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 宇 张 龙
内容提要: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应以培育和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为原则,加强乡村的自我造血能力建设,重视产出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协助夯实乡村内生型发展的多元基础,避免资源的单方向投入;也应以“国家用人”和“高校育人”相统一为前提,着重落脚在学生更加全面发展、更加全面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大实际上。建议搭建校地科学研究平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下,我国乡村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此过程中,高校根据自身高科技、高智力、多人才的特点,向乡村投入或引入建设资金,推动专家深入乡村进行技术帮扶和产业发展指导,建立支教团队帮助发展乡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发挥了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的积极作用。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产业升级落后、生态环境面临约束、人才短缺、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仍是制约当前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因素,都要在乡村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解决。这就需要在乡村振兴中全面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和创新带动作用。
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短板
相较于脱贫攻坚,乡村的全面振兴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脱贫攻坚阶段尚不明显的矛盾问题和短板弱项可能更加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各方面协同,在新的发展道路上着力克服突出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形成联系紧密、基础厚实的发展系统。
(一)人才短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改革开放后,城市对乡村的虹吸效应持续加强,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乡村人口减少,老龄化和空心化等问题突出,乡村人力资源日益缺乏。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35岁及以下占比19.2%,年龄55岁及以上占比33.6%,在整体基数面上,十年间乡村人口减少了1.64 亿。常年在村人口较少,结构失衡等问题制约着乡村发展。乡村发展缺少有能力的带头人和国家发展政策的有力执行者, 支援乡村振兴的企业、项目建设也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
在村人口结构明显不均衡,缺少高素质人才,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占比98.9%,大专及以上占比1.2%。在村的高学历人才和实用性人才较少,缺少生产经营能手,且在村劳动力对于前沿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的了解不深,理论知识和现代化农业的实操技能不足,尤其是电商、物流等新兴产业能手较少,难以支撑乡村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技术短板是阻碍乡村振兴质量提升的关键
现代化的农业与新兴农业产业相适应,新品种的培育、更高效的种植技术以及新型生产经验模式等都是支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直接要素。一些地区乡村农作物品种单一,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在实现从量的需求到质的需求转变过程中存在阻碍;农业生产管理仍有不足,新经验体系和组织模式作为农业技术和新品种的应用平台仍须进一步发展创新。乡村技术知识不足使乡村农业难以实现高产量、高质量和大规模发展,无法形成乡村本土品牌,产生市场效应。同时,技术知识的短缺也阻碍乡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影响乡村发展。
(三)资源短板是阻碍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结构性因素
乡村发展离不开多方主体协调和各类资源的持续投入, 乡村内生资源利用有待提升。虽然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大量政策、资金、人员等支持从外部注入乡村,推动了乡村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乡村绝对贫困的问题,但在一些地区,持续的外部资源输入并没有有力培育起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从脱贫攻坚阶段转入乡村振兴阶段,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需要为乡村提供更优质的资源支持,引导乡村进一步挖掘自身优势, 充分利用内外资源,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四)治理短板是阻碍乡村振兴进入快车道的系统症结
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适应新阶段乡村高速发展的需求。在一些地区,乡村基层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无法适应现代数字化办公的要求,法治意识与现代治理和管理理念难以与乡村自治有效衔接。从中长期发展看,治理短板可能减缓乡村振兴实现的速度和弱化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规模效应。
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优势
高校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持主体,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乡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是社会科研、人才的高地,是科学知识的凝聚地,在支持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优势,未来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一)因地制宜赋予乡村振兴技术支持
高校的前沿研究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源泉。农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和产能提升、品种优培和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都需要科技提供有力支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高校围绕国家需求和前沿农业科技承担科研任务,针对农业中的高效育种、农业病虫害防治、农机装备研发、设施农业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核心技术,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二)为乡村振兴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
高校作为智力、技术、管理知识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汇聚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具有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高校通过技术指导和推动科研人员深入乡村实地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经营,既可以推广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又可以协助乡村建立专业合作社, 推进现代化农业的整体发展。同时,高校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培训等途径,搭建校地合作平台,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编制教材、制定教育方案,对农村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为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和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相应地,高校对乡村振兴的深度嵌入也有利于强化学科建设,加强涉农学科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培养交叉专业人才, 在专业融合中开拓农业发展新领域。通过专业课程教育, 高校可以有力引导学生认识乡村,在专业实践中了解乡村,推动青年学生参与乡村建设,提升基层乡村就业意愿,助力乡村振兴。
(三)持续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
乡村自主发展能力表现在自主解决农业生产、社会治安和生态治理等多方面存在的难题,这是乡村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高校智力、人力资源的深度嵌入对于促进乡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提高乡村党支部组织能力、推动乡村党建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中,高校可以协助乡村明确自身发展优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传播先进乡村管理经验、产业经营经验,指导乡村未来发展,逐步培育乡村自我规划能力。
高校集中了大量优秀师资、智力、科技和文化资源,具有开展乡村社会服务的先天优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优质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当前,全面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加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和创新带动作用,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方式。脱贫攻坚时期,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典型经验充分证明,只有在高校与乡村之间建立完善的双向促进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振兴乡村“ 排头兵”作用的同时,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自身的内涵式改革,才能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形成长效机制,健全“国情育人— 劳动教育— 创新创业— 成果转化—乡村振兴”的全链条工作体系。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和建议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应以培育和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为原则,加强乡村的自我造血能力建设,重视产出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协助夯实乡村内生型发展的多元基础,避免资源的单方向投入。同时,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也应以“ 国家用人”和“高校育人”相统一为前提,着重落脚在学生更加全面发展、更加全面适应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大实际上。
(一)搭建校地科学研究平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经济支撑,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加强校地合作,构建“ 政府+大学+产业园(合作社)+小农户”的产业振兴路径。高校应整合科研力量,鼓励专家团队作为主力军,精准对接科研项目与乡村产业,搭建科学研究平台,破解瓶颈制约,补齐要素短板,助力推动乡村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为乡村富农产业振兴赋能。
加强乡村智库建设,科学指导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应进一步发挥智囊团作用,聚焦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提供理论支撑、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指导、培育和支持特色产业、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等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指导村庄开展科学规划、绿化、美化工作, 共同建设生态、绿色、经济、美丽的新家园。
充分依托优势专业,健全基层人才常态化培训。高校应定期为乡村各类人才开展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打造“永久牌”人才队伍。
(二)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
高校应找准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口和着力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学科,合理设计、契合当地乡村发展的客观需要,因地制宜开展校地协调, 将高校特色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
优化选派制度,建强村级党组织,服务乡村组织振兴。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协助乡村党支部完善自我建设,打造“ 样板村(社区)党支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协助村(社区)两委培养年轻干部和带头人,激活和提升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妇联和团支部等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对口支援,改善乡村公共服务。高校应持续鼓励学生驻点在乡村,协助村(社区) 两委优化基层文书工作的数字化改革和数字乡村建设,协助村(社区)两委干部开展乡村治理工作,发展和壮大老年团体、妇女团体和儿童团体等, 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和载体。鼓励研究生深度参与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协助在村中老年劳动力加快科学种植、养殖中的技能升级;将支教制度继续拓宽至学前教育阶段,提升乡镇(村)幼儿园、托儿所的建设水平;有计划推动本科毕业生的实习工作向乡村转移。
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乡村发展能力。通过各种形式有计划地推动高校企业、医院、附属中小学、幼儿园等与乡村衔接,为乡镇医务工作者、各级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定点进修、培训等机会。广泛整合高校“ 校友圈”力量,协助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为乡村拓展市场渠道和资金通道,以高校为中心构建“校、社、企— 乡村”的深度协作体系。
(三)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改革,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乡村振兴育人模式。乡村是高校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的重要场域,在推进高校课程改革过程中,有条件也有必要继续探索嵌入乡村振兴的育人模式,传承脱贫攻坚精神,将高校课堂延伸到广袤的田野上。在搭建育人载体、丰富育人资源、创新育人方式上下功夫,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教育与高校帮扶相统一,持续提升育人成效。
挖掘劳育资源,培养从实求知的严谨学风。高校应深入挖掘乡村振兴的劳育资源,丰富拓展劳育形式,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育学生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奋斗精神、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深化耕读教育,促进教育教学与乡村振兴实践结合,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研、实地学习、志愿服务等途径走进乡村社会,了解乡情民情,熟悉乡土文化,把乡村振兴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扩大乡村学生受教育机会。继续实施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进一步加大对边疆地区、山区、民族地区和乡村地区招生的倾斜力度,切实提高乡村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获得感。继续提升网络教育、电化教育质量,招生对象进一步向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和村镇基层干部拓展, 为其提供不离岗、不离乡、实用适用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
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涉农高校专业体系建设,鼓励综合性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适当向乡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建立乡村创业产业孵化机构,加强涉农类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关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科研任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入乡村社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完善评价体系,推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将实践成果有效转化作为衡量学生个人能力的标准。
加强人才培养就业导向, 优化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筛选机制。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向农村,走向基层,树立正确就业观;定期开展毕业生基层就业调研工作,加强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提前筛选。通过常态化的、规范性的基层实习, 加强高校对乡村振兴的实际支持,为毕业生群体实际感知乡村工作、生活提供通道, 确保真正愿意在基层工作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基层就业的考试。
作者单位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Visits: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