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数字货币的兴起正在改变金融交易的方式,引发监管机构的关注。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引发了对金融监管的新讨论。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的工作场所和通勤文化。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紧迫问题。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正推动着生产力的革命。
  •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这个时代需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理想大地》

    这个时代需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理想大地》

    0

    姬登杰

    嘉兴南湖,这一革命红船起航地。如今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在世合田园小镇上,进行了十年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动实践, 建成了一个新的“理想大地”,也由此诞生了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中国有个理想大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张国云创作的这部作品,讲述了世合团队披荆斩棘创造的乡村振兴发展业绩,是一部反映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精品力作。

    嘉兴世合新农村建设项目—— 世合田园小镇,作为当地最大的一个乡村振兴项目,一开始政府就注重加快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增强“三农”发展领导力;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提高“三农”要素配置效率;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实现“三农”政策普惠;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补上“三农”公共体系短板。作者张国云如实地记录了壮丽斑斓的美丽乡村生活图卷,撩开了世合小镇神秘的面纱,怀着满满的爱意把她的绰约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 《中国有个理想大地》具有突出的报告文学文体新闻性特征,这种新闻性又在真实性中得到强化。

    报告文学的命脉在真实性。通常的报告文学是在新闻人物事迹被广泛传播、新闻事件已发生后才去创作的“报告”,不可避免地会有想象或虚构。“理想大地”不一样, 它描写的世合田园小镇非凡的十年成长历程,作者都是在现场的。文本的真实性,得益于作者的工作经历和亲身感受。本项目是经过周密调研论证,证明其可行性以后,在2010年春天审批通过的,作者见证了它的“诞生”,而且见证了项目第一根桩基的打下,见证了世合“三农”发展的过程。项目审批完成,审批人便与世合成为命运共同体。张国云有资格也适合担任“书记员”,真实地报告世合小镇理想大地的发展史。书中写道:“活在当下的一定要真实记录,切不可辜负这生命丰盛的馈赠。”记录历史也是文学的责任。

    文本的真实性还来自作者扎实的采风和持续深入的调查研究。作者把跟项目有关的各级领导关于项目审批立项、供地等问题交流沟通的经过都刻在了头脑里,自不待言。尽管如此熟悉该项目,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个人经验和经历上搞创作,而是持之以恒地进行跟踪采风和调查研究,查阅案卷资料,积累了丰富翔实且灵动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作者多年来不断地与世合团队主要成员进行交流和访谈,时常深入世合小镇的田间地头、居民家中、学校等,对30多位居民和员工进行访谈,也分镜头呈现了采风现场。

    文本的真实性也藏在103岁的乔奶奶等居民的生活记忆中,个体记忆丰满了宏大叙事的内涵。作者对庞杂的资料进行概括、提炼和升华,使文本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达到了有机统一;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抒写,赋予了作品强大的感染力量。

    “理想大地”已处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对乡村的需求已从土地、劳动力、农产品为主的需求, 扩展到对乡村生态、历史文化以及乡村民宿、休闲与康养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实现路径并不是通过乡村要素与物品进城的路径来实现,而是通过城市居民进乡的路径来实现。因此,要把握城市对乡村需求变化的新特点及其对乡村价值提升和多维度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强化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村农民共富发展的牵引带动,促进乡村资源要素的就地转化和乡村产业兴旺、市场繁荣、农民就业空间的不断拓展。

    本书还深入挖掘生动实践所体现出来的奋斗精神。世合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大花园,不是敲锣打鼓就能搞起来的,而是当地政府和世合团队精诚合作、开拓进取打造出来的。可以说,“世合团队是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信仰者”。他们有“三农”初心,有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趋势,视野开阔又脚踏实地;有不怕风吹雨打、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有“三农”初心, 有传统农业文明自信和创新精神, 创造了“4+2+X”产业体系;尊重客观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典型样本;以先进的低碳绿色理念设计环境和建筑,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世合一马当先,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使得南湖地区成为中国乡村振兴萌发地、共同富裕试验先行者。

    “理想大地”建设考验锻炼了干部,也成就了世合团队的奋斗者们。文本立体化地呈现了两组人物形象,有包括浙江领导干部善于谋划、敢于开拓、敢于担当、实干苦干、一往无前的公仆形象,有世合团队奋斗者的英雄群像。比如,世合创始人丁善理老先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不知疲倦、奋发有为、效忠黎民的儒商;董事长丁广子承父业,有担当的勇气,有决策的魄力,有造福一方百姓的使命感; 还有巴大文、简铭宏、张培、蔡建民等经营管理精英。世合团队有“功成不必在我但必有我”的坦荡胸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这不断引发作者深沉的思考。作者有深厚的阅历,有练达的人生,又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理论品格。放眼未来,“三农”十分重要,关键是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获得更大的利益;以土地为撬动支点,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的“两分两换”可能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重要的路径。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最核心的是人才,作者也呼唤更多懂技术、会经营的大学生投身“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作者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直面现实,对诸多问题的阐述显示出真知灼见,充满了思辨色彩与艺术美感,文学性和思想性有机融合。本书也饱含了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问,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见证着作者的家国情怀。

    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城镇空间对农村人口非农化、市民化和现代化的承载功能,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与共富发展,而且要重视乡村人口在乡村空间相对集聚的城镇化效应。要通过乡村全域土地的整治和村庄的分类规划,改变乡村人口分布过于分散的状况,不断优化乡村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有效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农户搬迁与新型城镇化衔接,使广大乡村成为“三生融合”、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宜居宜业宜游、并且与城市群有机衔接共富发展的乡村群。

    全书将一群创业者的故事融进一个首尾呼应、回环圆满的精巧结构当中。笔者第一遍审读文本时, 还不理解为什么要有第六章的内容讲丁广的外婆为曾国藩的曾外孙女,细读才猛然领悟,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妙的构思。这一章既承接前文丁老先生的创业史和丁广承受的教诲,深切感受到对曾国藩优良家风的传承于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者看好丁广的嘉兴项目“还应该是‘播种’文化的一个中国榜样”。

    创作报告文学这样一种跨文体体裁的文本,要在文学性与艺术性上达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深厚学养和写作功力。文本融合多种文体艺术手法,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语言意味隽永,似行云流水;叙述则生动劲健、张弛有度; 白描则简洁质朴、清新靓丽;议论鸿风懿采,富有审美张力。

    书中有很多诗化的句子,仅举一例。“引子”结尾:“有红船作证,那是一片阳光;有大地作证, 那是一朵白云与一缕青烟;有梦想作证,那是一腔热血和初心”,诗意灵动,简洁明快。有电影镜头回放手法的运用,譬如第五章对世合国际越南创业史的回顾。也用了小说笔法刻画人物、铺展故事。

    本书善于按照现实当中人物的原貌,用行为描写、言语描写等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比如,丁广为了确认刚接手的土地状况,来到田间地头,“从地上抓起一把死板僵硬的泥土,放到嘴边舔了舔,僵立在那里,久久没有吭气,最后他还是遗憾万分地摇着头”,下定决心先把瘠薄的土地改造成沃土,展现的是敢于担当、乐于作为的大丈夫气概。又如,丁善理先生和大家谈今后投资去向时,巴大文铿锵坚定地回答:“回中国大陆,因为我是中国人!”作者善于通过人物内心冲突、事件冲突展开故事,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再如,围绕项目初期供地问题,区市省领导紧急联动,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的过程很值得读者揣摩体味。还如, 副省长在项目现场批评世合拿地三四年不见大建设行动的时候, 矛盾冲突强化了戏剧性张力,故事跌宕起伏,读者不禁急切地期待下文的柳暗花明。

    史志史料的运用将嘉兴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融入文本叙述脉络, 赋予文本深邃厚重的历史感。南湖自汉代成湖,是一连串历史的坐标,尤其是作为革命红船起航地又破格为世合投资团队指出航行的方向。良渚文化刘家墩遗址证明七千年前先民已在嘉兴开始水稻种植, 一颗颗饱满的稻谷连接着历史与现实。世合冥冥之中落户在桑蚕丝稠之府禾城,接力谱写现代农业文明史,又具有鲜明的当代感。 

    文学经典的运用增强了古雅文采。十三个章节题记部分都引用了一首契合题意的古典诗句。行文中随着情节场景变换,《红楼梦》《鹿鼎记》等古今名著经典中的片段,古代文人骚客陶渊明、苏轼等人的名作,都能随时采撷、画龙点睛。整个文本氤氲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脉脉清香扑面而来。

    设问、反问、排比、拟人、顶针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增强了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和感染力。尤其是用排比中的每个单句生发一段论述,显出恢宏的气势。文本最后部分用“像那映山红,这是革命的本色”“像那稻谷黄,这是历史的成色”“像那庄稼绿,这是发展的亮色”“像那草色青,这是人的底色”“像那工装蓝,这是和谐的底色”五个排比句,勾画出理想大地“三农”的光芒万丈、五彩缤纷。

    报告文学既要“报告”历史, 记录现实,关注当下,还要启迪智慧,昭示未来,这是其作为一种体裁的使命和价值。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中国有个理想大地》是“三农”题材的宏大叙事,南湖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带来了信心, 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期待一个“理想大地”样板,能启发、激励奋进在乡村振兴路上的人们,带动无数个理想大地的诞生,携手绘就美丽生态、美好经济、美妙生活有机融合的富春山居图。

    作者单位:九州出版社

    Visits: 3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