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探索新可能

0

 

本刊记者 杜悦英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但其中的某些时刻却像一个引擎,激荡出一片未来。

共享单车,正处于这样的时刻。第一张牌打出后,连带产生了什么效应?共享单车,又能否为共享经济趟出更多可能?

改变

仿佛在一夜之间,色彩斑斓的共享单车成为北京街头的一道风景,共享单车平台获得融资的消息也频频传来。这些被使用者爱称为小桔车(摩拜单车)、小黄车(ofo)、小蓝车(小蓝单车)的共享单车,与原本就有的小红车(北京市公共自行车)一起,改变着许多人的出行方式。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家共享单车平台均推出免费骑行活动,一时间“大街小巷几乎一半的自行车都是共享单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部副部长田杰棠研究员,近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这种改变正在蔓延。

据上海媒体报道,截至2017年2月,在该市开展共享单车业务的企业已超过30家,投放量超过45万辆,注册用户超过450万,投放量和注册户数均处全国首位。

ofo共享单车公关总监史少晨告诉《中国发展观察》,ofo已经投放了150万辆共享单车,注册用户2500万,在国内40多个城市和美国加州、英国伦敦以及新加坡,都能见到小黄车的身影。

“老工具(传统自行车)加新技术(互联网技术),二者结合,实现了公共交通领域商业模式的创新”,田杰棠说,这种新的商业模式给公众提供了高成本效益比的短途出行解决方案。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黄浩看来,共享单车将给交通行业带来巨变,成为现有公交系统非常重要的补充。他预计,在未来,短途出行及“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需求将由共享单车实现,难以查禁的摩的、黑车,也将被共享单车取代。特别是无桩共享单车,大大增加了公众的使用便利性。“已经有20年没骑过自行车的我,重新选择了这种出行方式”,他说。

田杰棠认为,共享单车带来的改变还体现在单车产品的不断创新。而产品不断创新的动力,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骑行体验,同时找到产品的最好性价比。

史少晨介绍,3月9日,ofo与700Bike联合发布了新一代共享单车ofo-Curve,继ofo3.0之后,新款车型在座管升降、掌托把套、减震设计等七大产品体验方面做出全面升级。摩拜单车自亮相至今,也先后投放了三代车型。去年年底最新升级后的新产品增加了不锈钢车筐,同时为座椅设置了可调节功能,在碟刹、车撑等细节方面,也加以改进。

除此之外,与传统自行车相比,骑行共享单车还提供了变相减少犯罪率的可能。田杰棠说,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均被平台方(拥有单车所有权的公司)掌握,这是一种好的安全保护方式。当然,平台方如何安全地管理用户的相关信息,是另一个问题。

挑战

共享单车为公众出行带来了利好性改变。对于自行车行业来说,在眼下红火的订单背后,也许挑战正在暗涌。

今年1月,在中国自行车协会的2016年度工作总结会上,协会理事长马中超表示,在2016年特别明显的是“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共享单车是最好的实例,其会对行业带来新一轮的洗牌和整合,如何将产业与共享单车相结合是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共享单车以服务业角度切入,向自行车厂商定制生产,这将“影响整个行业的生态”,田杰棠判断,共享单车的投放地区、新车投放数量和注册用户在不断增长,长此以往,势必压缩传统的个人购车需求。而随着传统需求的压缩和各共享单车平台定单的变化,自行车生产商在未来可能产生分化。在产能饱和后,市场会启动调节机制,一部分产能继续为共享单车提供定制服务;另一部分产能走“小批量、高精尖”路线,专做户外骑行或专业比赛用车;多余的、落后的产能则自然淘汰。

比起自行车行业的未来格局,公众感受更为直接的,是个人的共享单车使用体验。按照地图指示却找不到车、坏车率高、随便乱停影响市容和交通……这些情况在各种共享单车上多多少少均有出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曝光了恶意破坏、毁弃、盗取共享单车的行径。

江苏省消协3月15日发布的《江苏省网约共享单车消费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调度,部分停放点单车投放数量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但是有的停放点单车数量明显无法满足出行需求。19.63%的消费者认为高峰期单车数量短缺,19.31%的消费者认为,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使用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增加自行车投放数量。

此外,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较为严重,有扔倒在路边、停放到楼道内、占用盲道、占用公共自行车车桩位置等。此外,诸如硬件损坏、二维码损毁、车胎损坏、刹车失灵、链条损坏等现象也较为常见。

“共享单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长此以往,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黄浩说,共享单车给公共秩序带来的挑战,是最重要的问题。

“管理共享单车,政府首先要制定规则,保护合理产权”,田杰棠和黄浩都对政府已有的一些做法表示支持。近日,北京某医院两名护士因私锁共享单车被行政拘留5日;济南市公安局也印发《关于严厉打击破坏共享单车运行秩序违法行为的通告》,提醒公众恶意破坏、毁弃、盗窃共享单车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情形将会给予行为人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史少晨认为,上述情况是阶段性现象,未来将会越来越少。多数被采访者均表示,规范用车一方面要靠市民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也期待政府和企业建立管理联动机制,共同出台奖惩措施,逐步完善共享单车的使用。

未来

蓝海渐成红海。“成为出行的一种选择,已经证明了共享单车的价值所在”,黄浩说,除非未来政府明令禁止或共享单车平台无法盈利,共享单车一定会存在。

国内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易观发布的一份共享单车研究报告称,2016年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强势进入和企业的快速扩张,中国互联网单车租赁市场呈现爆发式发展。ofo、摩拜、小鸣单车、优拜、骑呗纷纷入局。另一家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相关报告则预计,到2017年底,全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将达5000万用户。

对于各大共享单车平台来讲,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增加单车投放量,争取更多的注册用户。

在此基础上,如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保证线上线下服务质量,如何把握市场供需平衡,如何尽快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成为共享单车平台未来最重要的考量。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的专家和行业人士,均对这一创新模式表现了充分的信心。

史少晨说,目前ofo已开始在部分城市盈利,预计年底实现正向盈利。而在未来,ofo共享单车所要承载的更重要的使命则是成为用户流量入口。以此为基础,来生发更多的商业经营可能。

共享单车风靡以来,一直有企业“靠押金赚钱”的诟病。田杰棠说,在一个行业的起步期,为了迅速占有市场,竞争者之间可能会展开恶性竞争,入市价格低于运营成本,加之中国的金融改革落后,共享单车企业所收取的押金等资金,运营空间很大,利润获得可能会“羊毛出在猪身上”,这是特殊阶段的一种模式。但长期来看,共享单车作为服务行业,若想实现稳定健康的运营,利润还是要由主营业务来贡献,利润一定要由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来实现。

黄浩则认为,赢利方面除了靠共享单车本身的骑行功能去收取使用费,还可以考虑车身广告形式。此外,利用共享单车定位准确这一特点,也可开展一些与此相关的增值服务。

“共享这种商业模式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主流的商业模式”,在共享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共享革命》一书作者戈志辉看来,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他对《中国发展观察》记者表示,共享理念将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未来3-5年将是共享商业模式的爆发期。

做出上述判断是基于,现代生活的长期趋势是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都将是短期使用,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有可能被出租、共享和社会共有。按照这一逻辑,我们将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工业经济带给人类社会的更多问题,建立在石油资源消耗和大规模商品消费基础之上的工业经济即将终结,而依靠分享、开放、连接和众创发展起来的共享经济则会快速繁荣。“它将会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时代。”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