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清辉 周健奇等
内容提要:
本文节选自“现代化新征程丛书”(第二辑)中的《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一书。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各地都在加快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在实践探索中进一步丰富高质量发展经验。本文阐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重点任务。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进入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一个共识更加清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大海般广阔的中国经济,既承载和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面临不少两难、多难的问题。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述, 深入回答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发展动力、主要特征、战略部署、本质要求、制度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议题。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作为生产力构成的三个要素,新时代涌现出的是战略型人才以及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劳动者, 颠覆性技术带来的是全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已扩展到数字资源、虚拟空间、量子技术等生产新空间。面对被新技术赋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当下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对现有生产方式的根本性革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它要求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新的生产工具和新的生产对象,进而为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必要条件,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18世纪末,由热力学理论引起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具。19世纪中后期,以电磁理论为支撑的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步入电气化时代。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原子能、生物科学、计算机、空间物理等技术突破引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产生和应用为重要标志, 以包括算力、算法、网络通信在内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为底层技术和核心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 具有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交叉融合以及技术迭代加快、创新周期缩短等特征。伴随群体性技术的整体性突破,势必引起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深刻变化,给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方式带来深刻影响, 进而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要素—产业”链条传导,最终形成新的生产力质态。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不断实现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新型劳动者批量培养,使新质生产力展示出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到制约,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根本性转变,逐步用新的生产力取代和改造原有的传统生产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总体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加速调整,国际合作竞争尤其是大国博弈更加激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既要保持经济合理增长,更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做到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要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处理好“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坚持先立后破。在“立”与“破”的平衡与互动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但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等待旧事物完全消亡后再去发展新事物,而是要先确立新事物,使其在发展中逐步取代旧事物,这样做可以确保新旧交替的平稳过渡,避免出现真空期或混乱状态。比如对于平衡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坚持先立后破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原则。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关键是聚焦“创新”二字做好文章,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手段,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立为先,促进创新与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破中求立,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把握好“取”与“舍”的辩证关系,坚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一种清醒和定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如果脱离实际,不问自身的条件禀赋什么项目都想上,结果必然是“一哄而上”“泡沫化”,要防止盲目跟风,搞同一种模式的“抄作业”,脱离实际,不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分类指导,不能搞一刀切的“齐步走”,坚持深入调研、把准规律,立足本地实际,精心分析并用好用足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通过明确取舍标准、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新征程中,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重点任务
近年来,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高质量发展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量”的方面,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作支撑。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 还没有哪一个经济体既有这么大的体量,还能保持如此长期高速的增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情况下,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质”的方面,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重大科技创新捷报频传,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区域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 备豫不虞, 为国常道”。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比如:从国内看,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并存;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新活力和动力不够; 产业“ 大而不强”“ 全而不优”,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仍需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供需循环不畅,存在诸多堵点,亟待既扩大有效需求,又推动生产领域变革调整,从供需两端发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仍有短板,要素有序流动仍受到制约;微观主体发展动力和活力需要加强,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国际看,外部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挑战也在增多,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以“国家安全” 等名义从技术、人才、设备等领域实施围堵,延缓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严重威胁我国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近来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意图遏制我国正在崛起的优势产业。经济全球化从注重效率转向效率、安全、公平兼顾,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
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蓄势“二次腾飞”、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中,短期问题、周期性因素以及长期的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叠加存在,国内国际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将面临越来越多且日益严峻的风险与挑战。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这些问题和挑战实际上是前进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我国的发展仍然具备坚实的支撑基础和独特的优势,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 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 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科学家、企业家等人才优势。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广、经济回升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要全面、客观、理性地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要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中国经济发展,透过短期之“形”,看清长期之“势”。在新形势下, 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抓好落实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形成系统合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效整合科技资源协同攻关,瞄准前沿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加快产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三是加快发展方式创新,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力。在生产方面,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在生活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如何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当前各部门、各市场主体在发展实践中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新质生产力显著特点的创新, 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清障除弊、开路架桥,不断建立健全与之适应的体制机制,营造与之契合的发展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课题,更是改革课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五是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快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大力造就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逐步增强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 瞻望前路,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还有不少难关险隘需要攻克。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在实践中不断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拓展新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Visit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