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北京产业发展

0

作者:王忠宏 王孟卓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

近年来,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成为热点话题之一。目前来看,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名称、发生时间、主要内容还存在很大争议,有的用新产业革命,有的用新工业革命,有的称第五次工业革命,有的提第六次科技产业革命。我们认为,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其本质上反映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技术创新渐趋活跃,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新的革命性调整,蕴含着新的重大机遇。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可以克服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实现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现在强调比较多的是互联网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我们感到还不完善:一方面,从历次技术革命看,当前仍处于信息技术革命阶段,但属于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阶段,即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和全面渗透的阶段,新能源、生物、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正在酝酿中,短期内还不会出现新的技术革命,但信息技术与这些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将产生新的增长机遇。另一方面,既然叫革命,它不仅体现在产业和技术上,还体现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企业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如分散式生产、个性化定制成为大规模制造的重要补充,电子商务、绿色消费的兴起,服务型、解决方案型企业的涌现,新的准入制度和扁平化管理,等等,并将对各地区产业分工和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新的革命性变化需要及早做好准备和孵化工作。创新的竞赛是抢抓机遇的竞赛,也是务实理性、脚踏实地的竞赛。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科技产业最发达地区之一,应增强产业发展的预见性,理性判断,扎实推进,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发挥引领作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北京产业发展应紧扣城市功能定位

在研究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北京产业发展思路中,应既考虑发展新兴产业,如数字服务、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同时更应紧密结合北京现有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要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要与北京发挥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起来,不仅要培育新产业、新技术,还要促进已有产业的改造升级;不仅考虑产业方面,还应包括对全社会的渗透,智慧城市、生态城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这样才更加全面、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比如,现在北京产业主要集聚在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 污染环境问题突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除了将低端、污染产业转移出北京或关停并转外,可以在拓展区和郊区建设一些创业就业、居住、社会事业配套、生活休闲等功能一体化的创客园区、产业园区,包括卫星城建设,引导一些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和青年创业人员从中心城区流出,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和数字化制造产业,减缓中心城区交通、人流、能源环境等压力。

中心城区则腾出空间,主要发展高端的知识服务产业,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的控制中心、数据和信息中心、集成服务中心、解决方案中心、决策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从而实现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的统一协调。

      具体建议

1.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重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在新兴领域,对北京产业基础较好的机器人领域,可发挥中国工业体系完整、技术水平差异性大的特点,加强细分市场、具体应用领域机器人的研发制造,这是国外机器人企业不具比较优势的。如清华紫光研制的组装键盘的机器人,可以替代6个劳动力。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装配加工领域众多,北京机器人产业如能紧密结合终端应用,将有相当大的空间。又如在北京优势明显的3D打印领域,除了发展大型3D打印设备外,家庭用、个人用3D打印设备也有很大前景,3D打印今后可能走向家庭,潜力十分巨大。

在已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是一些国家首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17%,仅次于占18%的金融保险业,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和综合性购物娱乐休闲体验中心来进一步提升能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分别占北京市第三次产业增加值的12.1%、9.4%、9.2%,是北京的比较优势产业,可以通过发展云计算、平台经济和加强国际资源合作,提升服务能力。

对现有工业领域,应加快改变工业高耗能、高污染、占地多的传统形象,高标准发展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同时,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加强对交通运输、电力、通信设备、医药制造、通用设备等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2.在地区产业布局上,形成中心城区与拓展区、北京市与外省市的错位互补关系

目前,北京排名前4位区的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的62%,前6位区的增加值占75%;16个区中后8位区低于500亿元。而上海前4位区的增加值的比重为51%,前6位区的增加值比重为60%,17个区县中只有一个县低于500亿元。两大城市经济总量差距不大,但上述数据表明,北京产业在中心城区的集聚度要高于上海。

下一步中心地区可以发展高端的知识服务、集成服务、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发展创新创意产业,推动中心城区功能的提升。伦敦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转移出低端和污染产业,实现了“雾伦敦”向“酷伦敦”的转变,值得北京借鉴。2012北京研发经费支出1031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12%,长期积累下来的创新资源、人才优势等,在国内最有条件实现服务型、创新型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

从制造业看,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不到上海的1/2,制造业主要集聚在几个区。相比发达地区,北京的制造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链条不完整,但可以逐步完善产业配套,引导企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适度发展一些都市型和先进制造业。东京的航空发动机、出版等制造业上世纪90年代占日本的产业比重较高,伦敦的印刷与出版部门的从业人员占伦敦制造业就业总量的36%。

同时,立足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与其他省市形成总部与分中心、服务与制造的分工合作关系。

3.强化市场机制和需求导向,推动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创新文化、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近年来,深圳诞生了一批民营科技大企业,产生了一大批原创性研发机构,经济充满活力,土地面积仅2000多平方公里,GDP达到1.3万亿元。深圳发展比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机制发达。而北京由于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市场发育水平有待提升。一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型企业,二是资金和人才,三是政策法规和商业环境。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调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规模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对北京下一步的产业发展非常重要。

4.加大人才支撑,激发企业家精神,大力培育知识型员工、技能型人才

知识型员工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关键竞争要素,应结合北京市产业特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教育、远程教育,提高劳动力技能。前段时间一位美国人写的《城市的胜利》一书很受欢迎,他讲了一个城市要保持活力,主要有三个因素:产业多元化、企业家精神和利于创新的教育。一个城市的活力很大程度与是否拥有一大批卓越的企业家有关,北京在这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

5.拓宽资金对科技的支持渠道,加大引进外资力度

风险投资在硅谷、深圳等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北京进一步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设立专项引导资金,突破风险投资、科技银行的政策瓶颈。同时,应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众投的发展。针对各国新兴产业发展都是起步不久的情况,建议克服教条式理解自主创新的做法,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加大对外引资、引智力度。2012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是上海的53%,未来外资利用还有不小的空间。

6.强化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发展“产业公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

台湾工研院在台湾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然充满活力和创新力。建议借鉴台湾工研院的做法,组建真正面向市场的新型产业化转化机构。设立产业公地是美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做法,中小企业、个人企业、微型跨国公司是第三产业工业革命背景下重要的创新主体,这些主体发展活力强,市场反应灵敏,在细分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北京可设立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产业公地,尤其是加强数据库、软件、专利、设计、品牌、商标、网络等无形资产的服务,鼓励和扶持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1中学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