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支付的普及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支付习惯。
  • 全球变暖问题促使各国加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 教育改革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议题。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诊断和机器人手术,正在改变治疗方式。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服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 全球变暖问题促使各国加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5G技术的推广为智能设备和物联网带来了新的机遇。
  • 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有机食品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 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社会对其影响的讨论。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其在金融行业之外的应用逐渐增多。
  • 环保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5G技术的推广将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疫情后恢复和增长的关键策略。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服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 推进种业振兴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推进种业振兴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0

    谢慧敏 杨晓颖 李春顶

    内容提要: 

    种业是粮食安全的“芯片”,自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良种供应能力也明显增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逐步成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种业振兴的风险与机遇并存,风险主要体现在种子供应、种子企业发展、种业保障支撑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机遇主要表现为当前国家政策倾斜性增强、制种繁种基地规模稳步扩大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工作不断完善。未来,我国应通过进一步加强科研投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优化种业市场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应用等举措,推进种业振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明确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今年4 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走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支撑有力、集约节约绿色的增粮之路。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施行,以法律法规来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于我国来说尤为重要。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自2004年起, 已经连续迎来了二十个丰收年。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13908.2亿斤, 这也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瓶颈”问题不容忽视。从农业要素投入来看,“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耕地资源有限;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亟须提升。面对这些挑战,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水平是提升粮食产量的具体路径,但受限于自然资源禀赋,粮食增产的重点应该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

    从粮食安全决定因素的优先序和农业生产起点来看,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国也一直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优质种子能够提升抗病抗逆能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从而在确保粮食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种业振兴不仅包括种子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提升, 还涉及育种技术创新、种子企业竞争力增强、种业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通过推动种业振兴,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见图1) 

    图1 种业振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我国种业发展成就显著

    种业具有公共品属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和不断提升种业主体参与程度的背景下,中国种业经历了育种群众化、育种专业化、种业产业化、种业现代化和种业振兴5个阶段。

    育种群众化阶段(1949— 1977年):1950年颁布《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草案)》, 架构了以“家家种田、户户留种”为特征的群众化育种体系,但此时育种主体没有权利经营自己培养的农作物种子, 种子集中管理、统一调种,遵循“四自一辅”工作方针。

    育种专业化阶段(1978— 1994年):1978年原农林部提出种业经营和市场化管理遵循“四化一供”工作方针并成立了中国种子公司,我国种业从传统农户留种繁育逐渐向专业化转变;1988年,我国的种子公司正式加入国际种子贸易协会,并开展种子进出口工作; 1989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种质资源各方面管理得到了规范。

    种业产业化阶段(1995— 2010年):1995年出台的“创建种子工程”,为种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持;1997年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质上开启了承认育种者权利的阶段;1999年,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这意味着育种者的独占权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200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我国种业正式走上了商业化改革之路。

    种业现代化阶段(2011— 2020年):2011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开始构建。为了解决我国种业同质化、模仿育种以及套牌侵权等问题,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新增了“新品种保护”。为了提升种业全球竞争力,直接收购国际种业跨国巨头。2017年,第三大全球种业公司先正达被中国化工成功收购, 标志中国种业迈入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植物新品种权”明确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北宣化:制良种打造优质农业“芯片”。 图/ 中新社

    种业振兴阶段(2021— 至今):2021年国家开始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将种源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并对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市场规模大,需求旺盛。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每年种子消费量约为1200万吨,市场价值190亿美元。二是良种供应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口粮品种完全自给。目前,我国出现超级稻等一大批主要粮食新品种,国产种子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种子实现100%自给。三是种业科技创新平台集群逐步成形,种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 我国国家级育制种基地达到216个,覆盖了粮食等重要农作物。四是种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骨干力量加快培育。企业科研投入持续增长,农作物种业企业国家审定品种占比超七成,申请新品种权占比近六成。骨干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先正达、隆平高科稳居全球种业前十强。

    种业振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种业发展促进政策,种业振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种业振兴,种业振兴存在三方面重要机遇。

    一是国家政策倾斜性增强。近年来,党中央在种子振兴领域的改革探索不断深化。从2021年提出种业振兴行动, 种源安全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到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到种业振兴,全方位构建推进种业振兴的政策保障;今年6月1日实施的《粮食安全保障法》也为种业振兴单列了条款, 明确提到“国家推进种业振兴,维护种业安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正是这些年来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为种业振兴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是制种繁种基地规模稳步扩大。近年来,制种繁种基地在种业振兴上发挥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制种繁种基地通过提供优质种子、推动品种改良,为提高种子质量、调整种子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此外,制种繁种基地还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支持,在促进种子研发成果的推广应用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已建成海南、甘肃和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核心基地,有效保证了全国七成以上的作物种子需求。制种繁种基地规模稳步扩大为我国种业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硬件保障。

    三是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工作不断完善。种质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选种育种的重要来源。当前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我国育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建成并投入运行,资源保存能力达到150万份,为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创造了条件。未来有望不断进行育种创新, 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荷等措施,为长期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虽然种业振兴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种业振兴仍面临风险挑战。

    一是种子供应方面,质量和结构还有待提升。首先从种子供应质量来看,伴随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优质营养农作物种子的需求增加,再加之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化肥农药污染问题,刺激了对种子抗病虫、抗逆等重要特性的需求,对当前种子供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我国种子研发能力还有待提升,深度鉴定评价的种质资源仍不足10%。以粮食种子为例,当前国内玉米、大豆单产已经有了不少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两种粮食种子的单产水平只有美国的60%左右。从种子供应结构来看,虽然当前我国保存的种子样本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与排名首位的美国相比,我国国内种子资源比例占到80%,种子多样性研究和种质资源利用率低,也进一步制约着我国粮食产量和质量水平。

    二是种子企业发展方面, 经营规模和研发投入还需加强。当前我国种子企业数量虽在增加,但与国际种子企业相比,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首先,经营规模小。2019年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前十强种子企业的经营规模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8%。其次,种子产业链各环节脱离。2022年, 我国种子企业有8000多家, 但具备“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不足百家。我国多数地块小而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种子企业较为分散的局面, 不利于企业规模化发展。相较而言,全球种子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五名占比超五成,其中拜尔、科迪华、先正达、巴斯夫和利马格兰处于领先地位。最后, 企业研发投入少。2021年我国前50强种子企业研发投入13.8 亿元,而拜耳集团仅2020年的研发投入就已达到20亿美元。因此相较国际种业企业,当前国内种子企业从体量、集中度、研发投入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是种业支撑保障方面,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质量监管仍需持续强化。目前,我国的粮食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仍在初级阶段,种业市场监管有待加强。一方面,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种业市场中种子的假冒和侵权行为频繁发生。以粮食种子为例,全国省级以上政府审定的三大粮食品种(水稻、小麦、玉米)中每个品种的数量近几年显著增长,远超品种实际数量,套牌问题对粮食品种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当前种业市场监管机构繁杂,各类监管机构的管理职能存在交叉,影响了国内种业市场的监管效果, 使得种子市场处于亚健康发展状态。

    图为中国蔬菜博览馆“种子银行”,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内。 图/ 中新社

    推进种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科研投入,推动种业创新以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增加科研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种业科研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联合攻关。设立专项基金, 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种子抗病虫害和环境适应性,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建设国家种业创新平台。整合现有科研资源,建立国家级种业创新平台,推动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确保种子的高产、优质和多样性,以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最后,推动技术转化。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参与技术推广,确保新技术能直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

    第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夯实粮食生产基础。首先,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库。系统收集和保存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建立全面的种质资源数据库,确保资源的多样性和安全性,为粮食安全提供稳定的种子基础。其次,推进种质资源评估和鉴定。对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和鉴定,筛选出适合不同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进行重点推广,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与学习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种质资源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确保粮食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优化种业市场环境,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首先,完善种业法规政策。健全种子法及相关法规,规范种子市场秩序,营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确保农民用上优质种子,直接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其次,扶持种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品牌,确保粮食安全的种子供应链稳定。最后,鼓励多元化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加大对种业的投资力度,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增强企业资金保障,确保种业企业能够持续创新,为粮食安全提供长期保障。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 提升种业振兴对粮食安全的贡献。首先,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种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种业科研、管理和推广等方面的人才;定期举办种业科技培训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为粮食生产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其次,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吸引海外优秀种业人才回国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形成高端人才集聚效应, 增强种业对粮食安全的支撑能力。最后,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种业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设立种业科技奖,表彰在种业创新和推广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激励更多人才投身种业,保障粮食安全。

    第五,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提升种业信息化水平以确保粮食安全。首先,推广智能化种业技术。大力推广精准农业、智能种植等现代农业技术,提升种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种子生产和粮食生产的高效衔接。其次,建设种业大数据平台。整合种质资源、市场需求、科技成果等信息资源,建设种业大数据平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据共享和分析,优化种业资源配置,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化水平。最后,促进信息技术与种业融合。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种业企业合作,研发和推广种业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如种子质量检测系统、市场预测分析工具等,确保种子质量和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直接提升粮食安全水平。

    作者谢慧敏、杨晓颖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春顶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

    Visits: 12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