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的思考与对策

0

赵 峥 李佐军 张晓路

内容提要: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积极探索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人才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城市人才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城市人才创业平台逐渐完善。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存在城市人才队伍适配度、精准度、品质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应聚焦五个方面,加快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一是聚焦政策,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二是聚焦平台, 吸引全球精英人才;三是聚焦服务,引聚城市适用人才;四是聚焦发展,搭建广阔创业舞台;五是聚焦环境,建设人才安居城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既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积极探索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制度建设、政策导向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在政策引领、载体建设、服务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进程。

2023 年11 月,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才公寓正式交付。 图/ 中新社

当前各地正在积极开展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

(一)城市人才顶层设计不断加强

加快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做好顶层设计是前提。近年来,广州、杭州、石家庄、南昌、昆明、扬州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或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并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比如,石家庄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颁布实施了《石家庄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2021年以来,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启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多个城市出台了“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建设方案; 南通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的若干政策》;扬州市出台了《扬州市打造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二十条措施》;珠海高新区实施了《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年)》。2022年4月,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正式发布了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 建设试点名单,其中试点城市(含直辖市的市辖区)45 个、试点县域9 9 个, 鼓励试点城市积极探索经验。此外,还有许多城市提出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或全龄友好型城市的设想。

(二)城市人才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水平。近年来,许多城市积极优化软硬环境, 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一是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例如昆山市建设一站式的人才管理服务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全面集成政府和社会化服务资源,实现人才项目申报、人才公寓租赁、人才礼遇申请等人才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键直达”。同时,建设“人才会客厅”“院士之家”等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定期开展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对话人才”等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及时掌握人才动态,回应和解决人才诉求。二是加强人才生活保障。例如石家庄市将驻省会的省级医院、文体场馆、正定机场等公共服务资源予以整合,专设绿色通道;出台《加强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补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三是打造人才宜居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在教育、科研、医疗、交通、社会文明等方面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例如,珠海高新区2022年实施“人才友好示范社区”建设计划, 建设覆盖产业工人、高层次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和美宜居示范社区。

(三)城市人才创业平台逐渐完善

吸引集聚人才要有与人才需求相适配的产业平台和创新创业载体。多地积极建设创业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让平台成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一是创设常态化招才引智载体。例如石家庄市出台《关于建设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实施方案》, 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二是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例如石家庄市依托“石洽会”“廊洽会”平台,举办京津院士、专家“石家庄行”活动,建立京津冀产学研联盟、北大科技园等平台。三是打造重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高层次人才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是各地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的重点服务群体。近年来, 许多重点城市积极建设科学城、人才特区等重要平台, 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如广州市建设南沙科学城,围绕人才管理改革、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创建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效果显著。 

推进城市人才服务精细化,围绕人才引进、项目申报、政策兑现、生活保障,建立一帮到底的服务机制。 图/ 中新社

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人才队伍适配度有待提升

一是重点城市高端人才总量不足。调研中发现,虽然城市人才总量不小,但人才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工智能领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顶尖人才和团队、高层次人才缺乏,导致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后继乏力等问题。如上海目前“移动支付人才”紧缺程度等级为两星,而“大数据挖掘、应用金融人才”紧缺程度等级则达到最高的三星,处于极度缺人才的状态。北京市目前5G技术研发与应用、芯片设计、量子计算技术研发等13个领域人才紧缺度最高。二是城市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有的城市传统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科研型人才多,产业化和实用型人才少。有的中小城市一味地引进“高精尖” 人才,引进的人才与地方产业发展难以融合,城市人才工作效能不高。三是人才供给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现有高校培养模式下,一些人才培养的知识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出现急需人才“招不到、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

(二)城市人才友好政策精准度有待提升

一是部分城市靠政策“抢人”不可持续。部分城市人才工作精准施策不够,没有针对本地特点、区位优势、未来发展方向综合考虑,而是仿照其他城市跟风出台“人才新政”,导致各城市同质人才政策恶性竞争。部分城市过度承诺,制定了吸引眼球的惠才政策,却无力落实,这种“人才之战”亟待纠偏。二是城市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不足。部分城市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滞后,既缺乏适合科研人才发展的高校院所、研发机构,也缺少适合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现代产业。创新创业平台数量不足,缺乏对现代化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城市人才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城市对人才引进急功近利,存在重引进、轻服务现象;引进后服务机制落实不到位, 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有待打通; 人才后续跟踪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次性激励多,长效激励不够; 精神激励不足, 对人才的关心爱护和重视不够,导致人才对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满意度和预期不足。这些因素导致引进人才与用人单位矛盾突出。

(三)城市人才环境品质度有待提升

发达国家人才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吸引人才通常表现为政策吸引、环境吸引和文化吸引三个阶段。其中,利用政策吸引人才属于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处于该阶段。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发展迈入中级阶段,创造有利于人才聚集和成长的发展环境成为主要任务。而当城市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文化、安全等软实力则成为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从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看,人才环境“品质度”仍亟待提升。一方面,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配套滞后,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城市病”。部分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例如,一些城市的地下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规模变化。部分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和个性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人才的吸引力。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宜居宜业的城市大多注重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保持着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城市个性,但目前部分城市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存在“千城一面”的问题,更多关注人才招引政策的制定或物理社区的营造,缺乏对自身城市文化的挖掘与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聚焦五个方面,加快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

新时期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应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聚焦政策、平台、服务、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积极推进城市人才高水平聚集和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政策,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按照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深入调研当前城市人才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综合研判城市人才发展趋势,聚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因城施策,制定和完善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各项政策,做到靶向引才、精准用才,使城市人才政策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又具有本地特色。统筹推进城市人才发展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除束缚城市人才发展的评价、使用、流动等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人才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发挥城市人才工作中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压紧压实各级、各单位的工作责任,打通人才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城市人才工作“上头热、下面冷”问题。

(二)聚焦平台,吸引全球精英人才

支持重点城市在全球重要节点城市设立连接枢纽,探索构建全球人才网络,建立国际化引才平台体系,加大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城市重点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吸引跨国公司设立或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国内机构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 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更加精准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发挥我国31个省(区、市)525个城市与143个国家结成的2927对国际友好城市作用,加强与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和大学交流合作,以友好促引才,大力吸引高素质国际人才来华创业。密切与国外华侨华人社团合作, 以招才引智工作为重点,策划大型涉侨品牌和专题活动,大力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华创业发展。

(三)聚焦服务,引聚城市适用人才

支持重点城市积极设立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为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提供“保姆式” 服务。推进城市人才服务精细化,围绕人才引进、项目申报、政策兑现、生活保障, 建立一帮到底的服务机制。建立产权并重、租购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解决各类人才住房问题。推进人才社区建设,从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全方位营造适合人才创新发展的生活环境。建立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 广泛调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人才服务新格局,形成留住人才的“强磁场”。

(四)聚焦发展,搭建广阔创业舞台

引导和支持重点城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未来产业领域,积极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为高端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多空间。加强重点研发平台建设, 抓住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建设契机,集中力量建设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优势特色学科、一流学科,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供舞台。紧扣城市产业发展需要,高水平建设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人才聚集区,大力支持专业化品牌孵化器建设,推进各类人才创业园建设,构建人才发展最佳“生态圈”。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企业家的成长发展和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环境, 建立常态化的企业家培训体系,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家人才队伍。

(五)聚焦环境,建设人才安居城市

实现从过去依靠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向依靠优良环境集聚人才转变,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人才新格局。鼓励城市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依托智慧城市建设, 加快推动政府服务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抵抗风险及事故和快速恢复的韧性能力,营造城市人才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支持城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等,让城市成为更多人才成长的沃土。引导城市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力培育城市精神,丰富人才精神生活,提升人才幸福指数,增强人才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