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徐 静
内容提要:
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词。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各地区、各行业都在探索如何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特邀多位智库专家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话题分享新观点、新思路。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应有之义,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发展观察》杂志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焦点问题邀请多位智库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图/ 中新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江苏作为全国排名第二的经济大省,处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的中心位置,是全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枢纽,“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侯永志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诸多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江苏是科教大省,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众多,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可以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要素和创新要素支撑。
其次,从产业基础看, 江苏制造业优势明显,可以为孕育新动能提供丰厚的土壤。据江苏省工信厅发布的数据,2023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达4.66万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两化融合水平居全国首位;从创新力量看,江苏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有5.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9.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7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最后,从区位条件看,江苏毗邻上海。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毗邻上海这一区位优势,可以使江苏比较便利地享受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外溢效应。
新时期,面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要求,除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图/ 中新社
除了增强自身发展新动能,作为经济大省,江苏还应更好发挥对区域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力。对此,侯永志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力。第一,通过市场途径建立更密切的产业联系。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首先体现为产业联系。要与周边地区畅通产业上下游和各环节间的联系,发挥直接带动效应,这是最重要的。第二,通过政策沟通,形成更密切的人员往来,发挥江苏科技强省的知识溢出效应。第三,江苏作为科技强省,可以依托其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创新成果展示平台,提供更多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技术创新成果或服务,为其他地区创新提供支持。
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强调,“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建伟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要解决效率效益问题,要发挥科技创新的赋能作用,进一步挖潜增效率、提品质、优结构的发展空间,实现传统产业“向上”“向优”“向新”“向绿”升级。
徐建伟提出,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需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在技术攻关突破的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性能、增强品牌竞争力,向市场提供更加多样、更加优质、更加现代的高端产品。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需要把新技术渗透在研发、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加快技术工艺流程更新,推动企业降成本、增效率,形成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柔性的发展路径。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需要夯实绿色科技动能,加快开发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产品,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增长点, 构建更加集约、更加低碳、更可持续的绿色生产力。
此外,徐建伟认为,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全链条部署、全周期协同、全生态建设,要打通制约科技产业一体化的关键“堵点”,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协同发展,还有三个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打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两张皮”, 一体部署创新链产业链,打通科技创新、生产制造、市场应用等环节,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产业发展衔接融合。二是要破除创新资源配置堵点,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激发各类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三是要打破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瓶颈,加强应用场景牵引,扩大创新产品使用,在真实场景中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指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包括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等。
综合来看,我国具备良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和培育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夏杰长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我国已历经三次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有序推进, 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一方面,党中央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任务之首;另一方面,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这是经济发展的强大资源要素之一,巨大的市场容量有利于鼓励和容纳大量科技创新行为,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
新时期,面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除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夏杰长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发力点之一, 未来需要加速培育一批多层次、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处长于凤霞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要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动态。以前瞻性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硬科技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要面向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重点方向,发掘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三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谋划和布局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打造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四要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创新活力。
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于凤霞就关键领域突破、深化数实融合、培养数字化人才、全面深化改革四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举全国之力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一是加大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全面提升包括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在内的产业能力,大力提升底层技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供给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二是优化科技资源分配,构建由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对那些面临国外打压和封杀的产品及产业链, 既要增强自身产业在各产业链上的供给和配套能力, 还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第二,全面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展生产和制造边界,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行业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二是畅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循环,探索构建“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体系,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三是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针对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补链强链措施。
第三,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一是深化人才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尤其针对前沿技术领域的稀缺人才,探索建立差异化、长周期、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二是深化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通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接口”。三是利用技术对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第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一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基础研究领域,未来产业相关的前沿和重大技术创新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动员、组织和协调全社会力量方面的优势;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方面,需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妨碍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壁垒,支持民营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盟和创新联合体,营造公平竞争、容错宽松、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三是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领域制度的改革,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Visits: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