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认识和认同

0

 

胡九龙

为什么要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实现路径是什么?现在建设发展得怎么样?这些问题,要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实际,从认识和实践层面来回答。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国家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 以透视历史、洞悉未来的战略眼光和战略视角,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 的时代课题,作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当中,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堪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标志性成果。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时代课题的必然要求。

城市副中心于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八百多年建都的千年历史承继中有创新,将为北京开创未来千年前景奠定新格局、注入新动力,因而也是北京建城立都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深刻分析指出, 北京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陈旧古都发展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历经沧桑巨变,同时也患上了令人揪心的“大城市病”。根本原因是功能过多并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导致人口无序增长,人口与资源环境、公共服务紧平衡矛盾日益突出,根本出路是确立新的城市战略定位,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突出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作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 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新格局。

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了北京的深刻转变,北京城市副中心也由此孕育肇始。建设城市副中心不仅是北京城市空间格局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调整优化的重大举措,而且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不仅可以为党和国家在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更好布局“四个中心”功能腾挪空间,也将为主城区和副中心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空间;不仅有助于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资源向其他人口密集区更均衡配置,还将为包括副中心在内的北京市各区及周边新城增强要素特别是人才吸引力创造条件;不仅是中心城区向副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也通过大力建设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立了主副之间更紧密的互通互联关系,使发展副中心与保障核心区得以更高效统筹。2019年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市级党政机关迁入副中心并有效运转,随之陆续迁入的还有一大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和产业、企业, 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但成为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而且承担了北京市行政中心的功能,从经济社会发展到城市治理,副中心全方位为首都核心功能服务的以副辅主格局已奠定。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从短期看,是缓解三地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避免产业同构发展和恶性竞争,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从长期看,是激活区域发展后劲,加快协同发展步伐,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国内看,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打造“珠三角”“长三角”外第三区域经济增长极,实现南北经济互补,东、中、西经济协作,形成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新引擎的重要举措; 从国际看,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实现新丝绸之路战略下对东北亚、中亚以及欧洲等地区的全方位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然选择。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还是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京津冀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打造一座不一样的新时代精品城市

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 0 1 6年—203 5年)》(以下简称《副中心控规》)的批复精神和《副中心控规》文本,是我们全面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有效途径。

《副中心控规》规划范围155 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并辐射带动河北省廊坊北三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地区,广义规划范围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大体相当。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这不仅指明了副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揭示了副中心与首都功能核心区、与通州区、与东南腹地、与雄安新区的系统性有机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处理好和中心城区“主”与“副”的关系, 促进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与城市副中心承接的紧密对接、良性互动,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处理好和通州区的关系,既集中力量规划建设副中心核心区,又统筹兼顾拓展区产业布局与功能完善,加强城乡统筹,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 为此专门制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规划(2016年-2035年)》, 作为对《副中心控规》相关内容的细化;处理好和东部各区、廊坊北三县地区激活带动、协同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东部综合服务中心和枢纽,实现以点带面、区域共进;处理好和雄安新区差异化发展的关系,避免同构化, 实现一核两翼共同促进首都功能优化提升。

《副中心控规》勾画副中心的空间结构是“一带一轴多组团”, 包括: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依托六环路建设功能融合活力地区,形成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 个美丽家园(街区)。根据这一空间和功能布局,《副中心控规》对副中心到2035年的城市形态做了预期性描述,同时提出相应指标。包括:建成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 绿色出行比例达80%以上,大气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建成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生态空间面积达到城市副中心面积的40%,人均绿地面积30平方米; 建成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建成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政务云服务覆盖率100%,公共空间无线WiFi覆盖率100%,率先试验应用智能驾驶技术,引领人工智能时代;建成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0.45平方米, 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0.7平方米以上;建成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建设12个民生共享组团、36个美丽家园,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在上述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城市副中心将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典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副中心控规》的批复精神,实现规划目标要精心推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不留历史遗憾。一是要坚持大历史观,保持历史耐心,谋定而后动,始终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科学进行城市体检,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二是要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始终立足打造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发挥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与雄安新区各有分工、互为促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延伸;三是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尊重市场规律和市民要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城市经营模式,努力创造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城市副中心质量”。

现阶段,副中心牢牢把握以副辅主关系,坚持把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与中心城区减量发展相得益彰的一条主要路径,而不是像一般新城建设那样从外部吸引增量。减量发展是一种通过控制城市发展边界,优化城市内部资源配置,疏解非首都功能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来谋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北京减量发展减什么?一是减少建设空间和开发强度,采取减量规划的引导机制,制定明确的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和人口红线,采取严格的增量控制机制,使国土开发建设用地减下来;二是减少微笑曲线下端的产业门类,对高污染、高耗能、高聚集的产业进行关停并转, 对一些在其他地区能够继续发挥产能的企业进行外迁,从而为北京建设高精尖产业结构创造条件;三是减少与疏解产业密切相关的人口; 四是减少产业和人口的无序分布; 五是减少公共服务资源在中心城区的过度集中。

因此,把相当一部分资源、产业、人口吸引到城市副中心来, 正是北京减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减量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通过发展方式的变革,实现更加强劲、更加绿色、更加普惠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城市转型及发展空间的转移,建立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接续关系,在新空间内带动实现更大产能、更高产值和更具竞争力的发展。中心城区的减量发展与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正是这样一对辩证统一关系。实际工作中,我们既注重发挥市属国企的龙头作用,通过首旅集团、北京建筑设计院等企业迁入形成产业带动集聚效应;又紧盯金融产业链延伸动向,以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为着力点,加大力度从中心城区引进金融业新兴板块。与此同时,北京市十分注意提升副中心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一方面扩大向副中心迁移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投入,一方面扩大向副中心赋予市级行政审批权力, 赋予副中心在北京市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区中重要职责与契机, 并鼓励副中心先行先试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促使副中心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初步显现出北京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作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经呈现出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

在2020年新年献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用“生机勃发”来赞许北京城市副中心。这既是对副中心目前建设成效的肯定,也为副中心未来发展确定了基调。副中心的规划建设者们,满怀创业豪情,发扬“工匠精神”,按照“一年一个新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的节奏实施《副中心控规》,有序拉开城市框架,有力塑造这座未来之城的特色和魅力。

副中心因生态而立。

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第一位的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处理好蓝与绿、水与城、古与今的关系。当前的典型做法主要有:在副中心核心区沿大运河规划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并率先予以建设,确立围绕生态空间拓展城市空间的新模式,设定副中心蓝绿交织的城市底色;在大尺度留白增绿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等公共设施,将城市绿心打造成为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活力中心。构建“通州堰”系列分水分洪体系,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安全,优化水资源利用, 重构水与城、水与人的和谐关系。此外,还通过重拳治污、全域植绿、高效治水、节能减排等手段不断打牢生态基底,强化生态底线管控,健全绿色空间体系,提升生态安全水平,引领绿色生活风尚。

副中心因通达而兴。

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方面,副中心借鉴了东京副都心等国际先进经验。既大力加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通勤联系,又吸引周边通勤人流活动促进副中心的繁荣。随着广渠路的东延和拓宽,地铁1号线、7号线等轨道南延,市郊铁路副中心线的开通,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已结成半小时交通圈。在副中心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依托京唐(滨)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在京津冀地区构建与雄安新区、滨海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及枢纽机场之间直连直通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未来几年内将实现1小时直达河北雄安新区, 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 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40分钟直达滨海新区和唐山,并通过站城一体化规划开发建设,把交通枢纽打造成为强劲的辐射动力源。同时,持续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绿色出行, 强化公共交通对城市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的引导作用,全面提升交通支撑能力,提高出行品质和效率, 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大城市病”。

副中心因创新而强。

创新决定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已经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也是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副中心的产业布局主要依托大运河生态文明带和六环创新发展轴,其中:运河商务区纳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发展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板块,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全球资产配置,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张家湾,定位为设计小镇,承载城市科技,密集应用场景,汇聚国际要素,与运河商务区衔接呼应,是国际商务片区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规模最大的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将带动副中心文化旅游区打造新型文体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台马地区布局新基建、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将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高端制造板块互为支撑,共同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此外,宋庄、台湖等特色地区,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原创艺术、演艺娱乐等产业。物联网、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技术已经并将在副中心获得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

副中心因人文而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副中心控规》把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新建区与老城区的包容互促、新老共融,作为一条主线,就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作了大量约束性指标要求。在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实际过程中,民生优先得到了有力贯彻。通过引进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使副中心的民生短板迅速补齐,当地群众就学、就医质量显著提升,周边群众到北京中心城区就医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开展“老城双修”,突出抓好物业管理、垃圾分类,整治私搭乱建、“开墙打洞”,开展“厕所革命”,有力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一大批痛点、难点问题。统筹兼顾城市防灾减灾、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打造韧性城市、健康城市。可以说,在副中心,正因越来越多的人民至上的城市设计,让这里更加宜居、富有温情。

北京城市副中心具有深厚的文明价值

副中心的文明价值根植于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余年,是世界上最绵长古老的在用运河,与万里长城一起, 在中国版图上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形,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智慧和丰厚的文化。从古至今, 连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各个城市之间经济、文化的互通与交流,尤其是对大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依托大运河文化形成的大运河文化带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北京老城是生命共同体,共同构成了北京这座世界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

作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的通州,自古以来就是水陆进京必经之地,是漕运和仓储的重地、江南和塞北物资交通的枢纽,同时也是中外联系的门户。交通与贸易的发展促进了通州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兴旺。然而,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近代铁路的兴起,漕运逐渐被海运、铁运所替代,加之政治动荡和战乱因素,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的通州,一段时期内,发展逐渐滞后,地位和影响力也随之式微。

今天,立足于大运河深厚的文明价值根基之上,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新时代千年之城, 又将再造这块古老土地的文明兴盛。副中心不仅要成为北京文化繁盛的重要支撑点,还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窗口,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交汇的新节点, 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继承和发扬大运河的文明价值。自古以来,大运河都是向着首都修建的,而且表现为:国家统一,大运河通航;国家分裂,大运河断流;国家强盛,中华文明就更加开放自信, 东西方交流互鉴更加频繁并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种国家统一、文化自信、文明交流的内涵就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灵魂。副中心要坚守这一文化之魂和文明价值根基,在高质量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 重视对历史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对现代文明成果的兼收并蓄,以开放姿态和独特风采展现北京文化底蕴, 营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的人文佳境,使人们从城市副中心得以领略大运河文明价值,进而深化对中华文明价值的认同。

作者系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