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智库与江苏省商务厅研究项目组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逐渐追赶至世界技术前沿,技术引进的空间大为缩小,亟需提升我国的开放创新能力,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但与此同时,开放与创新融合不足一直是我国开放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外部环境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显现,我国经济建设与创新融合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开放创新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大省,江苏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形势紧密相连,开放已成为江苏的鲜明特色与突出优势。但同时,开放创新融合不足也成为江苏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对江苏开放创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我国开放创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为促进我国开放创新提供对策建议。基于此, 国研智库与江苏省商务厅组成联合研究组,针对江苏开放创新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
江苏开放创新取得的积极进展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发达省份,江苏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放创新的平台作用日益发挥、制度体系加快构建,经济社会取得引人瞩目的突出成绩。
(一)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开放创新的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江苏园区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双向开放的主阵地、转型发展的强引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园区布局层次日益完善,综合实力更加突出。从江苏园区布局层次来看,目前全省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5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6个,省级开发区112个,近年来还建立了中意、中韩、中德、中瑞等国家级中外合作园区。2019年获批自贸试验区后,全省特殊经济区布局层次日益完善,功能配套渐趋合理。从江苏园区综合实力方面来看,截至2019年底,江苏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达到23.2万亿元,实现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46.0 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9%。2018年底开发区内从业人员达到1706.7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35.9%。在2019年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前30 名中,江苏开发区数量达8家,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第一,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五,充分显示了江苏开发区强大的发展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园区产业特色突出,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在特色产业布局方面,位于江苏的开发区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推进产业布局与业态选择,围绕重点产业加快企业集群建设。截至2018年底, 江苏共有21家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40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162家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医药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获批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7 家试点园区,均位居全国前列。在创新创业方面,开发区创新生态正逐步形成,创新与产业发展活力日益凸显,科技创新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截至2018年底,江苏开发区拥有900多家高新技术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及在孵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
第三,园区开放创新能力较强,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外合作园区建设方面, 以中外合作园区为代表的开放平台不断深化发展,在促进江苏提升开放水平和创新能力上,在吸引外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都发挥了突出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园区开放创新方面,开发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窗口的示范作用,加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交流,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明显提高,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省开发区进出口总额为5088.0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80.8%;实际使用外资237.0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90.7%。
(二)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开放创新的制度体系正加快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围绕吸引和集聚更多高端的国际创新要素、人才要素和资金要素等目标,出台了《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一系列开放型体制机制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支撑江苏开放型经济实现快速、持续发展。
第一,人才层面。近年来, 江苏先后出台了“人才26条”“人才10条”等政策文件。其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清除人才流动、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障碍。针对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出了“一事一议、不定框框、不设上限”等顶级支持政策,根据发展需要全力提供经费支持。在《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放宽外国高端人才永久居留证办理条件,对列入省“双创人才”的外国高端人才,其本人及其外籍配偶和未满18周岁外籍子女,可申请办理永久居留手续,拥有永久居留身份证,享受与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第二,金融与资金支持层面。《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实际到账外资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省级商务资金给予适当支持;省财政共安排3亿元资金支持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建设;鼓励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建立“苏贸贷”资金池;建立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用于鼓励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加大对江苏企业的支持力度等含金量高的政策。《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等5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债券、股权融资支持工具试点等8项金融开放创新试点,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推动江苏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提升。
第三,技术层面。江苏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其中明确强调要坚持开放合作创新,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在《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开放共享服务。鼓励外籍科学家以合作研究等方式参与基础研究项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科技计划。
(三)以扩大开放为抓手,开放创新的格局更加开阔
第一,国际贸易方面。江苏外贸发展基本势头良好,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逐步提升,服务贸易中高科技应用广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 江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包括计算机、航空航天以及光电技术等产品。2018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2%和43.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达到10126.2亿元,占出口总额比重达38%。全国超过1/5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于“江苏制造”。服务贸易方面,在计算机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新兴行业,江苏的科技引领作用不断强化,苏州的全球维修保税业务、南京江北新区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中心、创新引导基金等都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技术的兴起和应用,高附加值、高技术、高文化内涵的服务贸易新业态稳步发展,在服务贸易中的占比稳步上升,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增长点。
第二,双向投资方面。江苏是国内领先的双向投资大省,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结构渐趋优化,高技术行业吸收外资占比逐步上升。利用外资方面,江苏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次之, 第一产业利用外资较少。随着国内服务业加快开放步伐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的快速推进,江苏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占比稳步提升,从2010年的28.6%上升至2019年的44.2%,二、三产业间利用外资均衡度有所改善。从技术等级来看,2008-2017 年,高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稳步提升,结构优化前景向好。十年间投向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平均占比超过50%且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61.1%。在对外投资方面,江苏对外投资结构同利用外资结构相似,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且对外投资总额显著高于外商直接投资,“走出去”战略实施效果明显。在第二产业对外投资中,江苏对制造业的对外投资增长比较迅速,其占比在经历了2008-2011年的下降后已出现稳步回升态势。从技术等级来看, 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境外投资占比显著增加,从2008年的24.3%升至2017 年的40.1%,约增16个百分点。
第三,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企业数量、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数量居于全国领先水平。2017年江苏共有9家单位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技术委员会、分委会秘书处职能。有4家单位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技术委员会、分委会主席,数量均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2019年,江苏牵头组织制定并已发布的国际标准数量9个,居全国第三。
(四)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开放创新的实效逐步显现
第一,在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方面。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引进大量外资,倒逼江苏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在国家外商投资法的指导下, 江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的法规条例,如《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办法》《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等,大力促进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倒逼江苏企业不断加强创新力度,推动江苏企业在竞争中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第二,通过推动货物贸易转型升级,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江苏近年来加快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加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积极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同时重视对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依托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重要机遇, 江苏建成了南京、无锡、苏州、南通、镇江等5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集群,徐州、常州、泰州、昆山、太仓、江阴等6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且打造了47个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吸引了大批全球知名企业落户,大大提高了省内相关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
第三,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与品牌方面。江苏加快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公司。截至2019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4.55万家,占全国比重为12.45%。其中,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万家,行业细分领域“单打冠军”超过2000家;全省制造业上市公司288家,总市值超2.5万亿元,均居全国前列。此外, 截至2019年底,根据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统计数据,江苏拥有恒力集团、沙钢集团和苏宁易购集团3家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059.29亿美元。近年来,江苏着力打造了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7个重点展会品牌,有力地带动了全省服务贸易的发展。
江苏开放创新发展的不足之处
2008年以来,江苏扩大开放与加强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但江苏开放型经济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开放和创新的融合度不够成为制约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开放平台作用发挥不够,亟待以高水平开放创新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江苏开放平台数量众多、功能完备,但随着近年来国内自贸试验区、开放型经济体制综试区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先行先试区域的建立与扩围,经开区原有优势相对逐步弱化,开放平台的作用亟待提升。另一方面,江苏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层次仍不高。
从贸易方式看,江苏开放型经济较高程度地依赖加工贸易和外资,近年来推进一般贸易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一般贸易占出口比重由2008年的34.4%提升至2019年的51.6%,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出口结构来看,相对于广东省,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仅规模较小、占比低且呈下降趋势。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43.77%下降至2019年的36.60%。2019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为1443.0亿美元,少于广东971.36亿美元,占出口比重低于广东30.4个百分点。
(二)开放经济发展不平衡, 亟需提升整体开放创新水平
江苏开放经济总体水平较高, 但近十余年来苏南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苏北苏中相对仍为开放洼地的不平衡状况尚无明显改善。
从对外贸易看,2008-2019年, 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货物进出口的占比相对差距趋小,由1:2.25:26.9缩小至1:1.54:12.97。但绝对差距大幅拉大,如苏南与苏北的进出口绝对差从3372.75亿美元扩大至4858.0亿美元,2019年苏北、苏中地区进出口总额合计占全省比例仅为16.4%。
从利用外资看,区域利用外资的规模层次差距仍较大。2008年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比为1:1.9:5.8,苏南是苏中的3倍多、高于苏北近5倍。这一比重在2019年略改善至1:1.06:3.01,但苏南地区规模仍是苏中、苏北地区3 倍左右,且利用外资的结构与层次明显高于后两者。
从开放平台建设来看,部分苏北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少,提升开放水平缺乏足够的制度支撑与政策供给带动。
(三)创新资源集聚不充分, 亟待提升全球配置能力
在开放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以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与挑战。
一是研发支出持续增长,但未能促进高质量产出协同增长。江苏的研发投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9-2019年,江苏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从717.1亿元增加至2700多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增加330多亿元,与广东保持全国并肩领先之势(广东略占上风)。同期, 江苏研发强度从2.1%增至2.6%,已与多数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要高于广东和浙江两省。但2013年以来,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例出现增速放缓甚至小幅回落现象, 研发投入与高质量产出还未出现协同增长,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的创新效果还有待检验,项目选择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是高新技术出口多元化不足,新技术革命主导产业发展亟待提升。与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相比,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种类相对集中,难以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分布广度不够,在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主导和催化,以交叉融合方式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取得突破,带动的相关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见图1)
三是高技术双向开放面临两头挤压,严重影响全球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近年来,受部分发达国家投资保护主义和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等影响,江苏高技术对外投资规模和项目数大幅下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支出总额减少,不利于统筹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
四是创新体系效能不足,创新环境和能力亟待优化提升。从促进创新的体制环境来看,目前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够强,创新要素在不同主体间尚未实现自由、充分的流动组合;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欠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高。与近邻上海和深圳等地相比,江苏对全球创新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尤其是对科技创新前沿、基础领域等尖端人才的吸引力明显较弱。2 0 1 9 年, 江苏省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广东省的四分之一多一点,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也低于广东、浙江。全省研发投入高,但院校与机构占比高,企业占比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07%,远低于国际上大企业的水平。(见图2)
(四)本土龙头企业培育不力,亟待挖掘开放活力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江苏本土龙头企业竞争力缺少明显优势。2019年“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显示,公司总部在江苏的企业仅有4家,数量与北京(43 家)有显著差距,也落后于广东(12家)、上海(9家)、山东(7 家)、浙江(6家)等东部沿海省市。据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统计,江苏有恒力集团、沙钢集团和苏宁易购集团3家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296.72亿美元,而广东有13家入选,所属领域更为广泛,营业收入总额合计是江苏入选企业的6.7倍。山东和浙江各有4家、5家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1608.55亿美元、2117.33亿美元,也分别高于江苏311.83亿美元、820.61亿美元。
江苏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为实现以开放创新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江苏应顺应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精准定位自身发展方向,以开放创新为政策着力点,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一)抓好开放创新的五大关键点
1.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总方向, 增强政策制定的前瞻性
深入贯彻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新任务,把握高质量发展大方向,着眼于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长期要求,超前规划、提早布局。主动对标国际经贸规则的新趋势与高标准,主动适应未来新经济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探索监管制度与政策创新,增强政策制定的前瞻性,探索开放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支撑江苏走在全国前列、发挥更大作用。
2.兼顾短期成效与长远发展, 以准确产业定位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准确研判全球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最新发展趋势, 立足“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需要,深入分析江苏自身优势和基础条件,精准定位江苏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与结构转型升级的着力点。通过系统规划、分类施策,提升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抢抓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持续激发江苏经济发展的活力。
3.密切跟踪市场发展需求,增强政策调整的科学性与及时性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公共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对市场发展与产业运行的监测能力,构建动态的产业政策调整机制。尤其是针对产业发展新趋势和市场主体新需求,及时、科学地进行开放创新的政策优化调整,抢抓政策实施的关键节点,抢抓市场机遇。
4 . 兼顾省内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着力促进区域开放创新的协同发展
为提升区域发展的协同性与整体性,促进不同地区通过开放创新取得良好的经济发展成果,需充分考虑江苏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产业基础与开放平台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更加强有力的针对性制度供给与政策支撑, 统筹协调区域/产业之间的优化布局、相互借力,推动江苏开放创新协同发展。
5.重视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增强以新理念引领发展
以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引,提升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投资生态环境建设。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确保产业运行与生态保护同步而行,通过联动合作机制提升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培育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
(二)强化开放创新的制度支撑和政策供给
以强化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与全球优化配置,为打造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升全球分工地位,提供足够的制度支撑与政策供给。
1.以设立江苏自贸试验区为契机,打造多层次开放创新平台
一是牢牢抓住设立江苏自贸试验区的机遇,着力构筑高水平开放平台,以先行先试和复制推广, 探索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的制度环境与发展环境,坚持高水平双向开放,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 良性互动、共促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二是拓展现有开放平台功能与增设新平台并举的策略,发挥对全省开放创新的引领作用。利用江苏经济开发区众多、发展水平较高的优势,通过体制改革与创新探索, 充分发挥开发区示范带动利用外资质量与水平的积极作用。三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强科技创新和金融开放等制度与平台建设,为进一步吸引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和高端要素集聚提供强大支撑。
2 . 提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引资与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要求,持续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提高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增强外资在创新领域的“溢出效应”。一是加快推进市场开放,针对性引入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以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开放创新等开放平台为引领,带动全省进一步扩大创新领域开放,深入落实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措施,力争率先落实对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限制性规定的全面取消。二是加快引进一批全球前沿技术和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特别是发达国家加严安全审查以限制我国技术领域快速追赶的背景下,要着力在吸引外资中更加重视技术引进,以开放平台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依托, 以吸引技术和人才为核心,通过提升利用外资质量,促进江苏创新链的完善和产业链、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3.完善“走出去”服务支撑, 主动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跨越
第一,支持企业主动整合全球创新要素资源。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境外投资、并购、参股、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利用全球高水平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工艺水平、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 补齐关键环节短板,优化供应链布局。第二,加快培育富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促进优势产业产能走出去,加快技术、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创新,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与竞争力。第三,加快提升境外投资服务水平。依托国家境外投资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对外投资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海外投资促进、风险防范与利益保护等机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通过在海外设立科技创新联络中心、完善中介服务等,着力增强对走出去企业在境外获得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商务投诉服务等专业服务支持。
4.着力创新监管模式,以开放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根据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企业业务拓展新需求,试点实施相配套的海关监管制度,在保证有效监管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贸易便利。一方面, 加快推进已在全国部分自贸试验区试点成熟的政策举措或监管模式。另一方面,从“全产业链视角”, 针对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要, 增强对贸易转型升级的制度支撑和政策供给。特别是探索建立区别于货物贸易传统监管的模式,在保证有效监管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保税检测维修研发与再制造等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量身打造组合式贸易便利化措施。
5.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开创双向开放新局面
立足“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以国际产业合作园区为平台和抓手,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园区合作,高水平建立和提升一批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加快搭建“一带一路”园区合作发展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共商平台,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使江苏成为“一带一路”园区合作发展的交流中心、商业中心。以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重点,加快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升级。优化对外投资管理与服务体系,促进省内对外投资与贸易的协调共促发展。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打造全面开放创新的新格局
首先,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夯实产业基础与整体能力。鼓励各地区加大特色化发展力度,以释放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活力,推动整体创新能力与发展质量的提升。其次,优化开放平台布局,增强相互之间制度与监管的有效衔接。加大力度促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与开放探索,力争将成熟经验尽快向区外复制推广。第三,推动开放区域内外的协同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特殊功能园区与周边区域对接发展规划、理顺行政管理、共享发展收益,避免正常业务往来与产业发展因园区的设立而人为分割,导致开放创新的集聚效益受损,削弱凝聚发展的合力。
(三)构筑开放创新的七大制度保障与支持
1.加快“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确保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二是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力争做到行政审批事项向“放开”转变、向市场约束机制转变、向基于风险和信用等级的分类监管转变、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三是探索打造外商投资法实施落地的示范区,如率先推动建立健全公平审查制度、完善外资投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四是充分发挥江苏自贸试验区等最新开放前沿在营商环境优化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建设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全省营商环境。
2.探索市场化的开放平台与园区管理新模式
引入市场化机制,优化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探索建立运转高效的园区机构设置和治理体系。建立从开放平台的规划、运营到成效评估的企业全程参与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开放创新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与落实及建设成效评估等各个环节,提高政策举措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3.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开放创新的统筹协调
第一,推动建立开放创新深度融合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优势互补的长效协作机制,以提升合力,促开放创新活力。第二,积极推动建设“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着力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跨部门信息通报和数据共享机制,增加和提高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数量及质量。第三, 健全决策机制,增强开放创新的集成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持续完善“问责”“容错” 相统一的管理体制。
4.强化风险防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探索建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跨区域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监管、检查事项全覆盖。以法规细则为保障推动监管落实。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将金融风险防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5.创新引智机制,为开放创新汇聚天下英才
制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和紧缺人才清单,拓展人才来源渠道, 实施分领域、多类别、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政策。扩大与发达经济体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层次人文交流,引进一批国际化创新人才,以加大教育开放与合作办学力度促进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多层次持续加强江苏的人才梯队建设。加快构建宽松友好和鼓励创新的引智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评价和管理机制,解决人才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社保等问题,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6 . 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增强创新资源汇聚和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完善技术专利交易平台和商业转化机制,加快知识产权应用转化与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流入汇聚,尽快实现从知识产权大省到知识产权强省的转变。按照新修订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 修改相关政策文件,加快落实相关举措,加大统一执法力度,进一步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稳定、统一的市场环境。
7 . 加强对外宣传推介, 树立“开放江苏”“创新江苏”新形象
通过举办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国际论坛、高端学术活动,向全球推广宣传江苏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化创新举措,突显江苏开放创新的新理念新形象,提升“开放江苏”“创新江苏”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要素集聚和转型升级,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
Visit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