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贸试验区为引擎,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0

赵福军

2019年中央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和长三角三省一市积极努力,不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目前, 长三角一体化已取得积极进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要更加注重谋求在重点领域和行业进行突破,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贸试验区作为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应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优势, 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以自贸试验区为引擎, 打造好长三角一体化的动力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包括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多领域,涉及三省一市的多主体和多环节,需要火车头和强劲动力源带动。《规划纲要》明确了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浙江省杭州、安徽省合肥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 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在这些中心区中,也需要在点上突破。长三角三省一市均设立了自贸试验区,在这27个城市中,部分城市有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作为处于国内、连接国际的桥梁、枢纽,处于改革开放、制度创新的最前沿,有能力成为辐射带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自贸试验区要充分发挥引擎作用,自身必须高质量发展。

未来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就是,加快打造功能自贸试验区。功能自贸试验区是指自贸试验区实施改革、开放、创新等制度创新措施,集聚全球各种要素,打造创新等功能,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创新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等作用。功能自贸试验区突出的是其功能,而不是区域面积。

打造功能自贸试验区,要以自贸综合体建设为重要载体。建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体,需重点打造: (1)创新能力。自贸试验区需要建立企业研发、创新所需要的相关公共服务、科研平台,搭建国际学术和科研交流平台。(2)孵化能力。自贸试验区成立孵化基金,鼓励创业,打造具有活力的微观主体。(3)集聚金融、研发、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能力。加大简政放权、进一步扩大开放,方便资金、研发、人才等各种要素聚集。(4)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对延伸、拓展产业链的技术服务、各种认证平台和信用监管平台、交易、展会等平台。(5)培训和服务能力。对在自贸试验区产业拓展区域的企业、政府开展相关服务培训, 自贸试验区提供合作区域发展的服务能力。(6)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仅要做好日常的政务服务,推进精细化、个性化政务服务,还要不断实施制度创新,比如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打造信用监管体系,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能力转型。 

积极延伸和拓展自贸试验区产业链至长三角其他区域,以产业一体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求自贸试验区自身高质量发展,还要求自贸试验区和长三角其他区域的产业联系紧密。只有自贸试验区自身发展较好,且与自贸区外的产业、市场联系紧密,才能产生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主题产业链将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和其他区域串联起来,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积极延伸和拓展自贸试验区主题产业链到区外,形成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内循环。与此同时, 在长三角各自贸试验区之间,加强合作。最近,长三角三省一市签署了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一体化发展备忘录,就项目协同、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理论研究交流等开展深度合作。今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以主题(产业)链为抓手,推动各自贸试验区产业分工,打造形成和而不同的格局。一个个自贸试验区都可以作为动力源,形成动力集合,通过产业链串联,将他们连接起来,这样能大幅激活自贸试验区的动力集合,提升自贸试验区的活力,增强自贸区的发展动力。比如:上海自贸区张江片区定位于生物医药研发,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等侧重于生物医药制造。长三角地区差异化产业分工,互相需求形成互补,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对长三角一体化都会有需求,且动力较强。

以自贸试验区主题(产业) 链一体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既需要跨区域、跨主体合作,也需要政府、市场等共同努力。在政府层面建立合作机制,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一个自贸片区与一个或多个区域合作,形成区域产业供应链与品牌孵化园。比如: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宁波片区正在打造“核心区+联动区+辐射区”。在市场层面,建立企业与企业合作机制。在政府和市场合作层面,成立产业基金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金,以基金为纽带和抓手推动一体化。通过资本一体化,不仅可以实现服务、治理、监管、信用、管理、标准、规则、制度等一体化,也能不断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数字或智能、区块链长三角)一体化纵深发展。比如:在推进制度、标准和规则一体化时,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建立制度、标准和规则,并将自贸试验区产业链所涉及的每个环节、每片土地、任何成长过程, 都按照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要求来做。企业所涉及的产业链在自贸试验区外的任何一个环节,也是按照国际经贸规则标准来生产经营。即便是自贸试验区产业链所涉及的企业在参与国内循环时,也是按照国际经贸规则生产经营。在打造数字长三角和区块链长三角时,自贸试验区可以探索建立从产业链所涉及种植、生产制造、消费等环节, 进行溯源。以自贸试验区建立的服务、治理、监管、信用、管理、标准、规则、制度、信息等一体化, 不断带动长三角一体化,乃至长江经济带一体化。

自贸试验区提供项目建设策划与孵化、模式化、融资等一揽子服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除提供技术、培训之外, 还提供项目建设策划与孵化、模式化、融资等服务,帮助自贸试验区企业所涉及的合作区域及其上游企业建立符合条件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比如:为推动上游企业生产种植,自贸试验区企业与上游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孵化以及提供融资和技术、工艺标准,按照相关要求标准生产经营。与此同时,提供能力、技术支撑和对接。自贸试验区合作区域及其上游企业,按照自贸试验区确定的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经营,需要对与这些合作区域的政府干部、企业进行培训,帮助提升能力,并提供技术支撑。比如助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等建设,提升能力。

自贸试验区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推动实现高水平的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地区承担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自贸试验区、生态环保等多个国家战略,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与落实其他国家战略相结合,实现一举多得。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是以自贸试验区为龙头, 加快推动实现长三角城乡一体化。目前,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相对较快,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取得积极成效。今后, 要将自贸试验区的产业链不断拓展至广大农村、乡镇,同时将自贸试验区建立的标准、规则、制度、服务拓展至城镇和农村,实现长三角一体化覆盖至城镇和农村,实现长三角城乡一体化,不断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是顺应市场主体的期待和要求,不断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水平。长三角一体化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随着经济越发展, 企业和居民对长三角一体化的要求和期待就越多,越需要创新,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永远在路上。

三是不断提升长三角一体化的层次与水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不仅要做好长三角地理区域范围内的一体化,还要做好功能层面的一体化,更要做好产业链层面的一体化。长三角的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在哪,相关的服务、信息、规则、标准和监管等就延伸到哪,实现服务、信息、监管、标准、制度、规则与产业链的同步化和一体化。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