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
  •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教育公平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减排承诺。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 数字货币的合法性和监管问题成为金融监管机构的新挑战。
  • 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途径。
  •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方式。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随着5G网络的推广,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全球知识共享和教育公平开辟了新道路。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传统农耕文化遭遇断崖式沉没 “为往圣继绝学”成当务之急

    传统农耕文化遭遇断崖式沉没 “为往圣继绝学”成当务之急

    0

    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

    宋代思想家张载“四为”说, 被历代称为“窃天火,烹己肉,照人间”的历史担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绝句、思想的坐标。“为天地立心”,即为人间社会树立起价值标杆;“为生民立命”,即为百姓找到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为往圣继绝学”,即继承发扬过往圣人所创造的面临失传的学问;“为万世开太平”,即为子孙后代开辟祥和太平的盛世。“四为”之中,唯“为往圣继绝学”在历代学人中独树一帜, 少有提及。

    人类文明的演进主要通过人文科学的社会治理和自然科学的科技研发两条途径实现,即“道” 与“器”的互动。中国人历来重“道”轻“器”,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器”而设者寥寥,而在“继绝学”中,不光要继“道”之绝,也要继“器”之绝。所谓“往圣”者,为“道”者是“往圣”,为“器”者同样是“往圣”,只有“道”“器”并举,才能使文明薪火相传,不致中断。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分新秒异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运用, 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正面临香火断续的危机,耧犁水车镰刀锄、石磨碾盘杈耙锹等一大批在人动时代和畜动时代的几千年里,发挥巨大作用的农具,以及制造、使用这些农具的技艺,正被新科技全面代替,一无所用, 且正在散落消逝;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一整套按四时节令行事的传统农事操作规范几近失传。“顺天时、量地利、应人心”的农业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被现代高科技颠覆(如反季蔬菜等)。传统农耕文化正遭遇断崖式塌陷,灭顶式沉没,已经到了需要抢救性发掘、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最危急关头。18世纪之前,中华民族一直是人类文明的引领者, 靠的就是农耕文化的世代延续。与非洲农村的“原始型落后”不同, 中国农村是相对于城市的“文明型落后”,中国的“乡村振兴”,实质是“乡村复兴”。复兴老祖宗创造的辉煌,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之所在,力量之源泉。

    研究表明,眼下我们可以看到名字的古代农业著作600多部, 可以读到原著的也多达300多部。这是一笔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在文化传承仅限于世代实践传习和文图记载的时代,“为往圣继绝学”只能如此。今天,不论是财富积累还是科技手段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继绝学”的方式方法、能力路径都应超越前人。

    应以实物继之。县乡两级应建立博物馆,把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关的特色农具及生活器具集中存放、收藏、展示。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都有适应本地生产生活的特色传统器物, 将之搜集整理集中,让子孙后代可以直观睹物,不需像无数后人极尽想象诸葛亮如何创制木牛流马、宋代人如何设计1800多个零件的织机那样揣摩猜度,其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可以最直接地显现。美国3亿多人口,仅有200多年历史,但却建有3万多座博物馆。中国13亿多人口,煌煌五千年文明史,但却只有6000多座博物馆,即使县乡两级都建一个博物馆也仅不足4万座,这与五千年文明古国名实不副,与13亿多人口的大国也极不相称。因此,不仅应推行官建,还应鼓励、提倡、支持有条件的富村及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围绕农耕文化兴建博物馆, 以多种渠道和方式抢救即将湮灭的历史遗存。

    应以传习继之。国家已经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非遗项目计有5大类134项, 但多涉及少数民族,且零散、细碎、孤立,缺乏综合性、整体性、逻辑性的大思维。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应突破民族、区域、行业、时空等界限,发掘对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普遍产生影响,覆盖全域,对社会广泛适用的非遗予以整体性保护。涵盖耕地农业、草原农业和捕捞农业三大领域的中华农业文明,应是首选对象。将其整体打包,纳入非遗保护,在县乡选择一定数量的传承人,对传统农具的制作、传统农技的掌握以及诸多农耕文化要件予以传习,应是非遗保护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传承人就是守护神,唯其守护,才能活化;唯其传承,才能生生不息。今天,熟悉传统农耕文化的人大都在60岁以上,他们一旦作古,再无可续。

    应以图文继之。几百部古代农业著作是古人以图文形式留给我们的农耕文化遗产。今天应采取最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把传统农具的制作、传统农技的操作等博大精深的农耕非遗文化制成现代版的《农政全书》、现代版的《齐民要术》、现代版的《天工开物》等,让音像图文并茂,立体动感生辉,工艺流程、精湛技法、绝妙演示,令人一睹即明。

    应以申遗继之。人类历史上不少地方都曾燃起过古代文明的火炬,但都相继熄灭,唯有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这一世界史上独特现象生成的关键在于物质基础。多元交汇,精耕细作的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世界最高水平,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仅领先于世界,而且对东亚和西欧农业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中国已有39项非遗进入世界名录,但作为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深、历史久远、一脉相承、不曾中断的中华农耕文化理应申报世界非遗。这是保护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也是对世界的奉献,对历史的负责,对子孙的交待。

    在人人都急着赶路的今天,在社会价值把人的一生浓缩成上学时的分数和工作后的钱数这两个数的当下,在追求时尚、追求物欲、追求高新科技的如今,“为往圣继绝学”,没有强大的政策支持、没有浓厚的社会氛围、没有一支耐得住寂寞的人才队伍,决非易事。设计强力制度、造浓社会舆论、着力培养专才应是当务之急。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