、生态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南阳中医药生态人文资源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以中草药种植加工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为先导,以名人名医名企名品为龙头,构建大健康产业链和生态圈, 建设国家乃至全球中医药产业基地、贸易中心、大学中心、科创中心、文化中心。

    打造大学科创城市,塑造发展动力之源

    世界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竞争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 大学文化在一个区域或城市文化中处于先导地位。考察国内和国际上的城市发展,地位高、作用大、发展快、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一般都是大学集中地,这样的大学城市拥有无穷的魅力和无限的活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要素资源,大学是人才的摇篮,是思想库、技术库、人才库。大学就像一个发动机,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新人才、新科技、新思想。

    全力打造南阳大学科创城市, 激活发展动力源泉: 一是实施“大学+科创”“人才+孵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制定配套扶持政策,走开放型、竞争型、特色型发展道路。二是规划建设南阳大学城, 构建园区化集中集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借鉴郑东新区龙子湖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园区的规划建设经验,沿白河规划南阳大学城园区。支持建设南阳大学、南阳理工大学、仲景国医大学。三是推进合作办学, 加快提升大学层次, 牢牢抓住北京和南阳对口支援的机遇, 支持北京高校与南阳高校结对帮扶, 对口支援, 选派校级、院级、系级领导交叉挂职或任职。鼓励创新探索人财物优化重组一体化发展。四是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研发机构、研发团队, 鼓励中外合作举办国际学位, 鼓励民办高校发展。五是规划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鼓励国内外知名高校共建研究院, 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科创孵化器,建设国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挥好高等学校的孵化功能,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 积极对接地方高端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打造高新产业新城,塑造增长之极

    南阳具有“满城绿色半城水” 的独特优势,又拥有航空、普铁、高铁、干线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这意味着南阳有条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天然载体和孵化器。

    对标雄安新区着力打造南阳新区。打造南阳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核心增长极,建设“枢纽产业新城、高新技术产业新城”。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专业园区,打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强化产业园区集中集聚集群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承载能力,着力建设高铁空港商贸物流园区、宁西铁路商贸物流园区、战略产业园区、中央商务区、大健康智慧园区、文化创意园区、大数据人工智能园区、大学城科创孵化园区、跨境电商试验区、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十大特色功能园区。

    提升1 0个卫星城产业集聚区的层次。推动各地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建设一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或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者单位: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