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何似静静流淌的江河

0

张国云

说起资本市场,本应是条静静流淌的江河,没有铺天盖地的潮涨潮落,没有汹涌澎湃的暗礁暗流,无关你的水性好坏,甚至扎几个猛子,水都会用浪花为你喝彩或歌唱。不能改变的是,一江河水向东流。

这不,一直在经济风口周旋或忙乎的吴晓波,最近想到一个问题:乔布斯、马斯克是企业家还是资本家? 任正非、曹德旺和董明珠是企业家还是资本家? 

我告诉吴晓波这是哲学命题,就像“人的一只脚不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两只脚不会踏入同一条河流”。是企业家还是资本家,这早已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笔者觉得,企业家本身通常是“知本家”,但企业家不等于资本家。就是说,企业如果要发展壮大,除了企业家自己的资本之外,还是需要引入外部资本,或者我们称为投资人。这一点在传统企业也一样,但对新兴企业,可能就更重要,特别是对我们“知本家” 来说,没有外部资本谈何做大企业呢? 

再说深一点,企业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摆脱不了一个“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要获得风险资本,就得接受风险资本对企业家行为的制约, 这点比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制约可能更严苛。

毕竟,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要获得别人资源的话,就必须与别人分享控制权。这就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强调的一个问题—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无疑,这也是官方目前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时值当下“十四五”开局之年,高层不断发声—— 

故事一:资本市场从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76日,《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发布,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办、国办名义联合印发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文件等级之高,被认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方位加强和改进证券监管执法工作的行动纲领。文件重点强化了完善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法律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司法责任体制机制、强化重大证券违法犯罪案件惩治和重点领域执法……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国家对证券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态度和保护投资者的决心。

故事二:资本市场要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的监管。7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根据国际通行规则要求,无论在哪里上市, 上市公司都必须符合上市地和经营地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比如,不久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增加了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企业既要敬畏法律,又要敬畏投资者,树立公众公司的意识。

故事三:证监会要求证券业务必须做到“五个坚持”。828日,证监会负责人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更是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发展的主题。针对证券行业和中证协的下一步发展, 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回归本源、坚持严守底线、坚持行稳致远、坚持强基固本、坚持担当使命。

故事四:防止资本无序扩张。8 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审议通过《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时强调,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我们知道反垄断的要义,就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故事五: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9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无疑有利于分流金融堰塞湖造成的资产泡沫和高杠杆问题,以及解决创新驱动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和风险分担问题。

当下资本市场发展在不断加快, 已经让我们感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春意正浓。为什么要这么说?至少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资本市场发展是我国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基础环节。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我们就不可能真正推进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也不可能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货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资本市场发展是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多元的市场化风险配置机制最重要的制度措施。这也是未来我们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过21万亿元。特别是近年来,聚焦服务科技创新,通过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科创板开板以来,IPO融资金额已占同期A 股的近一半,资本市场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明显增强。稳步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 存续余额近16万亿元,融资工具品种不断丰富,有效拓宽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平稳推出了90个期货期权品种,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有效发挥。

资本市场发展为中国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市场化的平台,也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即跨国公司的形成, 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资本扩展机制。如今上市公司已超过4100家,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五成,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产业升级的“领跑者”,经济运行“晴雨表”的功能日益提升。

资本市场发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可自由选择、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资产及资产组合,有利于投资者财富的增长和风险规避。一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不仅要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和结构的改善,也要有利于本国居民财富的增长,做不到后一点,就不是一个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以证券法修订为契机,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 有效涵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持股行权、先行赔付、多元纠纷化解、支持诉讼、代表人诉讼等关键领域环节,为1.7亿投资者更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红利提供有力保障。在2019年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我国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排名大幅提升至第28位。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我国资本市场初步形成, 到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建设进入第四个十年,应该说仍处在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本市场发展也走过弯路、经历过坎坷,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 离市场和投资者的期盼还有距离。尤其近年来国内资本过多聚焦于流量变现,而不注重原创性和基础性创新,因此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完善资本市场治理,就必须保持正确的战略定力。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定力呢? 

就是要求我们能在长期复杂的形势下,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基本趋势,克服短期困难、抵御各种诱惑,瞄准长期目标和主要矛盾,保持沉着行动的主观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关键在于一个“稳”字。

就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是对资本最本质最深刻的认识和描述。如何不让那些“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腐蚀我们?这就要求我们对资本善恶做好取舍,正确处理好稳与进、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持久战。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对资本市场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就是要紧紧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聚焦“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核心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步,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上,就是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市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打造一条静静流淌的江河。

——在资本市场上培育更多“识水性、会游泳”的高手。所谓识水性,就是懂得水的特性,具有泅水等本领。据预测,“十四五”期间, 中国经济年潜在增长率有望保持在4%—5%左右,2024年底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可达到1.4万美元,到202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望超过5.6 亿人。应当看到,经济总量扩张意味着各类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显著增加。资本市场作为融资效率高、包容性强、定价机制优的平台, 可以为各类企业融资、并购提供更加市场化的服务。为满足居民财富管理的需要,资本市场应当在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等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同时,也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保护。

当务之急,要求我们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科学把握各层次股票市场定位,完善各板块差异化制度安排,继续规范发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深入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发展,积极稳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场外市场,努力形成功能互补、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不断拓展市场深度、增强发展韧性。

——在资本市场上建设更多“大吨位承载力”的航道。所谓承载力, 就是指河流的流量、流域在同一时间可承载最多的船只的能力。随着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优化升级进程面临更多机遇。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就要求资本市场在制度创新、增强适应性方面必须有新的突破。要以注册制改革为统领,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功能,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成优质创新资本中心, 更好发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支持创新的功能作用。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在参与区域协调、开拓国际市场、畅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是可以积极作为的。越是在逆全球化思维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当下,大型上市公司越是可以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寻找机会,力求突破。证券期货等专业服务机构为实体企业服务,也将在创新驱动中得到锤炼,不断创新业务,延伸创造利润的链条。

大敌当前,一方面要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发挥好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支持沪深交易所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三原则,稳步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进一步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强化优胜劣汰。统筹推进发行承销、交易、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领域关键制度创新,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

——在资本市场上设立更多保护“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生态屏障。所谓向东流,是指水受重力作用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所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既然这是一条规律,我们就得按照规律办事。现实资本市场就是要尽快建成更加成熟的制度体系,担当起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枢纽作用。“十四五”时期,从国家全局来讲, 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资本市场制度也应当更趋成熟和定型,以更好地发挥其作为金融市场、要素市场的枢纽作用。现在看来,还应当进一步健全市场主体特别是上市公司提高质量的长效机制,完善促进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做优做强的制度安排,大幅度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水平,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有温度的、高效的监管体系。

保持定力,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着力健全市场风险的预防、预警、处置机制,努力维护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全面贯彻“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稳步推进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另一方面,加快监管职能转变,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科技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科技与监管深度融合。加快健全证券执法体制机制,提升证券执法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持续优化市场生态。

相信我们,随着经济增长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随着资管新规的执行、“刚性兑付”的打破和市场无风险利率的理性回归,随着新一轮多方位开放发展的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周期,将孕育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

确切地说,随着当前国内房地产黄金期临近尾声,大量的居民储蓄从过去流入楼市逐渐转向流入股市,股市的表现一定会更加美好;同时,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资本化时代,好的公司基本上都将上市,因此通过资本市场来配置好公司的股权,或通过买入基金来间接持有好公司的股权,已是一种不二的投资组合。

现在我们应该没有苟且,只有资本市场的诗和远方。或者说,资本市场不再是资本家一夜暴富的天堂,这是我们正在追逐的一条静静流淌的江河。

当然,这条静静流淌的江河,不是远离人世喧嚣,更不是不识人间烟火, 而是在我们心中修篱种菊,活成有中国特色的“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也许,这才是我们要寻找的资本市场的初心。

作者系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巡视员、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会长,研究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