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健康意识的提升促使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来源和营养价值。
  • 随着人们对隐私保护的关注增加,数据安全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政府正积极推动经济刺激计划。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随着5G网络的部署,智能城市的概念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 随着技术的进步,远程医疗成为医疗服务的新趋势。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行动。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受到更多审视。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5G技术的推广将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智能家居技术正在使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社交媒体的算法透明度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 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绩效及其管理启示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绩效及其管理启示

    0

    王成军 王肖肖 秦 素

    眼下,国内大学正在积极投身“世界双一流”的建设中。一般来讲,各大学依然试图在论文发表、项目申请、经费增长、人才引进方面展开激烈争夺,除了这些指标, 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思虑考量与战略选择呢?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良好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 

    要开启一个基于科学的地区发展潜力,自生演化的创业精神亟待进入大学。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大学所创造的知识就很难有效融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成长。近年来,美国很多大学在积极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里不妨以麻省理工学院的案例来探讨该议题。

    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的时代背景

    为直面产业需求与实践挑战, 作为“赠地学院”之一,麻省理工学院于1861年应运而生,其校训是“手脑并用,改造世界”。把一个手持铁锤的工人形象与经典的手捧书本埋头苦读的学者形象并列放在校徽上,这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创始人罗杰斯秉承“全新、与企业相联系、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大学的概念,也即被埃兹科维茨认为的“创业型的想法”。1865年,当麻省理工学院第一批的15名学生聚集在波士顿上课时,他们要学习的是化学、开矿。一个半多世纪以来,麻省理工学院培养了大量工程师、企业家、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等,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殿堂及全球研发基地。

    实际上,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办期间,美国大学注册人数以及愿意念大学的人越来越少。原因在于, 当时美国各大学的设置是封闭僵化的,课程是古典和落后的,对学生只注意贵族心智的培养和性格的养成,有悖于美国人在产业革命如火如荼、西部大开发中形成的对“即刻有用”知识的急切渴求。1857年乔治亚州的一份报纸撰文批评该州大学,“我们需要有实际技能的人, 需要工程师去建公路、铁路和开矿,还要科学种田,但州立大学却无法提供”。

    面对当时美国高等教育与产业实践整体日益脱节乃至隔绝的情形,钢铁大王卡内基直到过了很久还耿耿于怀、非常不满,一度猛烈抨击道:“大学生们在学习一点遥远过去的野蛮的、可怜的争论之时,在努力掌握已经死亡的语言以及与当今工商业毫不相关的、似乎在其他星球上才用得上的知识的时候, 未来的工业巨子们却在努力从经验中学习,获得其在未来成功中所必不可少的知识……而学院教育对于获得这样的成功是完全失败的。” 

    作为一所对地区乃至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注重与工业界的合作,最早在大学周围建立公司。为了解决学校财源问题,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20年就开始其所谓的“工业技术计划”,使美国大学与工业合作研究的理念在麻省理工学院得到了实现。同样是在20世纪20年代,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与学生在对工业提供咨询的基础上又迈出了一大步,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布什因为一家公司拒绝接受他的一项新思想,便和他的助手另建一家公司,迈出了在大学周围建立公司的第一步。

    三个报告——麻省理工学院的卓越业绩

    单从大学与其衍生公司以带动或形成新兴高技术产业乃至引导国家需求、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波士顿银行在1996年发表了一份报告《麻省理工学院: 冲击创新》(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尝试算出由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创建的公司在就业、薪酬、价值增值方面的奉献。该研究表明: 

    到1994年为止,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家至今仍相当活跃的公司, 创造了110万个工作岗位。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些公司几乎每年创造财政收入2320亿美元。从附加值基础上来看,这大约相当于1160亿美元的GDP,要比马萨诸塞整个州1996年的总产值2080亿美元的50%还要多。与外国相比,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第24位,比南非1993 年的GDP 1170亿美元稍低,但比泰国1993年的GDP 1100亿美元要高。

    波士顿银行的这项研究历时七年。研究的首要目的在于从人力资源能力角度,估计研究型大学提供的工作机会,说明研究型大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麻省理工学院相关公司在美国50个州设有8500多个工厂和办事处。从麻省理工学院相关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中受益最大的5个州是:加利福尼亚州(16.2万)、马萨诸塞州(12.5万)、德克萨斯州(8.4万)、新泽西州(3.4万)和宾夕法尼亚州(2.1万)。此外,还有13个州从MIT 相关公司中获得高于1万个工作机会,只有8个州不足1千个工作机会。

    13年后,国际上对于麻省理工学院对国家经济的重大影响方面再次做了进一步跟进研究。李培凤2015年在其向山西大学递交的博士论文《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的大学发展模式变革研究》中提及的另一份研究报告——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罗伯特和伊斯莱在2009年2月1日发布的《创业影响:麻省理工学院的角色》就是如此。该项报告发现: 

    麻省理工学院骄人的成绩更有力地诠释了创业型大学的强劲生命力。继波士顿银行经济部发布《麻省理工学院:创新的影响》的研究报告十多年后,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也发布了《创业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的角色》的研究报告。截止到2006年,有25800个活跃的公司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或教师创建的,这些公司的从业人员达到330万人(其中,排在前5名的依次是:麻萨诸塞州近100万人、加利福尼亚州52.6万人、纽约州23.1万人、德克萨斯州18.4万人、弗吉尼亚州13.6万人),年度销售额达到近2万亿美元。这些集团公司,如果成为独立的国家,将是世界第11大经济体(但就税收而言,将成为世界第17大国)。这份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生态系统、麻省理工学院创建的公司对美国经济的年度影响力、麻省理工学院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创业生态系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业型大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

    又如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所指出的:2015年12月9日, 麻省理工学院创新激发( M I T Innovation Initiative)项目组发布了一个最新报告。据该报告称: 

    截至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创办的活跃企业为30200家、提供工作岗位约460万、年产值约1.9万亿美元。产值换算为GDP,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的统计数据, 居世界第九大经济体俄罗斯(2.097 万亿美元)和第十大经济体印度(1.877万亿美元)之间。也即,这一数字如果换算成GDP,则相当于全球第10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麻省理工学院校友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介入全球创业与创新,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在过去的80年中,首次创业的平均年龄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39岁,下降到2000年的30岁,现在的平均年龄则是27岁。研究人员表示,创业年轻化是历史趋势,部分原因是现今开办公司的门槛降低(由于云计算、新的网络工具、众筹等新事物的出现,成本得以降低),同时融资也更为容易。导致创业年轻化更可能的原因则是:麻省理工学院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创业课程和商业计划竞赛,这极大地改变了学生们的就业观念。

    国内大学的价值表现亟待进一步研究

    不难看出,由于相关的实践活动在中国还没有全面开展,从而引致该领域内的比较研究至今罕见。需要来源于不足,这也彰显在此方面展开研究和挖掘探索的意义。就理论界而言,我们认为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年的一些学术研究是不是有些过于注重“虚”论的研究,而在“实”学方面的探讨显得过于单薄了呢?简而言之,一个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对整个社会乃至世界的贡献和影响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国内为数不少的“985”或“211”大学乃至正在积极准备建设中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贡献和影响究竟如何?毫无疑问,这方面相应研究的具体工作需要从点滴做起。也即,一种可能的单向度思维模式影响我们思路的开阔度,对真实世界里的研究并不见得“为什么”就一定比“怎么做” 高明或紧要。

    为何会是这种局面? 很简单,中国曾长达二十余年没有人去搞大社会科学研究,然而发达国家的社会科学却是一直不断地在研究和进展中,由此中外极易形成巨大的鸿沟。发达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科教管理、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和良性秩序的研究已相当成熟,我们理应谦虚学习。为此,若是能学习发达国家一些研究型、创业型大学在专利发明、衍生企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便会弥补已有的差距。一个“不断扩展秩序”的世界范围内的螺旋系统正在逐渐演化形成,这里有必要对其形态给出一定的说明和厘清,并考虑将创业型大学的功效作用逐步引入中国创新创业、科研管理、技术创新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流学术研究话语体系中。

    再者,从评价体系引导或者科教激励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想得到什么,就得先引导什么,然后就能自然而然顺势得到什么”特别能够体现出指挥棒或方向盘作用。有鉴于此,从教育系统管理高层来讲,为了更好引领国内若干高校积极适应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经济新常态诉求,可能在最终确定“双一流”指标设计与筛选采纳时, 除了原先对于论文发表、经费增长、人才引进等方面不断重视的同时,也要适当关注或者今后越加看重各大学、各专业在专利发明、师生校友创办企业等其他方面的一些作为或者社会贡献度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否则,恐难以让国内大学在稳健参与全球大学竞争,并紧密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发挥到其可能更新更高更强的作用或贡献。唯其如此,国内大学也才能获得更大的成长新空间、新机遇、新领域。

    思想乃万动之源,行动带来实践变迁。回顾麻省理工学院150多年来对于美国创新创业、就业拓展、经济成长、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良好表现、卓越贡献,无疑将会对于当前国内大学的“世界一流”目标建设、成长发展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具有极其重要而紧迫的现实借鉴、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