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作为领先用户牵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与政策建议

0

贺 俊 李 伟 于 江 武 欣

内容提要: 

用户需求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中央企业在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承担着双重功能。中央企业作为领先用户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主要包括需求牵引机制、技术赋能机制和创新协调机制。建议优化中央企业采购制度,释放中央企业领先用户的需求规模效应;强化中央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合作,发挥中央企业领先用户的技术赋能主动性;推动中央企业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强化中央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协调牵引作用。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中之重。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 的形成以及未来制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下游用户出于自身利益,对采购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相对较低的本土新兴技术产品意愿不足,使得新兴技术无法获取纠错改进和迭代升级的机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 中央企业在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承担着双重功能,一方面,作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要在基础研究、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供给方面主动突破;另一方面,作为现代产业链“链长”,应充分发挥战略性领域领先用户和集成者的作用,牵引整个行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图为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该工程是世界上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是中国原创、领先国际的重大技术创新,创造了12 项世界第一。 图/ 中新社

中央企业作为领先用户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理论基础

用户需求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大规模的用户需求可以增加技术创新的垄断利润、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强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激励(Schmookler, 1 9 6 6 ; A c e m o g l u 和L i n n , 2004);另一方面,用户需求的异质性也为新兴技术获取一定的初始市场需求提供了可能,可以促进新兴技术的迭代循环,最终可能实现新兴技术对主导技术领先地位的颠覆(Malerba等,2007)。用户需求牵引技术创新对于中央企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启示在于,中央企业不仅可以依靠自身创新资源和知识积累成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还可以依托在产业链中的用户地位,以领先用户身份牵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特别是,中央企业可以在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发挥弥补市场机制的作用。具体来看,造成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在诸多产业领域,相对于国外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尤其是中间产品、零部件、基础材料等)而言,我国本土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其产品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相对较低。虽然采购本土企业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技术迭代升级所需的市场基础,进而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本土技术能力提升,但作为新兴技术的首批领先用户,也面临额外成本。一方面,不成熟的中间产品、零部件等可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另一方面,用户采购新兴产品也可能会产生额外的适配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市场失灵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悖论——下游用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采购性能相对较低的本土企业产品;本土企业产品由于不能获取市场,无法实现技术迭代和性能提升。这种恶性循环是我国一些重要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发挥中央企业领先用户作用是破解外部性悖论,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方式。

首先,中央企业在产业链中往往处于下游用户和集成者的地位,大规模的中间产品采购是其担当领先用户的基础。中央企业往往分布于国防工业、电网、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电信、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是大型装备、终端设备的重要使用者和集成者,是众多零部件企业、原材料供应商等的下游用户,这一产业链位置决定了中央企业可以发挥领先用户作用, 牵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其次,中央企业的双重属性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保障。与其他性质的企业不同,中央企业具有双重属性, 一方面,中央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化主体,需要根据市场机制进行行为决策;另一方面,中央企业的国有性质使其承担了更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中央企业是推动产业链整体技术能力提升、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主体,这决定了中央企业可以承担具有较强外部性、民营企业难以承担的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责任。最后,中央企业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其更好发挥领先用户作用,更加高效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首台套、首批次政策从成本弥补角度促进企业采购本土新兴技术和产品,进而促进技术能力提升不同,中央企业作为领先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产品采购给予本土技术迭代升级机会,还可以发挥自身具有丰富创新资源和技术积累的优势,在产品采购过程中与本土企业进行双方技术互动以及合作研发,将中央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知识导入本土其他企业,直接赋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2023 年6 月14 日,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一汽解放J7 整车智能工厂,工人加紧生产出口订单。 图/ 中新社

实际上,在我国通信、高铁等领域的技术赶超中,中央企业作用领先用户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我国通信产业赶超为例,作为通信设备的用户, 电信运营商在牵引产业链技术突破、协调产业链实现赶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G 时代,在TD-SCDMA网络用户规模和活跃度都较低的情况下,中国移动以超常规速度进行TD网络建设,通过构建大规模的市场需求牵引通信设备产业链进行研发投入, 成功激发了芯片、设备、终端、配套系统、业务应用、运营等各个环节创新主体协同努力,使得中国TD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4G 时代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在TD-LTE路线下掌握专利优势、争取更大全球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中央企业作为领先用户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路径和机制

中央企业作为领先用户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路径和机制主要有如下三种。

第一,需求牵引机制。即中央企业作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性用户,为技术发展提供初始用户基础和技术迭代升级机会。本土新兴技术和国外成熟技术属于典型的新兴技术和主导技术的竞争关系。理论研究表明,新兴技术战胜主导技术的重要条件就是能够得到试验性用户的支持(Malbra等,2007)。现有研究多关注最终产品市场中领先用户的作用。在最终消费品市场,由于终端消费者数量较多,且消费者偏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较大基数的异质性消费者大概率会分化出一部分偏好新兴技术的试验性用户,从而为新兴技术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与终端产品市场不同,中间产品市场的用户往往是企业,企业采购中间产品进行集成创新,使用新兴技术的中间品对最终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将产生较大影响,或者说企业使用新兴技术会带来更多的额外适配成本。因此,中间产品市场形成试验型用户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中央企业发挥自身独特地位作用, 充当新兴技术的试验用户,为技术的升级提供基础。

第二,技术赋能机制。即中央企业作为具有较强技术积累的领先用户,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技术沟通和知识交流,为本土企业开发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技术知识的积累以及不同类型技术的融合再创新, 中央企业可以为产业链新兴技术创新提供多样化的知识支撑。一方面,中央企业可以为供应商技术创新提供需求知识,通过明确需求特征、技术要求等为其他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引;另一方面,中央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研发等方式,直接参与供应商的技术创新,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供技术知识、创新资源等创新要素支撑。

第三,创新协调机制。即中央企业以领先用户身份为抓手,协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主体在技术路线选择、互补品开发、技术攻关战略等方面形成一致行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合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往往需要大规模、多样化的技术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围绕有利于技术能力提升的、达成一致的技术路线进行互补性投资,形成一致行动。但参与主体的多样化也增加了关键核心技术路线选择以及技术创新战略达成共识的难度,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产业主体来协调各方行为,形成技术创新合力。中央企业可以从产业链总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充当关键核心技术协调主体的角色。例如,中国移动立足自身产业链优势地位,推出“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 发布12条产业支持政策,通过“串珠成链”,汇聚上链企业超过1300家,形成了推动移动信息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合力。

图为2023 年7 月,驻华使节在国机集团室内展区参观双臂协作机器人。 图/ 中新社

发挥中央企业领先用户作用,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中央企业采购制度,释放中央企业领先用户的需求规模效应。采购是中央企业发挥领先用户作用的核心手段。当前,中央企业采购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发挥领先用户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因素。例如,部分中央企业为了保障产品质量,设置了过高的技术标准, 导致本土企业很难达到相应技术要求。又如,当前中央企业采购的竞价机制会压缩本土企业利润空间,不利于本土企业持续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投入。对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优化中央企业采购制度。一是在中央企业采购中,给予国产首台套、首批次技术产品设定一定的市场份额。当前,中央企业采购中已对中小企业设置了市场份额保障,这种方式虽然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但不一定能够促进本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 因为中小企业技术和产品可能是基于国外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同时,对第一次入采的新产品和企业,在后续采购中持续保障一定的采购份额,以保障新产品有持续的市场需求和迭代升级机会。同时,在首台套、首批次产品采购中,建议放松对产品价格的压制和竞争,以保障本土企业具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二是在不同细分产业领域,对于具有共性需求的企业,建议建立需求采购联盟,推动需求牵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从单个企业需求牵引向产业链整体需求牵引转变,进一步提升规模需求的战略作用。具体地,可以以产业链链长作为组织者, 成立各细分产业链的需求采购联盟,梳理定义产业链共性需求,实施统一采购。一方面,通过规模化需求激励供应商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促进关键技术迭代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产业需求,强化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第二,强化中央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合作,发挥中央企业领先用户的技术赋能主动性。与其他领先用户不同,中央企业作为领先用户的独特优势是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积累。因此,中央企业作为领先用户要充分发挥对技术升级的作用。一是中央企业要合理设置、提升对本土技术的技术要求,主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技术窗口。需求促进技术突破的机制不仅仅在于需求规模的拉动作用,更在于通过合理设置更高的技术要求,为研发企业构建技术进步的机会窗口,倒逼本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因此, 中央企业作为领先用户要通过明确的需求表达、合适的采购条件,为本土企业设置更高的技术要求,推动本土企业进行持续研发。二是推动中央企业与本土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研发。中央企业与本土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合作是深化中央企业领先用户作用、直接赋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路径。中央企业与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需要根据技术特征、产业链特征等灵活采用技术外包、合作研发等多种模式,以提升合作研发效率。对于技术外包,中央企业可以在梳理自身技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揭榜挂帅、需求采购等方式遴选有实力的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中央企业和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可通过共同投入研发人员、资金等方式,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技术突破。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央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研发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过程中,需要事先明确技术知识产权,防止“敲竹杠”情况发生,充分调动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推动中央企业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强化中央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协调牵引作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作用,以细分产业的龙头中央企业为牵引,梳理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目录指引,构建分级分类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推动细分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二是强化中央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融通发展的组织体系。民营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央企业可以在采购联盟、技术合作研发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共同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模式, 共同发挥领先用户作用。三是支持中央企业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国际合作平台、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央企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