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重要。
  • 随着全球对COVID-19疫情的持续应对,远程工作已成为新常态。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首要任务。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远程工作模式的兴起正在重塑职场文化和城市发展。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社交媒体在政治动员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潜力正在被逐渐发掘。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电子商务的增长正在改变全球零售业的格局。
  • 随着5G网络的部署,智能城市的概念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数字化货币的兴起正在挑战传统金融体系。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农村三产融合:如何融,怎样合

    农村三产融合:如何融,怎样合

    0

    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当前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在多方发力的作用下,势头正劲,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态势。

    一是多主体参与。就所有制而言, 既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又有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就空间格局而言,既有乡村各类经营主体,又有城市各类工商资本;既有实体经营,又有虚拟经济,阿里、百度、网易等几大网络巨头无不涉猎其中。参与主体多元,各有定位、各具专长、各显功能,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局面。但应把握让农民尽可能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个关,决不能富了老板而穷了老乡。在各类主体竞争中, 小农户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以适当的方式,控制资本的不当得利,引导各类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是当下摆在各级决策层面前的重大课题。三产融合是产业兴旺的关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而2 . 3 亿小农户的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二是多向度融合。既有以农业为基础,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农村服务的服务业的顺向融合;又有以农村服务业为基础,借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反向带动农业生产的逆向融合; 也有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基础, 襟带左右,向两端延伸,托起农业生产和为农服务业的双向融合。农村处处有三产,如烧窑制砖瓦、编织工艺品是二产,开个商店饭店是三产,但农业与这两个产业之间互无关联,谈不上融合。因此,农村产业兴旺,互动融合是关键。不论哪种向度的融合,都必须能够“融进去、合得来”,从而生发出丰富的业态形式和多元的产业主体,使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产业大循环在乡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三是多资源勾兑。土地、资金、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生态环境、设施装备、劳动力、企业家、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各类资源、各种要素不分城乡,不分产业,不分行业,不分区域,跨界、迭代、互渗,按照市场规律各寻其位,各尽其力, 各得其所。到农场看走秀、到商店取汇款,到书店吃夜宵,到农家品美食,到鱼塘去休闲,到车间去旅游,到酒店听戏曲已成常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这个时代人类社会的最强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就在于地球上7 5 亿人的互相合作。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价值链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 只有与各方跨界合作,个人的工作才有价值,不然将会被社会集体抛弃。多资源勾兑亦同此理,只有勾兑才能彼此借力,产生集群效应。但资源勾兑,要素重组,不能只产生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物理效应,而应在勾兑中发酵、裂变、重组、聚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复杂化学效应。

    四是多功能开发。就农业自身而言,具有六大功能:日益强化的食物保障功能, 前景广阔的原料供给功能,不断拓展的就业收入功能, 正在崛起的旅游休闲功能,修复环境的生态保育功能, 承先启后的文化传承功能。当下的农业, 生产过程已经成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生产方式已经成了科普体验的强磁场, 生产环境已经成了养生养老的理想地, 人们不再仅以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论英雄, 已经把视野拓展到更广阔更深远的空间去寻找价值。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把车间开放为旅游观光的场所, 而且产品展销和围绕产品的文化推介都做得引人入胜。饼干的来历, 世界饼干的演进史; 酱菜的源起,中国酱菜的流派分野;调味品的发展历程,香稻米的分布特点等等,许多企业都以此展示其文化内涵。不少旅游企业更把景点打造成宣传地方特产和地域文化的精彩平台, 让人过目不忘。多功能开发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关键, 但应忌重复, 突出特色; 忌一般, 打造品牌;忌孤立,串点成线; 忌陈旧,创新业态。

    五是多价值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分为四个层面: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价值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过两次动力转型, 第一次是1978—1997年靠廉价要素供给, 第二次是1998—2012年靠扩张消费、扩张投资、扩张出口需求, 2 0 1 3 年以来, 进入以创新和价值为动力的时代。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必须树立“绿色化”的新理念,遵循生态学原理,通过各产业自身及产业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构建一个符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文明发展的价值体系, 五大领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不可偏废。那种只单纯就经济论经济的直线思维必须调整, 三产融合发展需要在五位一体价值观的引领下推进。砍树毁林、大炼钢铁是教训; 围湖造田, 毁山开荒, 毁草种地, 以粮为纲是教训;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大办乡企也有教训。前车之鉴警示我们,多元统一的复合性价值追求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Visits: 2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