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在中国古代的演变

0

陈忠海,本刊专栏作家、文史学者,长期从事金融工作,近年来专注经济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历史人物传记8部,《套牢中国:大清国亡于经济战》《解套中国:民国金融战》等历史随笔集6部,发表各类专栏文章数百篇。

相比于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分餐制,中国人更习惯聚餐。其实,中国人一开始也采取的是分餐制,在5000年历史中分餐制至少在中国统领了3500多年。是什么原因让分餐改为了聚餐呢?

分餐缘起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首先满足的是生理需求,比如抵御饥饿的需求。“吃”是人们生命中的大事。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食物来源主要是狩猎和采集野果。那时,往往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和劳动。由于平时得到的食物非常有限,为保证群体里每一名成员都能生存下去,只有把食物平均分成若干份。那时的居住条件也十分简陋,没有什么精致的食器,每个人拿到分给自己的一份食物后,通常是站着或找个地方坐在地上吃,这就是最早的“分餐制”,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

人类进入青铜时代,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有了剩余食物,在石制、陶制餐具之外也有了较为精美的青铜器餐具,不过人们仍然习惯于分餐而食。有一种叫“鬲”的食器,口沿外倾,上有两耳,下有三足,便于直接在火上烧煮,是那个时期人们较为常用的器具。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鬲的容量一般不大,所盛食物通常只够一个人吃,说明人们仍在分餐。人们更熟悉的青铜器“鼎”,与鬲的形状有些相似。《说文解字》认为“鼎, 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明早期的鼎也是两耳三足,是一种食器。鼎在大小、图案等方面与鬲有所不同,后来由单纯的食器演变为一种礼器,是否拥有鼎、以及拥有多少鼎显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那时,人们进食时一般端坐在席子上,上身挺直、双膝着席,主宾通过方位、座次进行区分,每个人面前摆放着各自的食物,这种很有仪式感的进食方式符合人们区分尊卑贵贱的需要,即《礼记》所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通常,不同身份的人面前摆放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一样,所用的食器也不一样。《左传》等古籍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士三鼎二簋”的记载。这里的簋,与鼎、鬲一样,都是食器。

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广招天下宾客,对待投奔自己的人从来一视同仁,手下有几千名食客,他们平时吃的食物与孟尝君完全一样。一次,有一位新投奔的侠士发现孟尝君在宴会中挡住了灯光,误认为孟尝君吃的和他们不一样,故意不让人看见。此人于是怒气冲冲,离席而去。后来孟尝君说明了原委,并亲自引侠士来看自己的食物, 果然与大家没有不同,侠士羞愧难当, 拔剑自刎以谢罪。《史记》中所载的这个故事说明,那时人们的确实行的是分餐制,如果是聚餐,这位侠士就不至于误会了。

还有《史记》所载的“鸿门宴” 故事,也是分餐制的形式。刘邦一行登门拜会,项羽留刘邦等人吃饭,席间, 项羽、范增、项伯、刘邦、张良等人分坐于不同方位,这正是分餐制的典型场景。如果他们几个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项庄也就不可能通过舞剑的方式去杀刘邦了,因为那样做项羽也会有危险。

南北朝时期,南陈大臣徐孝克每次陪皇帝侍宴,没看见他吃什么, 席散时他座席前的食物却少了很多。陈高宗询问中书舍人管斌原委,管斌回答不了。管斌于是留意观察,发现徐孝克偷偷把食物塞在宽腰带内。管斌不解其意,后通过查访得知徐孝克是拿回去给母亲吃。管斌据实禀报, 陈高宗感叹很久,下令给有关管事人员,以后宴会上凡摆在徐孝克案前的食物都可由他“打包”拿回家。

不仅史书记载如此,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也证明是这样的。山东诸城出土的前凉“髡刑图”画像砖, 体现了汉代人用餐的场景。图中官吏列坐,一人面前放置着一份盛有食物的餐具。还有四川郫县出土的“宴饮舞乐百戏”画像砖,图中有五个人席地而坐,一人面前摆有一案,众人分餐而食。

融合演变

中国人早期实行分餐制,还与家具的形制有关。中国人一开始没有椅子、桌子这样的家具,人们通常席地而坐。学者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务考》中认为:“古器用不备,皆坐于地上,而籍以席。”除了“席”,人们的坐具还有“筵”。东汉郑玄注《周礼》时解释: “筵亦席也。铺陈曰筵,籍之曰席。筵铺于上,席铺于下,所以为位也。”也就是说,“筵”类似于“席”,比“席” 小一些,一般铺在“席”的上面。“筵”和“席”是人们日常起居离不开的东西,也是分餐所必备的。

将杯盘直接放在席子上既不卫生也不雅观,于是吃饭时通常还有一种食案,只是它比较低矮。在汉墓中出土过一幅《宴饮观舞图》壁画,表现的是人们就餐的场景,图中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食案,这种小食案其实就是食盘的变形。颜师古在《急就章注》中解释: “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与食盘不同,这种小食案下面有足,便于放在席上。《后汉书》记载, 隐士梁鸿从太学毕业后厌倦官场,还乡后娶孟光为妻,夫妻二人后转徙吴郡,靠帮工维持生计。梁鸿每次回来,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这就是“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孟光举的“案”,就是当时常见的小食案。

筵、席、小食案,这些是当时人们用餐时的通常配置。席地而坐,没有桌子,只有低矮的小食案,大家想围在一起聚餐并不方便。此外,当时人们的服饰也不利于聚餐。魏晋之前人们常穿的衣服是绔或袴,大体上是一种没有裆的裤子,上衣则通常是长袍广袖,这类服饰限制了人的便利性,适合席地而坐,不适合聚拢在一起活动。

魏晋以后,各民族之间加快了交流与融合,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人们的服饰、家具和用餐器具有了许多革新,进而影响到用餐的形式。与汉人传统服饰不同,少族民族的“胡服”以袖窄、紧身、圆领、开衩等特点而更适合活动,在用餐时不容易碰翻杯盘,也不容易沾上油污。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胡床”,类似于人们后来一直用的“马扎”,已经是一种高足坐具了。至少在东汉末年, “胡服”“胡床”等已经传到内地, 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后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京城中“贵戚皆竞为之”。

胡床进一步演化出凳子、椅子等坐具。在一幅敦煌的西魏壁画中,有菩萨坐在带脚踏的扶手椅里的图画。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家具史上的第一把扶手椅。有了椅子,低矮的小食案就显得不那么协调了,不过人们一开始仍然这么“将就”着。在河南出土的东魏石刻《胡床图》中,有一个人在胡床上翘腿而坐,面前所放的食案比胡床低,只能俯下身子去取食物。这种状况很快发生了改变,桌子这样的高足家具随后出现了。在一幅敦煌的唐代壁画中,有一位屠夫站在桌子边切肉,尽管那时的桌子四腿较粗,造型较为简单,但形制已经固定下来。

穿着越来越紧身的衣服,坐在更高、更舒服的椅子里,面前是高足的桌子,人们用餐时无疑会感到更舒服。这时,如果仍采取以前的那种分餐制形式,就需要在每个人面前放一张桌子, 每个人坐一把椅子,不仅浪费家具,而且室内空间不足够大的话也难以摆开, 于是人们逐渐聚拢到一张桌子边吃饭, 分餐制向聚餐制悄悄转变。这种情形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发生了。在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室砖画《宴饮图》中,就有四个人并列坐在一个长方形大食案的一侧用餐情景。到了唐代,聚餐制开始普及,在唐长安韦氏墓壁画《野宴图》中,正中间放着一张方形的桌子,食具全部放在这张桌子上,共有九名男子坐在各自凳子上分三面围着桌边聚餐。

由分餐制向聚餐制转变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除了服饰、家具、食器等方面革新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魏晋以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儒家学说受到玄学等思想的挑战,传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有逐渐淡化的倾向,用餐形式更趋向实用化,其所承载的礼教色彩有所减弱,这也影响到社会习俗的变革。

聚易分难

中国人喜欢把一些聚餐活动称为“饭局”,据说这一词汇在宋代就有了。恰在那个时候,聚餐制已基本取代分餐制,趋于定型。相对于分餐,聚餐更能营造欢乐的气氛,更有利于人们情感的交流。对很多饮宴活动来说,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交际,聚餐制更能顺应人们的这种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聚餐,家具又进行了革新。椅子、桌子等适合聚餐的家具越来越成熟和考究,其中桌子的高度逐渐升高,最终超过人们垂坐时膝盖的高度,这样一来进食时就可将腿放在桌子下面。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小的变化,它其实很重要,因为它不仅让人在就餐时感到更加舒服,也缩短了人与食物之间的距离。在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人们围桌进食,说明聚餐制在民间已完全普及了。即使在家中用餐,人们也习惯了聚餐的形式。宋代墓葬中出土的一些壁画中,就有不少夫妻同桌共食的场景。

再往后,出现了更有利于聚餐活动的“八仙桌”。这种家具至少在明代已经成熟和普及了,它造型简洁、用料经济,每桌四边,各边长短一样,每边可坐二人,一桌八人,故得名。八仙桌可以配椅子,也可以配更简便的条凳,这样就更加节约了空间。八仙桌的另一个优点是, 围坐在一起的每个人与食物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更方便安排坐次。

明清时期聚餐制一直是主流,直到近代,随着西方文化和饮食习俗的传入,人们对哪种用餐形式更科学产生了思考和讨论。上世纪初,一些中国知识分子通过书籍、报刊向民众普及有关卫生知识,主张借鉴西方人的做法,恢复唐宋以前中国人分餐制的传统。站在科学的角度看,这些认识有一定道理,众人围着餐桌,用各自的餐具直接拿取食物,必定会出现“津液交叉”的情况。有的主人为表示热情好客,还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又加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实行分餐制,可以避免餐桌上的“津液交叉”,降低消化道、呼吸道病菌交叉感染的几率。然而,近代以来关于分餐制与聚餐制的多次讨论并没有动摇聚餐制的地位,人们至今仍然习惯于聚餐的形式。

由聚餐改为分餐,除了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要改变外,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分聚制、自助餐等形式在一些大型餐厅更容易实现,对众多中小餐厅、饭馆来说,实现分餐制还需要添加相应餐具,增加了服务成本和餐具损耗。再如,许多中餐馆主要就餐场所是一个个包间,里面多为圆桌围坐,更适合聚餐,改为分餐制需要对环境进行一定改造。另外,中餐烹饪讲求色香味俱全,一般整鸡、整鱼烧制,不利于分成小份。推行分餐制,还需要进行饮食文化以及烹饪技术方面的配套革新。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