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长杰 蒋 莹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这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大文章。
种子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更是农业的“芯片”。品种培育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梯队中的“高精尖”,更是时刻肩负着保障中国“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的重任。尽管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18连丰”,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的弦却从未松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粮食的预期产量明确提出要保持在全年1.3万亿斤以上……力保粮食安全,对种业发展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海南三亚就种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 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要自立自强。”
一粒种子经过“ 南繁北育”,能种出什么?能种出一株稻穗,能种出一片稻浪,还能种出一个“禾下乘凉梦”,种出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那么,如何发挥“南繁北育”科技创新优势,牢牢攥紧中国种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推动种业发展,走好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副主任彭军进行了专访。
强化科研基础,吹响创新号角
“ 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彭军在接受采访时说,总书记此次海南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这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搭建的公共科研平台,依托和服务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彭军口中所讲的“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利用我国南方特别是海南岛南部地区冬春季节气候温暖的优势条件,将夏季在北方进行的农作物育种模式,改为冬春季节在南方再种植一季或两季的农作物育种方式,在缩短农作物育种周期、培育科研育种人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南繁科研育种起源于1956 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目的是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前,南繁的作物育种年限已由10年减少到5 至7 年, 育种周期缩短超过1/3。我国主要农作物也完成了6至7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的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的国家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是首个落户崖州湾的中央编制机构。
“首单植物新品种权就地转让海南企业(2200万),首个获批教育部海南专项支持的科研单位(已获批11 6名研究生);深化央地人才一体化, 首个打通中央资金注入(4000 万/ 年) , 率先实现机构、团队、平台、项目等五个方面全方位实体化研发机构……”对于南繁研究院的建设成效,彭军如数家珍。
一是机构实体化。地方机构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已成立并运行2年有余。中编办批复的“南繁育种研究中心”已于去年5月挂牌运行,财务账户也已全面开通。统筹用好央地资源的机制已经形成。
二是平台实体化。一期项目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5.2万平方米,2022年年底将交付并投入使用; 二期项目种业创新中心5.4万平方米, 3 月1 8 日已开工建设, 预计2024年3月竣工;三期项目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已基本建成;四期项目生物安全大科学设施目前可研报告正在完善中,力争今年立项。此外,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也已获批。南繁研究院物理空间的实体化已基本到位。
三是人员实体化。目前, 南繁研究院现有常驻人员9 4 人,其中工作专班11人,博士后32人,研究生26人,创新团队25人。此外,朱健康院士及其团队于4月底入驻到位。
四是研究生实体化。去年9月,南繁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批26名研究生已在崖州湾全过程培养近一年,今年90 名研究生(3 0名博士+60名硕士)即将入驻,今后每年还将有不低于100名研究生入驻。
五是科研实体化。去年至今,南繁研究院已先后获批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2 4 项( 占1/3),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6 项,省自然基金项目3项,崖州湾科技城项目3项,博士后资助项目3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基本科研业务费将每年支持2000万,海南省科技厅配套支持2000万。
经过一年多筹建,南繁研究院实体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初具规模。彭军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介绍:“南繁对于中国农业来说,不仅是品种培育的加速器,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科研平台。在这里,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全力投身到南繁硅谷的建设中,做到自信满满、胸有成竹,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抢抓发展机遇,借好政策东风
“ 习总书记的讲话, 表达了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对我们来说是巨大鼓舞,很振奋人心。新一代的青年科研人员要向袁隆平等老一辈学习,继承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 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不负总书记的期望和嘱托, 为中国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彭军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了种子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通过国际贸易买别人的粮食,或者到国外用别人的地种粮食,这些路能走得通固然好,但是到了关键时候,粮食是买不来的,还是需要靠自己,在这点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今年, 中央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提出多项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对于分解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南繁扮演着重要角色。彭军表示,新时代呼唤新担当, 当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积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全院资源,创新运行机制,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营养健康等重大需求,以主要作物、畜禽、果蔬等为研究对象,聚焦农业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育种技术,重点开展作物表型组学、智能设计育种、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等研究,全面支持“南繁硅谷” 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一是央地融合发展。2019 年1 0 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事业法人单位在崖州湾科技城登记设立,统筹布局全院现有南繁科研力量。2021年1月,中央编办批准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获批建设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海南) , 并聘请朱健康院士担任主任…… 央地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开创了国家南繁科研力量实体化和本地化建设的先河。
二是布局重大设施。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谋划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种业创新中心、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生物安全大科学设施四个重大项目,分别从种质资源搜集利用、作物表型精准鉴定、精准设计育种和生物安全高效防护等方面开展科研创新工作,构建起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强化种质资源深度挖掘,突破前沿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品种,形成“理论基础—育种技术—产品创制—成果转化”创新链,将为建设“ 南繁硅谷” 提供核心支撑。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优势,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繁学院, 获批海南专项研究生招生指标, 两年累计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16人;引进朱健康院士团队、组建7支创新工程团队,常驻科研人员超过100 人,形成了“实验平台+科研团队+ 研究生培养”的完整人才队伍建设链条。依托现有人才团队,承担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等近三十项,总科研经费达到1900万元,充分彰显了农科力量。
彭军表示, 南繁研究院将充分认识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定位,准确把握中央对当前形势判断,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建设、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树立大食物观、加强改进乡村治理等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标农业农村部党组“三农”工作重点任务和科技创新重点任务,确保科技创新方向与任务更加精准聚焦, 符合国家、人民和社会需要。
面对动荡的世界局势,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 其地位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的根本政治原则。“种业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根源。当前, 我国种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但与世界平均水平比我国进步又很大, 因此, 要化危为机, 有抢占先机的干劲和拼劲。”彭军说。
加快创新助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 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彭军说,打好种业翻身仗,核心问题是农业科技创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品种单产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核心技术原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都是制约种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种质资源收集是前提, 高质量协同创新是关键。近年来,海南省部署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部署,建成并陆续投用了多个大型科研公共服务平台,抓住国家建设“南繁硅谷”和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培育生物育种协同创新生态。
为保障粮食安全,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彭军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打牢基础, 抓好种质资源和种业基地建设。野生稻是水稻种质资源天然的基因库,它们具有众多优良性状的决定基因,是新基因挖掘和种质创新的重要材料。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是南繁研究院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原位、异位种质资源保存圃,保存量达4万份,建成后将作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重要科研平台。
二是加快创新,强优势、补短板、破卡点。国家南繁研究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南繁育种、种业创新及南繁服务等科研活动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引领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统领南繁育种科技、推进国际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的桥头堡,着力解决种业原始创新难题, 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 支撑乡村全面振兴而发力。
三是培育主体,构建生物育种的种业中心。进一步推进南繁研究院实体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逐步形成种业理论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引育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种质资源引进交流中心,打造服务全国南繁的一流平台所、引领种业创新的一流前沿所、全球开放共享大豆的一流国际所、汇聚海外精英的一流人才所。
彭军表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这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还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践行“ 国之大者” 的重要举措, 更是南繁研究院引领南繁种业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需求的不变初心与根本遵循。南繁研究院在加速推动实体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基本方针,在耕地与种业科技两大重点领域上持续发力, 力求双管齐下、内外兼修。
一方面,“藏粮于地”的核心是耕地。南繁研究院在国家战略科研平台建设中,早已将保障耕地数量与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种业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皆规划有配套农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贯彻南繁用地“分类管理、分时使用” 原则,采取轮作轮耕等方式提高耕地使用效能;同时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组建专业化科研团队,以数字化、智慧化田间关键技术为耕地赋能,致力于提升现代化农田管理的高效性与科学化。
另一方面,“藏粮于技” 的核心是种业。增加粮食产量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南繁研究院以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为职责使命,重点开展作物表型组学、智能设计育种、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等研究,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以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引进院士团队、组建七大创新团队等多措并举,为种业科技创新凝魂聚力。同时, 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有效衔接,深度融入“南繁硅谷”建设,为种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另外,在创新方面,彭军进一步建议:在原始创新上, 要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科技创新,在基因编辑等“卡脖子”问题上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育种产业化步伐;在条件建设上,要切实保障科研用地,加快科研配套服务区建设,着力打造科研育种创新平台,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在体制机制上,要探索制度创新,努力吸引科研人才,汇聚科研力量,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为需求导向, 以抢占生物育种国际农业科技制高点为目标牵引, 聚焦农业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育种技术,形成从理论基础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为建设“南繁硅谷”提供核心支撑,这是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南繁中心应该重点做好的工作。”彭军说,只有这样,才能助力种业振兴, 让中国人妥妥地端稳中国饭碗。
Visit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