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祥
内容提要: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对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基于对青海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的调研,认为存在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总体不足、创新人才队伍总量小且结构待优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引进培育高素质科技人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等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科技强国必不可少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我国区域创新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工作,尤其对青海科技工作提出“青海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要弱鸟先飞,奋起直追,下决心把创新这个短板补起来”“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科技创新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青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为重点,以资源、能源、高原等领域为主攻方向,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动力,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提供科技支撑。
青海海东,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在机房巡视巡检。 图/ 中新社
青海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是科技治理体系建设开创新局面。先后制定和修订了《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青海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青海省“赛马制”科技项目管理规程》《青海省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举措,通过开展《青海省开展“科技政策落实年”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情况专项督查, 积极推动科技政策落地见效。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科技治理体系建设经验,结合重点工作推动落实了“揭榜挂帅”“帅才科学家负责制”“科技经费包干制”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青海省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95 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了量质双升。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制定《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要点》《青海省人民政府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等,召开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14个落地项目45台天文望远镜中有4台已投入科学观测,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获中国科学院批准启动建设; 现代藏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多能互补绿色储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牦牛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原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种质资源库等创新平台得到全面推进。
三是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实现新突破。启动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帅才科学家负责制”等试点项目,持续优化省级科技计划全过程管理,实行双公示信用、红黑名单信用信息等制度,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潜能。盐湖化工领域, 落实《科技引领和支撑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镁基土壤修复材料项目建成年产2万吨生产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盐湖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了卤水锂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卤水高品质碳酸锂生产过程除杂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项目实现碳酸锂主含量从99.69%提升至99.87%,产品指标优于盐湖卤水电池级碳酸锂TCSP4-2018标准。清洁能源领域,研究制定《科技助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行动方案》,RCZ法直拉单晶硅多根连续长晶技术成晶率达到87%,产能提升15.7%,单晶硅棒头尾部氧含量优于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国家标准;“太阳能热发电多元熔盐开发及工程化验证”攻克了新型熔盐在5MW光热电站工程化应用中的储热和稳定性方面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现有二元熔盐储能效率;形成4.5μm无载体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成套生产工艺技术,建成年产500吨生产线。特色农牧业领域,“青杂5号”和“青杂12号”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骨干型品种和成长型品种,选育3个黑青稞和糯青稞品系,建成三江源有机牧场、湟水河智慧牧场、祁连山生态牧场、青海湖体验牧场、柴达木绿洲牧场等典型特色示范牧场。研发适用于高原牦牛的靶向捕获育种芯片“青芯一号”,有效提高了牦牛育种效率和制种水平。科技文旅领域,制定《科技支撑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促进生态旅游和科技融合发展,加强生态旅游领域关键技术研发、装备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促进“智慧旅游”发展。举办青绣智能化设计及推广应用项目成果汇报展,搭建产、学、研、销、用一体化平台,建立青绣研发基地。
青海海西,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主体工程完成70%。 图/ 中新社
四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完成2批国家级人才计划选拔推荐工作,推荐26 名青海省优秀科技人才参加国家级人才计划选拔,完成20名“昆仑英才 • 科技领军人才”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选拔,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组织科研人员参加第七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深圳“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活动。
五是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实现新提升。建立科技企业培育库,新认定8家科技“小巨人” 企业,对有效期内的60家高新技术企业直接列入科技型企业统计范畴,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80家、科技型企业数量达698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众创空间62 家,入规科技服务业企业72 家,重点培育科技服务业企业136家,为531家(次)企业拨付科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补助、科技创新券、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资金等奖补资金7185万元,兑付151家企业2022年度创新券资金482 万元。
六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获得新成效。青海省举办第二届黄河流域科技创新联盟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签约战略合作协议7项、技术合作项目8项, 签约金额2791万元。青海技术市场平台推介发布24期144项成果,补助技术转移奖补资金453.13万元。
七是科研诚信监督体系得到新加强。通过落实《青海省省级科技计划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规范科研诚信管理,严明学术纪律。结合科技监管,把科研信用纳入科技活动全过程。启动开展论文学术不端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以清理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强化科研诚信意识,坚守科研诚信底线,形成良好的科研生态。
青海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短板
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发展、履行新使命、实现新目标,青海省科技创新在基础条件、供给能力等方面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总体不足。青海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全国的排名还相对靠后,具体表现在科技成果研发供给与产业、企业需求匹配度不够高、关联性不够强,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姻结合不够等方面。如,全省研发机构仅占全国的0.54%,技术交易市场仅有2家(全国1000 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仅占全国0.25%;青海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仅为宁夏的43%。
二是创新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且结构待优化。青海省在科技活动人力投入评价全国排名中靠后,2020年全省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总量的0.1%; 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紧缺,全省院士2 名,全省95%以上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宁、海西州,基层和企业普遍缺乏高学历创新人才,难以形成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团队效应。
三是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数量少、体量小,创新投入和动力不足, 大部分企业未进入产业链的前端,企业研发机构与科技人员缺乏,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全省6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3.64%(23家) 的企业具有研发机构,14.56% (92家)的企业开展相关研发活动。2021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为0.8%,其中企业投入占64.86%,低于76.9%的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从青海省2021年R&D经费支出看,西宁市和海西州分别占全省总量的90% 和9%,其余市州基本没有研发投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海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主要来源于省级财政经费,社会化多元投入机制尚不健全,存在“最后一公里”打通难等现象。
优化青海科技创新体系思路及实践路径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下一步,青海省应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努力破解发展短板,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造高原战略科技力量,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青海篇章提供科技支撑。
(一)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统筹各类创新资源,依托国家级科技战略高端智库开展新时期完善青海省创新体系战略研究, 找准科技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落实《中共青海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实施意见》《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形成上下联动的科技创新合力,全面支撑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针对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激励保障措施,全面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二)引进培育高素质科技人才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项目+人才+ 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加大国家级和省级人才计划的推荐选拔力度,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扩大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杰出青年项目支持规模,提高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攻关中的参与度。实施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西部之光”等人才计划,培养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借助“智汇三江源 • 助力新青海”科技引才专场签约活动,柔性引进国内外高端专家学者服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人才合作交流力度,完善引才引智政策,拓展合作交流渠道,优化离岸创新、柔性引才新模式,持续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和居留许可“一窗通办、并联办理”,全力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三)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围绕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培育一批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形成现实生产力。完善“初创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梯级培育链条,支持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平台,支持各类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研究院所和产业上下游开展协同创新,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
强化科技惠企政策落实, 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采取奖补资金引导、科技创新券、科技资源共享等形式给予差异化支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科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研发费用补助等普惠政策,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加强研发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
(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解决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不断释放创新潜能, 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合力。加强创新政策措施的衔接配套,不断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强化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落实法定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 兑现激励企业创新投入普惠奖补政策,引导各类企业和全社会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创新资源,拓展科技创新合作领域, 促进创新资源双向流动。
优化省部会商、省院合作、科技援青机制,在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上深入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涵盖科技管理全过程的科技诚信监督制约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科研环境。
作者为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Visits: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