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恶钱”

0

陈忠海,本刊专栏作家、文史学者,长期从事金融工作,近年来专注经济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历史人物传记8部,《套牢中国:大清国亡于经济战》《解套中国:民国金融战》等历史随笔集6部,发表各类专栏文章数百篇。

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乱和政权更替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为克服经济困难,维持庞大的军费支出,许多王朝纷纷在货币上打起主意,通过发行虚值“大钱”和减重“小钱”的方式进行货币贬值, 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形势。

“大钱”虚值

鲜卑族首领拓跋珪于386年建立魏国,之后统一了北方,史称北魏。北魏于534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于550年取代东魏,北周于557年取代西魏并于577年灭掉北齐,581年隋取代北周。自北魏至北周共有5个王朝,历时190余年,称北朝。在南方,自420年刘裕取代东晋称帝至589年隋灭陈,这期间共有宋、齐、梁、陈等4个王朝更替,历时170余年,史称南朝。

南北朝是继东晋十六国后又一个大分裂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战争不断,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破坏。这一阶段也是金融秩序较为混乱的时期,尤其在货币制度方面。为克服经济困难,也为了与其他政权展开经济竞争,许多王朝热衷于发行“特殊货币”,其中铸造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大钱”。

南梁时期至少铸行过两种“大钱”,分别是“当十钱”和“四柱钱”。所谓“当十钱”,即1枚铜钱可当10枚使用,这种钱始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北史》记载,“时初铸钱,一当十,乃赐钱十万,实百万也”。“四柱钱”类似于“当十钱”,《梁书》记载其开始时“一准二十”,即1枚铜钱当20 枚用,但这种钱仅重4铢,比传统的五铢钱还轻,所以引起百姓强烈抵触,后改为“一准十”,因这种钱上有4个星点而得名。

南陈时期至少也铸行过两种“大钱”,分别是“天嘉五铢”和“大货六铢”。《陈书》记载,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改铸五铢钱”,《隋书》进一步记载,此次铸行的“五铢钱”可以“一当鹅眼之十”,“鹅眼钱”是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年)民间私铸的一种五铢钱,因大小如鹅眼而得名,在当时较为流行。南陈想利用“天嘉五铢”来统一混乱的货币市场,但效果不佳,原因也是“一当十”。到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 年)“又铸大货六铢”,《隋书》记载其“初发时,以一当五铢之十,与五铢并行”,这种钱仅比五铢钱略重,但也是“一当十”,所以仍遭百姓抵制,当时流传一个谣言,说“大货六铢”上的字像“叉腰哭天子”,原因是篆书“六”字像“人之叉腰耳”。

北朝方面铸行“大钱”的主要是北周,其先后铸行过“布泉钱”“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3种钱币,铸造工艺颇佳,后世称“北周三品”,但也都属于虚值的“大钱”。《北史》记载,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更铸钱, 文曰布泉,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这种钱与五铢钱重量相近, 却1枚当5枚用,自然也引起抵制。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北周“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钱并行”,新钱重量没有明显增加,但面值再增加1倍,其信用可想而知。到周宣帝大象元年(579 年),北周再“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十”,这种钱只比“五行大布”略重,“与五行大布及五铢,凡三品并用”。

“小钱”减重

“大钱”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1枚与传统五铢钱重量相近或略重的铜钱,却要当5枚甚至10枚五铢钱用,百姓自然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一些没有虚值的货币,1枚铜钱仍只当1枚使用,但重量却较传统五铢钱大为减轻,这种钱就是所谓“小钱”。

南朝宋文帝孝建元年(454年) 发行了一种“四铢钱”,《通典》记载:“孝武孝建初,铸四铢,文曰孝建,一边为四铢,其后稍去四铢,专为孝建。”据出土实物,这种钱不足2克,多为1克左右,不足1克者也十分普遍,1987年江苏溧水出土的货币窖藏中有刘宋钱币309 枚,其中最轻的“孝建四铢”仅0.4 克,而汉代五铢钱的重量通常在3.5至4克之间。也就是说,“孝建四铢”虽然没有虚值,但通过钱币减重仍然实现了“以一当五”甚至“以一当十”的目的。

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铸造过一种“公式女钱”,这种钱“径一寸,文曰五铢”。“公式女钱”虽自号“五铢”,但重量只有1.5克左右,不到传统五铢钱的一半,因其看起来“纤细质弱”,又无轮廓, 所以称“女钱”。南梁时期还流行一种“五铢钱”,这种钱仅重“三铢半”,与五铢钱并行,也属减重“小钱”。

在北朝方面,北魏铸行的“永安五铢”尚足重,到东魏和西魏时仍在铸行,但开始不断减重。宋代货币著作《泉志》有“永安土字钱”条目,指东魏和西魏时铸行的“永安五铢”仅重“二铢四絫”, 即2.4铢,减重约一半。东魏元象元年(538年)王则任洛州刺史,《北齐书》载其人“性贪婪”,“在州取受非法,旧京取像,毁以铸钱,于时世号河阳钱”, 这种“河阳钱” 虽标示为“永安五铢”,但《隋书·食货志》称“河阳生涩”,想必重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到北齐天保四年(553年),文宣帝高洋铸“常平五铢”,一开始重量在3.5 克至4克之间,尚能足重,但到北齐末年,这种货币不仅明显减重,而且大量掺杂着生铁等杂质。

南北朝时流行一种“ 荇叶钱”,《通典·食货志》记载这种钱“尤薄轻者谓之荇叶,市井通用之”。还有一种“綖环钱”,外环薄细如线,《宋书·颜竣传》记载:“景和元年,沉庆之启通私铸, 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綖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掬”指双手合捧,10万钱用一双手就能捧住,或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其减重之甚。

破坏经济

在古代,人们将材质不纯、重量不够、铸工差的铜钱称为“恶钱”,通常由民间盗铸所形成。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那些虚值“大钱” 和减重“小钱”,即便由朝廷铸造颁行,即便工艺不差、用材也有保证,但本质上与“恶钱”并无二致,因为它们都是以掠夺财富为目的。在南北朝时期,“恶钱”泛滥严重,尤其朝廷也参与其中,历时100多年,这在中国古代金融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恶钱”泛滥,最直接的后果是物价飞涨,如北魏“四铢钱” 铸行后立即造成“钱轻物重”的局面,一石米迅速涨到几千钱,《宋书》记载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年间一斗米、一尺布甚至均涨到1万钱,对比东汉中后期一石米仅数十钱,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物价高昂之状, 故《宋书》称“百物踊贵,民人患苦之”。

通货膨胀仅是“恶钱”造成的后果之一,同样严重的是,朝廷带头发行“恶钱”使民间盗铸现象更加严重。无论虚值还是减重,都能从铸币中获利良多,有人干脆把原来的五铢钱溶掉,再掺上铁、铅等,私铸各种“大钱”和“小钱”。对此,各政权都加以打击,有的还出台了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均效果不佳。究其原因, 《魏书·食货志》认为“利之所在,盗铸弥众”,最终形成“利深难绝”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政权交替频繁,各王朝又频频推出各式“大钱”“小钱”,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私铸、盗铸,形成了币种的混乱。一种“大钱”或“小钱”失败后,朝廷不是想着从根本上解决货币的信用问题,而是试图通过发行新的“大钱”或“小钱”来解决问题。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发行的货币种类众多,仅南朝就有20多种,还有私铸的钱币和之前朝代流通下来的钱币,这样以来市场上的货币品种就更多了。货币可以使商品交换变得方便,但前提是实现统一,混乱的货币体系不利于商品流通,《魏书·食货志》将其总结为“致商货不通,贸迁颇隔”,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