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云
三月江南春草芳,在这个最美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长篇报告文学《杭州传》的正式出版。坦率地说,写杭州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边是它的历史悠久,一边是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均超越中国其他城市,甚至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在人类的建城史上, 城市通常是一步步迭代垒集而成的, 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最后才构建了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传统。
而杭州则不然。
四五千年前在世界上最早建成城市的杭州,之后不知发生了什么,城市竟然慢慢消失, 直至两三千年之后,城市从杭州“东山再起”。所以,该书一开始就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坚持尊重历史演变, 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宽阔的视野、众多的人物描写、感人的故事、丰富的细节,去书写杭州八千年的人类繁衍史、五千年的建城史、吴越国和南宋都城,还有如何充分展现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和灵魂。
我写得很沉重,因为得从具象化的残垣断壁上,寻找到一个历史的大时代,特别是这一历史大时代中文化精神的诞生与涌动,这不仅需要一种大感情的投入,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学识、才情和哲学思考相匹配。确切地说,就是要求作者必须透过这座文化名城的历史变迁,窥见众生的悲欢与离合;必须拥抱这座现代都市的创新活力,触摸到她躁动与激情的脉搏;必须品味这座富庶之城的风物之淳美,共享生态文明之丰硕。
毕竟这是迄今第一部杭州之传, 务必让人真正读懂这座城。
这么说,有人不免欲问, 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去写这么一本大书呢?
也许,我们的命就是这个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知道, 时下产业迭代,竞争加剧,世界魔幻,疫情冲击,彻底使人回归自我,也重新梳理着自己与城市的关系,寻找什么才是人们赖以安身立命之地。这时的城市,可能不只是一道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更不只是一个生活或工作场所。
我出生在萧山城厢镇,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能把为党尽忠、为国尽职、为民尽责,与建设家乡、服务家乡、回报家乡统一起来,可谓是我今生莫大荣幸。尤其经过人生风风雨雨,历经“工农兵学商政党”的历练,既增长了我智识的厚度, 也拉升了我做人的高度,欣慰的是没有辜负光阴,除了青少年时段在祖籍地苏北外,我把人生最成熟、最宝贵的年华都奉献在杭州这片大地上。
之前, 我曾以杭州为蓝本,尝试写了几个中篇,但真正想要写这本书,是在七八年前,单位派我参加G20杭州峰会的有关筹备工作。当时有人提出,这个时候手上最好有本杭州传,可以向中国和世界讲好杭州的故事。
记得在2016年9月3日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时为杭州做了精彩推介:“杭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引人入胜。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连通的是整个世界。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其实,在中国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很多,回首近年经历了大发展、大变化,许许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生活,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集聚起来成为磅礴的力量,推动着城市不断发展进步,也折射着中国城市伟大的进程。尤其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杭州儿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创造了一个个“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又好又快”的发展奇迹。
无疑这是一本值得写的书,为什么又非要以报告文学的方式来诠释呢?应该说,以文学的形式来写一个城市的传记,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什么是报告文学呢?根据茅盾先生的解释,报告文学是散文(广义)的一种,介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要求真实,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
从城市文明看,在我国是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五千年历史看杭州。谁都知道,杭州简称杭,别名临安、钱塘、杭城、武林等。五千年前杭州先人在良渚建了全球第一座城,即便自秦设县治算起,杭州也已有2200多年历史。后来,隋为杭州治,五代时为吴越国都,南宋时为行都。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是一个最古老的城市, 回首几千年往事,这本身又是一项浩大工程,是一部具有真实性、思想性,以及“政治性、历史性、当代性、全局性、典型性、艺术性”的作品,是一部全景式的报告文学,是以报告文学手法书写的杭州历朝历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书中的每一人物,每一情节与细节,每一数据,每一资料都是真实的、扎实的,这样在历史的岁月中才能立得起,挺得住。
拿杭州为何被称为“ 人间天堂”来说,主要在于杭州有西湖,西湖是作为天堂明珠的象征存在于人间的,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和才子佳人。西湖原本为海湾,经年累月与大海分离,最终形成了湖泊,它真正名扬天下是从唐朝开始的,自那时起便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 开启了真正的西湖历史。
时至1200年前的杭州,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杭州因为有了白居易,西湖才有了白堤,这才有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的横空出世。
时至900多年前的杭州, 苏东坡被任命为杭州知府。杭州因为有了苏东坡,西湖才有了苏堤,这才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呐喊。
接踵而至, 是孤山、是慕才亭、是岳王庙、是放鹤亭……哪一处不是留着书卷、风流之气?在风景佳处点缀上精致的名号,这本是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到了南宋便有了“西湖十景”,什么夕照、什么晚钟、什么残雪、什么风荷……跟着是画家作画,诗人写诗,使得这著名的十景声名远播,山水附上了文人的气质,到后来就是不离不弃。
如今杭州已走过几千年苦难辉煌、光荣梦想,推荐杭州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是历史学家、学者和权威机构编写的通史、简史类读物,偏重于史料性、文献性、学术性、专业性,读者在阅读之后往往只能了解一个大概脉络,并不清楚当时的历史现场和人物的细节、命运。所以,在本书中我得尝试解决好这个问题,把杭州传写活起来,写出活的杭州传, 写出一部兼具故事性、文学性、学术性、普及性的,让人民群众完整、准确、权威地了解杭州的大众读物,力求既真实好看又有趣有益,既有筋骨又有血肉,见人见事见精神。
说到这里,到底如何才能精准又文学化地讲好杭州故事呢?
这就要求以历史沿革为线索,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关节点, 把发生在杭州大地上八千年的历史简明扼要地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从远古到当代、从文化到物产、从人物到景观、从传说到现实。同时, 不忘从经济学的视角,概括杭州各个历史阶段的特色优势与世界地位,图文并茂地呈现历史上最精彩、最动人的“杭州故事”和“杭州亮点”。
是的,杭州是古老的。
杭州是一座有着5000年建城史的城市,自古就是经济富庶和文化繁荣之地,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西湖、六和塔、岳王庙、灵隐寺、雷峰塔等历史古迹家喻户晓。梳理杭州历史文化谱系,我们会发现,杭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闻名的“千年都会”之一, 是代表我国传统人居“地景、城市、建筑”结合最高成就的“ 人居杰作” , 是保存大运河系统格局与运河文化延续的珍贵样本, 更是中华文明发源与兴起的实证圣地。
是的,杭州是美丽的。
城市有山的很多, 像北京、深圳; 城市有水的也很多,像上海、广州;城市既有山也有水的却不太多,杭州是其中之一。在那个绿水青山,春雨迷漫、杏花凝香之时,杭城无疑是梦里水乡、人文天府。人们更喜欢它那青瓦白墙,杨柳桃花,野渡长亭,乌篷短桨,桂花秋雨,芳草斜阳……这些杭州的内在情韵,好似无声的诗行, 又如跳动的音符。人人都说杭州美, 我更觉得杭州的美是一种大美,美在自然, 美在山水,美在人文。
是的,杭州是浪漫的。
有人告诉我, 因为一个人, 去爱一座城, 只因这座城有太多为爱奔跑的痴情男女。每一段浪漫爱情的背后总有一座温柔的城市相伴,而每一座多情的城市里不断演绎着唯美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赋予了城市别样的气息,这些气息会让为爱奔赴那些城市的人爱上一座座城市。尤其千百年来,在杭州这片多情的土地上, 已经流传着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的“梁祝”千古绝唱, 使万松书院增加了一段才子佳人同窗共读的情节;也已经演绎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许仙和白蛇” 美妙传奇,使雷峰塔倍添了更加神奇的色彩;更已经留下了苏小小情魂伴烟柳的痕迹, 使西冷桥又有一个“ 情人之桥”的迷人别称,如此等等。
是的,杭州是神奇的。
一座千年古城, 不只是震古烁今地活着, 而且愈活愈充满不竭的创新活力, 使得杭州更加风华正茂,更加朝气蓬勃, 更加奋发有为。“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前些年,许多人到了杭州会问,杭州除了一个阿里巴巴还有什么?其实,没有阿里巴巴的时候,杭州GDP一直位居全国前八;阿里巴巴还没有发达的时候,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总数第一的宝座,杭州坐了十多年。这就是说,改革开放时代的杭商,“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发芽” , 他们始终是创造杭州活力的主力军。
当书稿几个章节问世以来, 得到了学者专家们的认可, 但我照旧徜徉在杭州历史文明的意境中笔走游龙, 希望尽快写出自己对这个城市的感觉、感悟与感激。
想必人们对“ 八百里湖山”笔下的故事,有着特别的期待,这也倒逼我时刻保持精神抖擞,写出大家喜欢的钱塘欢歌,那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反映一座城市的悲欢与离合,也是创新活力之城所反映一座城市的躁动与激情,还是生态文明之都所反映一座城市的风物与淳美,更是高质量共富之城所反映一座城市的过往与探索。
前不久,我在主持一项文学活动时,澎湃新闻副总编胡宏伟当面问我:“杭州传是写历史,还是写现实?”
我说:“大约四六开吧,历史占四成,现实占六成。”
这是我在写作中把握的一个度,我总觉得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学习和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现实的前进和发展,绝不是为了返回到历史中,重现过去的辉煌。时间是不可逆的,不管如何期待,不管如何努力,人类只能走向未来,而不能回到过去。所以,我们只能生活在现实里,让历史告诉现实,从现实走向未来。
记载历史并不是为了重复历史,而是为了突破历史的局限,开创新的现实。或者说,继承如果不以发展为目的,那就会背上历史这个沉重的负担,而这个漫长历史负担的沉重足以将整个民族的全部体力与精神积累耗尽,将发展之路封锁。
那好吧,打开书卷,一章章文字,一帧帧图片,为我们勾勒出杭州这片江南绵绣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全书用了十六个章节: 五千年曙光一晨间,一个天堂里的双城记,湮没的宋韵辉煌,撑起“ 爱情之都” 天空, 浸透着江南韵味,穿梭在历史文化时空, 厉害3 8 岁的活力城市, 一条大河里的天城,城市呼唤企业家精神,拥江不只是多一个选项,西溪且留下,龙井从来佳茗似佳人,风物长宜放眼量,走向世界的辽阔,站在未来城市门槛上,杭州一家人。
从创作实践来看,城市历史写作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在人人都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让故事依然保持新鲜和悬念,在推陈出新中无限接近和抵达历史的现场和真相,从而让人人都能在历史中看到新意, 读出新思想,获得新启迪。
为此, 我努力探索“ 文学、历史、经济跨界跨文体” 写作之路, 努力追求实文并重,达到文学和史学的统一。这就要求创作不仅要保证真实、完整,还要生动、形象。本书初稿我完成了约百万字, 压缩了一半后交给出版部门, 再浓缩到目前的30多万字,这才有了一本力求将学养注入饱满结实的文字肌理,秉持文化与百姓的双重视角,“兼具文学的审美畅达与历史的考究严谨的出版物”。
没错,全书以独特视角和深刻内涵,回顾了杭州的历史, 回溯了漫长岁月的文明与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或许读懂了它,便能明白世事无常,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我们能做的是珍惜一切平凡的美好,化命运的波折或苦难为生命最深沉的力量。
现在《杭州传》终于出版了,我得返回到原有的生活方阵中。不过,有了这一次修炼,我的写作将会迎来一种新的格局, 即便前面有宇宙大爆炸,我仍然义无反顾穿越黑洞,勇敢从苍茫远古中抽身而出,面朝大海,壮志如虹,笑傲江湖。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作协主席团成员、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会长
Visits: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