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赋能革命老区 打造富起来强起来的盐城样板

0

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课题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盐城是一座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盐城现代化新篇章的征程上,从最有条件、最具特色的领域先行突破,把盐城红色文化的感召力转化为跨越赶超的生产力,着力打造红色文化赋能革命老区富起来强起来的样板。

一、振兴“烈士村镇”,高举革命老区富起来强起来的红色旗帜

盐城下辖的县区全部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其中的8个烈士命名镇和120个烈士命名村是盐阜大地上极为珍贵的红色印记,也是考量盐城革命老区富起来强起来的基本标尺。

(一)串连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凸显烈士村镇红色底蕴。红色旅游是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新生活的成功实践。以128个烈士镇村境内的64处市县级以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48处革命遗迹遗址为重点,盐城市规划打造了10条精品旅游线路和23种红色旅游品牌。2015年,新四军重建纪念馆入选国家旅游局编制的“65条全国抗战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重要驿点。2021年,以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和盐城阜宁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为重要内容的“致敬新四军·不忘革命路”精品线路,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阜宁县开通4条红色教育精品路线的免费公交专线。新四军纪念馆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3200多万人次,每年接待观众人数在100万人次以上。盐城著名红色地标“宋公堤”所在海域已获批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滨海港,成为国家经济战略布局上的黄金节点。

(二)加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促进烈士村镇共同富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革命老区人民富起来强起来的关键举措。盐城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和《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方案》,投入专项扶持资金7904万元,对121个烈士命名村和烈士命名镇所辖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45个经济相对薄弱村进行了重点支持。截至2020年底,盐城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3.23亿元,“十三五”初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972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预计到2023年,盐城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力争5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逐步建立起经营灵活、管理有效、运行稳健、增收持续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让革命老区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新征途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三)组织结对共建联盟形成合力发展烈士村镇优势。组织盐城国企党建联盟11家成员单位与120个烈士命名村逐一结对共建,放大中央和省属驻盐国企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优势效应,开展活动共办、项目共推、服务共抓系列活动,在乡村规划、产业培育、招才引智、乡村治理等方面稳步扩展合作。射阳县海河镇烈士村党总支与射阳县国投公司、旅投公司党总支建立产业党建联盟,创建大米产业园等绿色发展创业党支部,树立村企合种“一片稻”持续推动农户增收样板,全村发展设施农业1000亩,果园2000亩,2019年全村经营性收入达到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0元。2020年,射阳县海河镇烈士村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和“全国文明村”。

二、聚焦“红绿融合”,开辟革命老区富起来强起来的生态廊道

红色是革命老区盐城厚重底色,而绿色是盐城的鲜明特征,多渠道促进红色资源与绿色产业联动发展,“红绿融合”为打造盐城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红绿融合”拓宽革命老区人民绿色增收渠道。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绿色发展,“红绿融合”发展模式开辟了革命老区人民的绿色增收渠道,让红色文化传承有了更加扎实的民意基础。云彩村是响水第一个民主政权诞生地,同时该村也是国家森林乡村、省卫生村、省特色田园乡村。云彩村党史教育基地是云彩村和周边村镇的“红色地标”,馆内展陈着朱云彩、刘正权、马开文、钮玉标等烈士的光荣事迹,现年97岁抗战老兵吴培保曾长期担任村红色文化义务宣讲员;村周边连片综合整治开发的8000亩土地上的黄桃、苗木花卉、蔬菜等多个基地排列有序,生机盎然,村级积累和人均收入逐年增加,2020年村集体收入24万元。

(二)“红绿融合”展现黄河故道片区绿色转型新图景。黄河故道是盐城红色文化景观主要聚集带,也是盐城重点打造的生态富民廊道,正逐步成为“红绿融合”发展的示范片区。盐城境内黄河故道中泓长度达118.83公里,沿线涉及阜宁、滨海、响水3县16镇(街、区),以及黄海新区和滨淮农场,总面积377.5万亩。盐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将红色文化与自然生态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集革命瞻仰纪念、党性教育、实景体验、乡村休闲、现代农业、绿色休闲为一体的现代绿色转型生态道路。

三、构筑“精神家园”,涵养革命老区富起来强起来的文化底蕴

推动革命老区富起来强起来必须构筑“精神家园”,既要生活富裕富足,也要精神自信自强,实现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一是挖掘鲜活榜样,塑造新时代精神文明地标。革命老区盐城不断孕育着英雄人物,如具有71年党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原东台县委书记沙金茂,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被追授“全国优秀教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盐城师范学院教授王强,五条岭烈士陵园守护人第三代、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卞康全,他们来自不同领域,但同样是诠释盐城红色文化的鲜活教材,成为盐城新时代“精神家园”精神文明地标。

二是创新传播手段,搭建主流价值新融媒载体。当红色文化遇见传媒表达体系新变革,盐城把握红色主题,反映时代声音,推出了口述历史:永远的英雄,飞阅盐城红色镇村,新四军廉政文化,盐城红色文化百年记等一系列深度与热度并存、温度与精度同在的红色新媒体作品,社会反响强烈。2019年9月,盐城启动了“追寻铁军足迹,牢记初心使命”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历时58天,跨越8省1市,总行程11000余公里,累计刊发27个整版,照片200余幅,制作视频48个,全网阅读量超5千万,单篇报道在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过百万。

三是赓续铁军精神,锻造干部队伍新形象。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自2015年成立以来,深入开展“沿着新四军足迹·弘扬铁军精神”党性主题教育,每年办班250多期、培训党员3万多人次。盐城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讨论并通过的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文件中,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践行铁军精神,弘扬铁军传统,诠释铁军担当,当好铁军精神的忠实守护者、自觉实践者和坚定传承者。铁军精神融注为盐城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赤诚为民造福、全力奋勇争先,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力量源泉。

执笔:张自永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