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色发展的北京密云实践

0

张瑞娟 黄孝岩

内容提要: 

在“双碳”目标要求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已不再局限于改善生态环境,而是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强化政策引导,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密云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前,在“ 双碳” 目标要求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新征程中,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已不再局限于改善生态环境,而是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重新深刻审视农业绿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破局之道,成为各界之关切。

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强化政策引导,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密云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考卷上给出了“ 密云答案”。基于此,笔者对北京市密云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该地区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战略考量。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更加有效, 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绿色,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偏紧以及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偏重的双重挑战。

(一)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偏紧的局面仍未有效缓解

耕地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要素,耕地和水资源的数量决定农业产出水平,耕地和水资源的质量决定农业产出质量。尽管我国已经出台多项举措,加大对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耕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挑战。

1 . 耕地面积减少,整体质量不高

我国明确提出耕地要“进出平衡”“占补平衡”,禁止违规占用农田,防止大拆大建, 但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变相违规占用耕地的做法。根据国土“三调”统计数据,十年间,总计0.63亿亩耕地净流向园地,总计1.12亿亩耕地净流向林地。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 1996—2008年、2009—2019 年,我国耕地面积年均减少量超过10 0 0万亩和110 0万亩。根据《2 0 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在耕地质量方面,我国高产农田、中产农田和低产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分别为31. 2 4%、4 6.81%和21. 9 5%,表明我国耕地质量整体不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农田改造的担子依然很重。除此之外,我国一些耕地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 .水资源总量不足,配置效率不高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规模的20%,但可利用水资源仅为世界的7%,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200m³,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5%。而农业生产又是用水大户,对水资源依赖性较强, 面临水资源供需不匹配和时空“ 错配”的困境。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导致了农业水资源供不应求,存在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内部种植业和畜牧业争水等现象。另外,我国的水土分布特征为“水在南方、地在北方”,但国内粮食供应格局已由过去的“ 南粮北运”转为当下的“ 北粮南运”,这意味着虚拟水的“ 北水南调”,即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却“ 调水”至水资源充沛的南方。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和水资源在供需和时空上的“错配”,势必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掣肘。

(二)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偏重的形势仍未根本改变

自2015年起,我国实施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以化学投入品为代表的农业面源污染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1.化肥施用量降低,但绝对施用量依然处于高位

虽然近些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已实现“ 六连降”,但是化肥的绝对施用量依然较高。化肥施用量已由2015年的6 022 . 6万吨降低至2 0 21年的5191.26万吨,降幅达13.8%, 但2 0 21年单位播种面积施肥量为307.73千克/公顷,依然是国际公认的预防水污染所设上限阈值(2 2 5 千克/公顷)的1.4 倍(数据来源为《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 0 21》)。2020 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效率为40.2%,较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化肥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农药使用量减少,但农药包装物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农药使用量已实现“ 六连降”,由2015年的178.3 万吨减少至2 0 21年的131. 33 万吨,减少2 6 . 3%,但三大粮食作物的农药利用率为40.6%,仍低于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农药利用率(数据来源为《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1》)。另外,由于缺乏相应的农药包装物回收机制,一些农户在喷洒农药后随意处置其包装物, 有的甚至直接丢弃在河流、机井等水源处,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引致农业生产环境的二次污染。

3 . 农用地膜使用量回落, 但白色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农用地膜使用量于2 015 年达到顶峰后回落,但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自2 015 年达到峰值2 6 0 . 4万吨后,减少至2020 年的238.9万吨,其中单位农作物播种地膜使用量为14. 26千克/ 公顷(数据来源为《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 0 2 1》)。但大量使用地膜导致的白色污染现象依旧严重, 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不同利益主体责任模糊,缺乏地膜市场化回收机制;二是政府监管机制有待健全,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估方式;三是可降解地膜推广效果欠佳,在降低成本和技术提升方面须持续发力。

农业绿色发展的“密云模式” 

北京市密云区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约束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具有诸多一致性。近年来,密云区探索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走出了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现在的密云区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绿色化转型,农业产地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农业资源节约与保育不断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取得明显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一)“ 科技特派员+ ”农业废弃物全链条处理模式

近年来,密云区围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作用,在蜜蜂与果蔬病虫害防治、水资源保护与面源污染生态防控等领域开展技术指导与模式示范。2018年,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共同推动设立海华百利、凯诚两个专家工作站,立足密云水库水源保护,以生态循环为主线,联合开展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及循环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2021年支持朱家湾、黑山寺科技小院开展科技示范,解决农林废弃物处理、面源污染、生活污水超标排放等问题,助力当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农业有机废弃物“多分类协同处理”模式

密云区与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有机废弃物处理的循环农业体系, 形成农业有机废弃物“多分类协同处理”模式,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机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及高效资源化利用。该模式主要采用两种工艺技术,一是采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处理工艺技术,收集、预处理、粗粉、细粉、好氧发酵、有机肥生产再利用;二是采用高浓度畜禽粪污处理工艺技术,利用全混料多功能厌氧发酵工艺,使粪污得到高效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实现养殖企业低碳化生产。

(三)农业产业大循环发展模式

以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为核心,把生态资源转化为优质资产包,重点围绕“ 两养一林一旅游”(养蜂、养菌、林业、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以生态有机绿色农产品为基础, 因地制宜走休闲农业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在山区、林地、田地上推动种养协同发展,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副产品规模化加工,充分发挥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加工业的优势资源, 有效整合营销业、旅游业,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大循环发展(见图1)。

(四)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

病虫草鼠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集成推广“三优一统” (优先生物防控、优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广生物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天敌及物理防控技术等,切实增强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的综合防治能力,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2021年全区单位播种面积农药施用量与2020 年基本持平,农药施用量为22吨,农药利用率在47%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在7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在80%以上。

生物防治新品种研发技术模式。持续推进生物防治新品种研发技术推广工作, 力争打造华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害虫生物防治示范基地,部分品种已初步具备推广能力。

(五)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模式

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密云区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处理工作,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把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 并均匀抛撒在田地,再使用秸秆还田机将其掩埋以适用接下来的农作物种植需求;二是使用免耕播种机在未耕地上贴茬播种,使秸秆覆盖土地。秸秆还田后施氮肥以促进秸秆分解,避免秸秆的分解消耗农作物所需的氮元素。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模式。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密云区广泛采用秸秆饲料化转换技术,以实现饲料化利用。主要做法有三种:一是青贮,将粉碎后的新鲜秸秆装入青贮窖或其他青贮容器密封保存,通过利用无氧状态下的微生物发酵,将青贮料的PH 值减小到4 . 0 左右,从而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营养特性; 二是氨化,将密封好的秸秆注入氨以及氨水,或者把粉碎的秸秆与尿素溶液混合堆垛,在密封条件下制作饲料;三是微贮,将多种有益菌株复合制成一种多菌株复合体,将其接种于粉碎后的秸秆,根据微生物作用,降解纤维素,增加蛋白质含量,从而提升改善秸秆饲料的柔软性、适口性。

秸秆与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一是畜禽粪便混合秸秆制沼气技术模式。通过将养殖场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粉碎后注入水解酸化池,经CSTR反应器出来的沼气进入沼气柜储存,经脱硫等处理后用来发电,供应厂区内用电, 剩余沼气供周边用户,提升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率。二是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模式。探索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保险联动”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模式,依托密云区物种多样性特质,以“种、养、加、饲、肥”为主导循环模式,结合不同区域实际产业分布,建设“秸秆—畜禽养殖— 有机肥”种养结合示范基地,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推动“牛(猪、鸡)—沼—粮(蔬、林)、菌—肥— 粮”等小型循环模式协同发展, 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见图2)。

(六)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密云区高度重视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集成推广,以秸秆机械复式作业为载体,将畜禽粪便混合秸秆制沼气技术产生的沼渣、沼液自流进入沉淀池,通过特种输送泵泵入固液分离间进行分离,将经厌氧发酵后的沼渣、沼液全部回收,用以制作有机肥及液态有机肥等,进一步挖掘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潜力,减少化肥不合理使用导致的面源污染,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模式。密云区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化行动,按照“ 施肥结构合理、施肥总量控制、施肥方式恰当、施肥时期适宜”的基本原则,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等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布点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同时做好取土化验、肥效验证试验等基础性工作,及时修正和完善区域施肥配方,针对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个性化技术推广和配套服务,集精准化、信息化、个性化、专业化、大众化、高效化等特征于一体,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七)地膜回收再利用技术模式

积极推动地膜回收再利用技术,从地膜的使用、收回和再利用等环节入手,以旧地膜兑换新地膜的方式,带动全区农户参与,逐步更换现有普通塑料薄膜为可降解的塑料薄膜,对现有塑料薄膜实行有偿回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地膜污染,增强土地通透性。截至2022年底,全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包装物、废弃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80%。

(八)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坚持以水定发展、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结构的原则,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增强抗旱抗涝能力,完善田间末级灌排沟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和装备,集成推广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发展旱田灌溉。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发展集雨节灌,集中联片建设一批规模适度、技术先进、管理科学、效益显著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降低农业用水总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截至2022年底,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 .75 以上。

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农业生产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仍面临若干现实挑战。对此,一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指导农业绿色发展实践;另一方面,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点研究总结典型地区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为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难题提出解决之道。密云区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约束,不断研究解决问题、探索总结规律,给出了“ 密云模式”的农业绿色发展答卷。密云区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农业绿色发展有如下政策启示:

一是农业绿色发展要树立与时俱进观念。过去,农业绿色发展主要是控制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主要抓手。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也由过去以减量增效或资源利用为目标的单要素各个突破转变为以降碳减污为重点的全面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农业绿色发展要协同种养产业链条。农业绿色发展是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不是种植和养殖割裂的农业。因此,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要将种养过程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共生互动、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格局,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农业绿色发展要保证参与主体的获得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会产生巨大的生态红利,要加大生态红利转化,让参与主体切实感受到农业绿色发展带来的好处。一方面,将生态补偿、绿色农产品、农业产业链延伸所创造的经济附加值惠及农民,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价格信号作用, 保障市场主体的公平收益。

四是农业绿色发展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市场行为,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扶持政策, 调动市场参与者积极性。在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用地保障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政府、市场和农民三位一体协同机制,全面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本文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课题(项目编号: C I R S 2 0 2 3 -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