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精英主导到协同治理 ——宁夏泾源县“积分卡”制度的实践经验探索

0

 

李小云 丁继春 张闽剑

我国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乡村治理精英在乡村发展和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乡村治理正在经历“能人型乡村治理精英” 与“嵌入型乡村治理精英(第一书记)”的长期组合。如何在这种组合的局面中,通过新的制度创新, 发挥村民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完善村民自治,激活乡村内部组织的能量,挖掘乡村发展潜力, 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新时期亟待解决的课题。

新时期如何做好乡村治理,如何纯化乡风民风,乡村干部一直在寻求这一工作的抓手和载体。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既是传承发展我国农耕文明中优秀传统的要求,也是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诉求。在党全面领导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成为各地区推进乡村治理的总体指导思想。宁夏泾源县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从“爱心超市”到“积分卡”制度,打造了乡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升级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乡村有效治理的功能。

“爱心超市”的雏形及发展

“积分卡”制度源自泾源县在宁夏乃至西北地区首推的“5223” 乡村治理模式。作为乡村治理的载体和抓手,‘积分卡’管理机制源于“爱心超市”。“爱心超市”的雏形是,村民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可以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村里公益性超市换取商品,即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推动乡村的环境卫生建设。

2017年8月,“积分兑换”机制最早在泾源县红星村试行。红星村曾有一个“爱心协会”,因分配受捐赠的价值1万元的物资时出现问题,群众对分配办法不满意。这件事成了红星村推行“积分兑换”机制的内在原因。“爱心超市”起步之际,村民打扫卫生评定分数,得分者获得“积分卡”,可以到“爱心超市”选购生活用品。“爱心超市” 与一般的超市不同,分为销售区和兑换区,兑换区主要是村民们用积分兑换商品。

不久,红星村的做法拓展到其他四个村,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不过其内涵有所扩展,从环境卫生扩展到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积分卡”制度设置赋分项,逐步细化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赋分项,最大程度覆盖了激励村民参与的各类农村事务。

泾源县还设立积分评议小组和监督管理小组,每周五逐户检查群众家庭卫生情况,进行评比积分。除此之外,还根据小组成员平时发现,群众反映、报告,个人申报等途径积分,每月25日通过民主议政日会议议定,并在公示栏、微信群公示积分情况,发放“积分卡”,方便群众到爱心公益超市等价兑换商品。

2018年底,固原市、泾源县两级政府调研“爱心超市”,肯定了“积分卡”管理模式。之后两级政府试图把这一机制不断完善渗透到乡村治理各个层面。经过论证和梳理,兴盛乡的“积分卡”制度不断被完善充实为“5223”乡村治理模式。“5”即基层组织建设、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移风易俗五个层面;“2”个载体, 即“积分卡”和“爱心超市”; “ 2 ” 支队伍, 即评定和监管; “3”种效果,即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农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乡村治理能力。

“5223”模式作为对“积分卡”运行机制的全面升级,将积分的项目从最初的环境治理扩大到农村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5223”模式共制定了5个大项、32个小项具体内容,27 个积分项和16个扣分项。积分项和积分值的确定由村两委负责。

“积分卡”制度的实践成效及治理意义

目前,泾源县在97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了村规民约“积分卡”制度。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积分卡”制度扩大了社会治理的范围,取得了乡村治理的积极成效,改变了基层群众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对于旧风陋俗有一定的遏制作用。该制度实施后,村规民约唤起了群众的重视和践行热情,一改往日参与发展不积极、基层治理较薄弱、乡村治理较涣散的局面。“积分卡”制度的实践成效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村规民约既取得了创新,又带有经济“价值”。各行政村村规民约修改和完善后,广大村民在践行村规民约时,可以通过量化赋分,用积分兑换商品,满足村民对部分日用商品的需求。

第二,新的村规民约具有正向激励机制。“积分卡”制度实施后, 各行政村“两委”牵头,成立评议工作组和监督小组。新的村规民约依据细则进行量化评分,体现了好人好事、正气良俗的价值。

第三,村民因好人好事评定积分,在乡村受到尊重。村民可以通过集中兑换和随时兑换相结合的方式,在村级“爱心超市”兑换等价日用商品。这体现了“爱心超市” 的社会价值,以及引导村民获得良好声誉的功效。

第四,“积分卡”制度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提升了乡村文明。新的村规民约的实施, 让“爱心超市”这部分资金获得了更大的社会价值。村民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推进了良好风尚的形成。相比资金直接分配给贫困村民, “积分卡”制度这样的社会帮扶机制更能激发村民向善崇德的动力。

第五,“积分卡”制度为村两委开展工作提供了抓手或着力点。以此评价村民支持两委工作、参加集体公益活动情况,有利于降低村“两委”工作难度,并让那些积极配合村“两委”工作的村民得到实质性的奖励或肯定。

泾源县乡村治理“积分卡” 制度围绕“乡村振兴”,结合当地实际,实现村民行为“可视化”、“积分化”,其积极意义在于,带动了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让乡村治理由乡村精英主导变成干部与村民协同治理。

“积分卡”制度具有增强村民自治的作用,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上更进一步,激发了农村活力。通过“积分卡”制度,可以引导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个人有序参与农村发展事务,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自我管理。

在依托村规民约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的基础上,结合“积分卡”制度,进一步推动村规民约的实施,推进乡村移风易俗, 育成新风尚。“积分卡”制度将推进“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 紧密结合,构建了“乡土性+现代性”的乡村治理模式,使基层向善向美的价值认同得以形成,群众有激励去实践这种价值认同,让群众的向心力与自制力得以提升,逐步形成民风淳朴的有秩序新乡村。

如何发挥德治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需要培育良好村风民风。“积分卡”制度的创立, 可以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若德治深入人心,村民一旦形成牢固的共同价值观,在一些村庄事务上容易达成共识,从而大大降低法治的成本,起到德治的基础作用。

“积分卡”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及完善

“积分卡”制度自推行以来, 在泾源县各村的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农村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正气有一定效果,获得了各方好评。但是如何使该模式得到持续推进,还有一系列挑战。如何让“积分卡”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群众能参与进来,一起弘扬乡村文明之风,这应作为“积分卡” 制度未来实施的侧重点。

第一,部分村“爱心超市”筹集资金渠道单一化问题凸显。目前“爱心超市”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补贴和社会捐赠,且以财政补贴为主,社会捐赠较少。资金来源渠道主要为“一捐四补”。“一捐”, 即县委统一组织每个村配备4000元捐赠爱心物资;“四补”,即致富能人直接捐赠村里、超市承包个人、村集体统一组织采购(垃圾回收兑现直补)、村集体年盈利额超5万元,拿出15%补充“爱心超市”。若“爱心超市”大规模地进行兑换,项目能否可持续进行,成为部分村“两委”干部担忧的问题。如何使资金筹集实现制度化,确保“积分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成为一大挑战。

第二,积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评议小组通过组织活动来评分,还需要密切关注村庄发生的事。既需要评议小组举办活动,如“好儿媳”“好公婆”等先进个人, 奖励这些村民具有示范效应的行为, 还需评议小组成员沉下身子,不预先设定奖励标准,密切关注村庄的发展,发掘那些能弘扬社会正气的好人好事,如2019年11月兰大庄村发生一起火灾,周围邻居都赶来灭火。这样的事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稀少性,需要评议组给予关注。

第三,“爱心超市”的不同运营模式具有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挑战。目前,泾源县“爱心超市”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市场化模式、市场+村集体模式、纯村集体模式。纯市场化模式指由运营者市场化管理,自负盈亏,政府补贴兑换短缺部分。纯市场化模式并没有广泛推行,原因在于商品按照市场价格销售,不单只面向乡村的困难户。村民担心“爱心超市”商品价格高, 可能更偏向去大超市购买商品。市场+村集体模式是当前最普遍的情况,这一模式保证了村民可以兑换商品,“爱心超市”的资金有一定的来源。纯村集体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拨给“爱心超市”的资金有限, 且无法持续性地拨付,影响了“爱心超市”商品兑换的可持续性。

第四,尽管“积分卡”制度的实施由评议小组负责,但是难以保证评议的及时性。评议小组成员由村民代表大会选出3至5人组成。积分评议小组深入村民家中检查卫生,或者根据小组成员平时观察、群众反映、个人申报等方式。不过村子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不一定及时被评议小组知晓,信息传递具有一定滞后性,这使得积分评定也出现了一定的滞后。

第五,尽管“积分卡”制度包含自我监督职责,并成立评议小组,但是难以避免积分评定的随意性。若积分评定仅仅由评议组组织活动而确定,缺乏村民的个人申报或者评议组观察,积分评定可能出现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给个别村民积分这样随意性的事件。这种随意性的出现,也与评议组在发掘村子出现的各种事件的努力有关。因此,评议组密切关注村庄动态,则能保证那些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事件和人获得积分。

为了让“积分卡”制度的实施更加深入,更加有效,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共同营造良好的乡村治理氛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完善“积分卡”制度。

第一,进一步细化分工,完善“积分卡”评议制度。将各村民小组组长纳入“积分卡”评委会委员,让他们负责各个村民小组内好人好事的发掘和相应信息上传。

第二,争取社会资金,充实“爱心超市”账户。鉴于目前“爱心超市”的商品种类不多,数量较少,应该进一步争取社会资金,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捐赠物资和资金,充实“爱心超市”的商品种类和数量。

第三,宣传“爱心超市”的运行规则和治理意义,让村民知晓利害关系。要进一步宣传“爱心超市”的积分兑换规则,使村民熟悉“爱心超市”的运营办法,鼓励村民做好事,并汇报给“积分卡”评议小组成员。

第四,进一步完善“积分卡” 制度认定标准。通过完善“积分卡”制度的认定标准和积分证据, 让那些好人好事有据可循,既不蒙混过关,还能起到及时宣传、真实宣传的效果。

第五,定期公示,多渠道宣传。要在村庄的各个广场处张贴每月“积分卡”的评定名单,做到一月一公示,及时宣传;多渠道宣传,让更多村民知晓积分评定结果,能及时肯定村民的好人好事, 起到弘扬真善美的效果。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进入“乡村振兴”的历史阶段。泾源县的“积分卡”制度的有益探索,为我国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行思路, 即由传统的乡村治理精英主导, 从“能人型乡村治理精英”与“嵌入型乡村治理精英”的分别治理或二者组合治理,转变到乡村精英与村民协同治理,这为“政府、社会、公民多元合作模式下的治理有效”提供了一条可行思路,共谋乡村善治。

作者单位:宁夏发改委驻兰大庄村工作队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