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英国和爱尔兰智慧城市建设的做法与启示

0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时代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是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未来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英国和爱尔兰抓住举办奥运会、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等机遇,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做法,对于当前江苏省乃至全国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智慧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城市”一词,最早来源于IBM公司在2008年所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该战略提出,为促使地球更智慧,应该建立一个物联化、互联化、智慧化的世界。次年, IBM公司正式提出智慧城市愿景, 把其定义为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回应,此后智慧城市理念与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智慧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SRS遥感、GPS卫星定位、GIS 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整合起来,构建支撑城市发展的智慧化环境,促使城市具有智慧感知、反应和调控能力,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提供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认识城市、发展城市的新视角,对加快“四化”融合、解决“城市病”、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因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尽管不同学者从各自视角对智慧城市内涵有多种表述方式, 但在关键意义的理解上是相通的, 即都是围绕如何创新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各类城市资源, 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服务,使城市管理更科学、城市生活更美好和城市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人性化,其基本特征突出表现在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智能处理、人本服务等四个方面。全面感知强调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和设备对城市生产、生活要素进行全面数字化处理,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如更透彻地感知城市交通客流、车流、物流等动态信息,更透彻地感知突发事件信息等。泛在互联强调全面整合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及时、可靠、全面地实现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智能处理强调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地融合、分析和处理,并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运行。人本服务强调从市民需求出发,在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强化用户参与,汇聚公众智慧,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更加智能高效、更加人性化,使城市运行如同人一样具有灵性和智慧,更好满足广大居民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个性化、精准化公共服务需求。

英国和爱尔兰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英国和爱尔兰智慧城市建设较为发达,在西班牙IESE商学院的世界智慧城市排名中,伦敦和都柏林都位居全球前列。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两地在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能源发展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智慧城市建设达到了较高水平。

(一)英国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早在20096月,英国就发布了《数字英国》(Digital Britain) 计划,并在宽带、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行动规划,旨在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推广全民数字应用,致力于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20173月,英国政府又正式发布了《数字英国战略》(U K Digital Strategy),涵盖七大方面:数字化连接、数字化技能、数字化商业、宏观经济、网络空间、数字化政府和数据。该战略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加速推进4G和超高速宽带部署,保持宽带普遍服务义务(最低10Mbps),在更多公共场所提供免费Wi-Fi,为全光网和5G 网络拨款10亿英镑。总体上看,英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体系为基础, 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建设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最大程度地开发、整合、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政府行政效能和市民生活质量。

1.发展智慧低碳技术

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减少社会生产生活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英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注重发展智能绿色技术,伦敦建设的“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生态社区就是典型代表。早在2002年,在位于伦敦南郊沃灵顿区的贝丁顿,由多家建筑公司联合英国首席生态建筑师,打造了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社区内的建筑构造从提高能源利用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建筑隔热、智能供热、天然采光等设计, 综合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使小区与周围普通住宅区相比采暖能耗降低了88%,用电量减少25%,用水量只相当于英国平均用水量的50%

2.开展智慧居家养老试点

2007年,英国政府在位于英格兰西南区域的格洛斯特建立了“智能屋”试点。试点采用将传感器安装在房屋周围的方式,传感器传回的信息使中央信息处理器能够控制各种家庭设备。智能屋还配备了以电脑终端为核心的监测、通讯网络,使用红外线和感应式坐垫等方式可以全天候监测老人在屋内的行动状况。屋中还配有医疗设备,老人在家测量完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测量结果就会自动传输给相关医生。此外,智能屋还可以提供空调温度设定等诸多功能。

3.构建智能物联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低功耗广域网(LPWA)技术应运而生,LPWA有远距离通信、低速率数据传输和低功耗3大特点,适合远距离传输、通信数据量很少、需电池供电的物联网应用。英国目前已有LPWA应用于智能路灯案例, 剑桥科技公司Telensa在埃塞克斯郡建立了涵盖13万盏智能路灯、使用户外无线单灯控制系统的网络(PLANet),由于PLANetLPWA 传输数据,并根据多种因素灵活调节光照,因此节能省电效果显著。此外Telensa公司还在路灯上安装了传感器,通过记录车辆出入状况, 形成车辆分布及周边停车位置的相关信息,便于驾驶人就近选择停车位以及避开拥堵路段,让路灯在实现节能效果的同时,成为城市立体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爱尔兰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爱尔兰的城市建设注重“智慧、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将城市建设管理的众多事务外包给社会组织完成,充分发挥专业公司在专业领域的优势。这种服务外包的模式,既提升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效率,又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成效显著。

1.智慧港项目

爱尔兰的戈尔韦市(Galway) 利用智慧技术,在戈尔韦湾成功建设了自然环境优美兼具经济价值的智慧海湾。戈尔韦是爱尔兰西部港口城市,位于爱尔兰西部沿海科里布河的入海口,是爱尔兰西部的主要海港。2008年,戈尔韦政府提出了“智慧港(Smart Bay)计划”,致力于在海洋经济和环保领域提升其全球影响力。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关键问题,并有效地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服务。该试点项目吸引了不同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展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2009 年,戈尔韦湾搭建完成了初步智慧港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智慧信息系统从分布在戈尔韦湾附近海域的7个无线传输基站和若干智能传感器上收集和传输海岸状况基础数据,并从渔民和监测站那里自动获取其他数据信息。数据内容包括,海域温度、空气质量、洋流、潮汐、海洋水质、海洋生物等多种环境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加工后形成有用的信息,不仅可以用于监控和分析戈尔韦海湾内部以及附近的海域基本情况、海洋生物生长状况和环境污染水平,而且还能被广泛应用到渔船安全导航、鱼类洄游状况监测、潮水涨退警告等各个领域。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可以按照权威的洋流和海洋水质信息安全地养殖水产品,出海打鱼的渔民则可以根据洋流和海浪预报选择捕鱼海域,潮汐发电厂也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该信息系统甚至还能帮助渔民了解各种鱼类的市场行情,提高渔民收入。

智慧信息系统的应用将港口的信息收集方式从人工方式改为智能化方式,使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及时地响应各类应急事件,包括环境污染、潮汐动态等。通过近十年的实践,智慧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戈尔韦智慧港的发展水平。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也推动了爱尔兰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布的经济复苏行动计划——“建立强大的经济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刺激了爱尔兰经济复苏,被认为是爱尔兰政府建立智慧城市的关键经典范例。

2.智能电网项目

与英国一样,爱尔兰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十分重视节能环保,政府制定了可再生能源要占发电量的40%的目标。为此,爱尔兰国家电力供应商ESB公司拟定了一份结合智能电表、能源存储选项和电动汽车夜间充电的应对方案,以平衡用电高峰和低谷的用户需求。通过在电网管理中融入遥感、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有效防止或迅速解决了网络中断问题。考虑到智能电网推广除了需要政府支持,还需要广大用户的理解,ESB的智能电网计划不仅满足到政府的节能目标和监管要求,而且关注到普通消费者的需要,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缩短了停机恢复时间,而且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使用智能电表的家庭中,平均高峰电力消费减少了将近9%,客户满意度提高了15%

英国和爱尔兰智慧城市实践对江苏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近年来,江苏抢抓发展机遇, 加强全省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出台了智慧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已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启动最早、进步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江苏地市入选智慧城市的规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南通、扬州、淮安3个市被列入首批中欧智慧城市合作试点,泰州、镇江、常州等6个市以及12个区县园区分别被工信部、住建部、科技部等列入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南京、无锡、苏州进入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20强, 无锡更成为全球20大智慧城市之一。但江苏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区域推进与行业发展不平衡、标准统一与数据共享不充分、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应积极借鉴英国和爱尔兰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全省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

智慧城市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更加宜居。英国的智慧居家养老项目,在提升家居智能化水平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家养老中的看护和医疗问题。爱尔兰的智能电网工程,则在缓解用电高峰压力的同时,为居民节约了用电成本。近年来,江苏的智慧惠民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智慧应用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就业、文化、乡村建设等民生方面的智慧应用和惠民服务还不够丰富。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绩考核的层面,必须在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方面下更大功夫,真正关心百姓所需所想, 努力解决更多居民生活便利化的问题。要将“人”的实际需求作为顶层设计,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根本目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城市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而实现城市生活的便捷化、高效化。

(二)注重运用系统化思维

城市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把城市建好、管好涉及方方面面。英国的贝丁顿生态社区, 就是将智能技术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融合,系统打造集创新、智能、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生活社区。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均制定和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实施意见或推进方案, 分别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城市安全、智能建筑等多个领域明确了工作方向。英国和爱尔兰智慧城市的实践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就“智慧”谈“智慧”,而要结合未来城市创新、绿色的发展方向,运用系统化思维统筹考虑。只有鼓励创新、大胆尝试,将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运用到智慧城市建设当中, 才能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还要平衡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运用智慧的方法, 解决绿色发展的问题,使城市的发展模式更加智慧、开放、可持续。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爱尔兰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小政府、大市场”的特点,市场机制的充分运用大大提升了爱尔兰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在爱尔兰, IBM与当地环境保护署合作,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关于水质、潮汐、天气和环境的复杂数据,保护境内130多个海滨及河流区域。爱尔兰政府还与Davra公司合作,构建起高效的物联网应用支持平台。在市场需求和利益的驱使下,企业会把各种创新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最大化。因此,政府采用直接投入或PPP等方式购买企业服务,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目前江苏智慧城市建设采取的仍然主要是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的运行模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融资渠道不健全、综合创新能力不强、城市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等诸多弊端。相比之下,在英国和爱尔兰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企业所发挥的作用远超过政府部门。江苏省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种政策平台的作用,引导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四)打通信息交互渠道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信息, 核心是信息的互动。从江苏已有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来看,不少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但条块分割还比较严重,造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有研究机构测算,大约70%的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数据都掌握在政府手里,这些海量数据散落在各个部门,特别是部分垂直管理部门信息系统仅限于部门内部使用,信息交互不通畅,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英国和爱尔兰,无论是伦敦智慧出行中公用自行车和道路拥堵数据信息的共享,还是戈尔韦港口管理中海事、环保、渔业信息的互联互通,都涉及不同行业、多个部门。英国和爱尔兰智慧城市的实践证明,要把智慧城市建设往纵深推进,就必须打破部门间、行业间的信息壁垒,真正打通信息交互渠道。促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分析提取出最有价值的信息,深入推进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运行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空间、能源等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从而有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组长:臧建东(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成员:章其波(宿迁市政府) 王军(镇江市政府)陈清华 章燕璐(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执笔:陈清华 章燕璐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