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关键战略。
  • 随着5G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加快。
  • 数字健康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关键战略。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引发了对工作生活平衡和城市居住模式的新思考。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在医疗、教育和工业自动化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关键战略。
  •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传统商业模式正面临挑战。
  • 社交媒体对政治选举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 健康意识的提升促使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来源和营养价值。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新的社会需求。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交易方式。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教育体系。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 数字化货币的兴起正在挑战传统金融体系。
  • “白茶+”生态银行:福建政和绿色发展的新探索

    “白茶+”生态银行:福建政和绿色发展的新探索

    0

     

    裴俊巍 夏文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 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如何让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福建省南平市首创“生态银行”机制,在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进程上做出有效尝试,并相继探索出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武夷山市“文化生态银行”、延平区“古厝生态银行”、建阳区“建盏生态银行”等具体模式。政和县结合白茶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白茶+”生态银行, 将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白茶+”生态银行的总体设计

    政和县“白茶+”生态银行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建立“1234”机制:“1平台”即搭建一个生态资源流转、提升、交易平台;“2交易” 即通过对碎片化生态资源集中化收储的前端交易和生态资源规模化整合提升、引入产业运营商的后端交易;“3转变”即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4中心”即设置数据中心、资产评估中心、收储中心、交易中心为“白茶+”生态银行高效、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1平台”:政和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资成立政和县白茶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白茶+”生态银行交易平台,后期将通过增资扩股,不断引入高水平产业投资机构、产业运营机构等战略伙伴。

    “2交易”:前端交易是在对全县碎片化茶山、耕地、林地、古厝、自然景观资源等摸底确权的基础上,鼓励农民、村集体等生态资产所有者通过转让、租赁、托管等形式,出让自然资源使用权,并通过项目实施、生态修复、规范管理等措施进行整合提升,形成优质的资产包;后端交易指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经营,通过市场化融资实现自然资产的保值增值。

    “3转变”:资源变资产,通过对自然资源评估定价,使自然资源价值得到量化,盘活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经济、社会资源聚合;资金变股金,村集体、农民持有资金通过协议方式,入股投资,变成代表股份权利的资本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将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作价入股“白茶+”生态银行,变成合作经营股东,定期按股份红。

    “4中心”:数据中心负责对自然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明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搭建自然资源流转信息数据平台,形成全县茶山、耕地、林地、古厝、自然景观资源流转情况“一张图”, 实现联网、实时、共享;资产评估中心负责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目标自然资源进行资产价格评估,确定参考价格;收储中心负责制定分期分批收储计划,对条件成熟的优势资源采取购买收储、租赁经营、托管等形式,集中流转到“白茶+”生态银行,再根据保护和开发需要进行整理提升,提前布局必备的基础设施, 提升资源价值、降低产业导入难度;交易中心负责将整合提升后的资产包推向市场,挖掘潜在的开发运营商负责持续运营,实现资源开发和资产增值。同时,加强对自然资源评估、收储、提升、交易和运营等全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防范和动态监控。

    “白茶+”生态银行的实践经验

    “白茶+”生态银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已在茶业、旅游、文化等产业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和县通过“白茶+”生态银行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白茶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全县“政和白茶” 产量9200吨、同比增长8%,总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28%。“政和白茶”成为国家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首批认定的驰名商标,“政和白茶”区域品牌在2019年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排行榜中位列第61位,品牌价值达46.17亿元,入选绿色农业区域品牌十强。在中国“农业品牌影响力百强排行榜”中,“政和白茶”获评2019年茶叶类榜单第4位。

    旅游产业方面,以中国白茶小镇——石圳湾为例。石圳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但通过“白茶+”生态银行模式,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特色发展之路。石圳村成立石圳湾茶业专业合作社、政和县初心茶业有限公司,村民以茶园入股, 合作社负责流转、管理茶园,公司负责茶叶加工生产和销售。以白茶为核心,深入挖掘白茶文化、朱子文化、紫薇文化和俊波精神,建成朱子书院、廖俊波先进事迹馆、中华紫薇园、石圳廊桥、中国白茶博物馆,形成了农业采摘、参观学习、休闲娱乐等旅游业态,成为“赏紫薇、品白茶、寻朱子、学俊波”的特色文化旅游。2019年石圳接待游客29万人次,村财增收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8万元。

    文化产业方面,以隆合茶业为例。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坚持“文化带动产业、产业传播文化” 的发展理念,借助“白茶+”生态银行模式,流转茶园2531亩,建有标准化厂房7200平方米,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在产品包装、品牌推介等各方面融入白茶文化,茶叶附上了文化要素,产品附加值得到提高。目前,该公司有直营店、加盟店30多家,代理商、经销商近百家,茶叶销售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以及东南亚地区。2019年,公司产值8547.8万元,同比增长11.42%。

    “白茶+”生态银行的未来发展

    “白茶+”生态银行实现了自然资源资本化的创新探索,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创新,未来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一是通过“白茶+”生态银行的发展模式,搭建农村资源流转信息数据平台,将全县生态资源的种类、规模、分布及流转意向方式、预期价格、经营情况等信息数据化、可视化,用“一张图”向市场呈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实现全县茶、田、林、文旅资源“一盘棋”运作。

    二是突出市场导向,大力实施“武夷品牌”建设工程,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宣传推介、统一营销运作, 不断升级“武夷品牌”品质保障, 实现生态产品溢价增值,既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的有机统一。

    三是以打造中国白茶交易中心为核心,围绕“水安为先、因水而美、由美而富、富而文明”的发展思路建设“水美经济”,将流域治理、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局面。

    作者单位:福建省政和县人民政府

    Visits: 4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