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生产流程。
  • 随着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正在推动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议题。
  •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运动科技和穿戴设备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生产流程。
  • 社交媒体在政治动员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数字货币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引发了对工作生活平衡和城市居住模式的新思考。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全球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 改革创新是“十四五”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动力要求

    改革创新是“十四五”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动力要求

    0

    本刊记者 张 倪

    6 21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 在部署当前和“十四五”时期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工作时强调,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李克强强调,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但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西部要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经济活力上增强紧迫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企业闯市场的劲头。同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有效引资引智引技。

    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从扎实推动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部署层面看,相关政策是一脉相承、逐步深化的,为“十四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加快形成新格局、取得新成绩提供了路线图,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将成为最核心动力要求。

    东西部绝对差距依然较大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发展成就无疑是巨大且令人瞩目的,中西部地区也一直保持着高于东部的发展增速,但是,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任务依然是艰巨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依然较大,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城市经济还不足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尚不十分合理,也尚未形成新的产业优势,还存在范围较大的贫困落后地区。

    资料显示,从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来看,在GDP总量全国排名中,西部地区排名靠前的只有四川省;在人均GDP全国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仅有重庆市地处西部。从内部城乡差距方面看, 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也处在我国前列。从教育和医疗资源方面看,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优于西部地区,全国顶级医院100 强东西部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西部地区多个省份未能有一家医院进入该榜单。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相比,尽管相对差距是有在明显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然很严峻。二是西部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 其内部也有着较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现在西部地区的南部与北部之间就存在较大差距,西南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已经成为该区域的发展龙头,而西北的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地区整体发展仍相对滞后。要真正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要像发达国家那样, 解决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这才是最终目标。三是重点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目前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西部地区区域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

    专家普遍认为,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更多表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综合创新能力、现代化基础设施覆盖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方面。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区域所在,其面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压力。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仍然会是较长时期内,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路上的重点任务。

    在贾若祥看来,产业发展不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完善等问题是导致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的重要原因。

    他强调,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就集中在西部地区,今后对于已脱贫地区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振兴乡村战略进行有效衔接,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脱贫人口、易地搬迁人口如何与产业发展、实现居民更加充分的就业相结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西部要增强紧迫感, 力争与东部同步实现全面现代化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社会工程。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6 个新格局,即以新发展理念为新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新目标、以加大西部开放力度为新引擎、以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为新主题、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新突破口、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新目的。

    此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西部要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经济活力上增强紧迫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企业闯市场的劲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分析指出,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即企业发挥作用。二是要改革开放,在“三新一高”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

    “总理在6个新格局的基础上又提出一个改革开放新格局,这是一个新的亮点。”在刘勇看来,新发展阶段,我们提出西部和东部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在与东部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将与东部同步实现全面现代化。

    刘勇认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不仅是新时代的新格局, 还是在“三新一高”条件下的新格局,这其中强调了企业的作用,通过“放管服”改革把企业搞活,要增强紧迫感,增强企业闯市场的劲头。此次会议实际上就是把前面指导意见提出的6个新格局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此次会议提出“西部要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经济活力上增强紧迫感”。在刘勇看来,紧迫感提得好,“紧迫感是紧扣中西部发展与东部发展是完全一样的要求而提出的,这是新时代西部发展很重要的方面,这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这点。”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十

    四五”西部大开发进一步迭代升级

    一直以来,西部地区都为我国战略发展和政策调控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与余地。

    从国内市场看,西部是我国超大规模、多层次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投资看,西部未来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和城镇化建设方面仍然有较大空间。从资源禀赋看,西部是全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战略储备地。从对外开放看,西部正加快从开放末梢向开放前沿转变, 开放潜力大。 

    经过前两个十年的大开发,西部地区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一个10年,西部大开发以大规模人、财、物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第二个10年,更加侧重优化政策供给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包括特色产业发展。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第三个10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专家认为,西部大开发应进一步迭代升级,以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新出路。

    在贾若祥看来, 如果说, “三新一高”是“十四五”时期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主基调,那么, 推进改革与创新就是其最核心的动力要求。

    首先,要围绕西部地区的创新资源,来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从而培育更多新业态,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质量。

    同时,要大力度地推进改革, 通过改革来激发西部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提高西部地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一是要构建有利于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承载区。今后我们一方面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 转变的渠道,积极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来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在开放上下大力气。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沿海到内陆沿边的逐渐转变,形成了全方位全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连接地区。西部地区应紧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一带一路”融入西部大开发,共同助力打通“外循环”。

    “从过去的开放末梢变成开放的前沿,西部地区需要适应这种新的开放格局,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改革举措,构建起能够实现更高质量开放的制度性环境,发挥西部地区特有的优势,实现与全球发展更好地对接,成为支撑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贾若祥说。

    专家普遍认为,西部大开发助力新发展格局,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在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上发挥重要的杠杆和牵引作用。

    西部人口近4亿,面积占全国超7成,地域辽阔,消费提升空间大,承接东部产业空间大,对外开放空间大,发展好西部,对于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协调东西部区域发展,更好实施对外开放都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西部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

    在陈耀看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需更好地挖掘与发挥西部地区生态功能、文化旅游和向西大开放等特色产业优势,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积极引导东部沿海等地区总部企业将营销管理、技术、资金等环节转移扩散到西部地区,积极培育壮大西部地区消费、投资和外贸新增长点。

    谈及“十四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应如何进一步迭代升级,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燕表示,一是强化精准有力施策,深化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改革,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做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文章;二是强化发挥比较优势,构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因地制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是强化中央政策支持,深化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方法,继续补西部地区的短板。

    诚然,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西部的科创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区位要素的重视程度已经有所淡化,西部地区应紧紧抓住这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所带来的机遇。

    陈耀强调,今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现代化特定产业体系是西部发展的主要方向,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这其中, 要把数字化转型放在突出位置。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条件,加大对西部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力度, 包括大数据中心、5G基站的建设等。无论是西南还是西北地区,都需进一步加密这样的发展布局,从而为西部的科创创造出好的平台和发展条件。

    在此基础上,要促进西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加快能矿、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使传统的资源依赖型产业能够更好地与数字化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资源型产业的市场广度、产品品质以及广泛认知度等。

    此外,国家层面应重视培育西部地区新兴产业、促进新经济发展,包括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比如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西部地区的成都、重庆、西安等地都具有一定基础,可考虑进一步加大对其培育力度。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