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正在推动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
  • 数字货币的合法性和监管问题成为金融监管机构的新挑战。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接种运动正在加速,为控制疫情带来希望。
  •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正推动着生产力的革命。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5G技术的推广,物联网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和互联。
  •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加大了对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改变了全球支付体系。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家庭生活的方式。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社交媒体在社会运动和政治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聚力创新”重在产业爆发力和人才支撑力

    “聚力创新”重在产业爆发力和人才支撑力

    0

    沈 和

    当前,江苏省委确立的“聚力创新”战略举措,已经在全省上下形成广泛共识和高度自觉。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在带动实体经济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深刻转型。但是,“聚力创新”并非易事。既需要科学谋划、明确战略思路,更需要聚焦重点、落实关键举措。从江苏实际看,“聚力创新”关键要在增强“产业爆发力”和“人才支撑力”上出实招见成效,不断为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在增强“产业爆发力”上出实招,核心是增创更多技术领先新优势,当务之急是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以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形成强大新动能,增强产业创新发展全球竞争力。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持续发展,江苏工业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万亿元级产业有6个,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江苏占全国10%的行业有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这是江苏科技创新的现实基础。但是,江苏产业结构整体上还处于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比较缺乏,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2.3%,低于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不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半。尤其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无人汽车等新技术和新产业方面,规模和结构存在明显差距。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紧紧围绕“扬长补短”,推动产业在技术创新的新增长点上实现爆发式发展。
    “扬长”就是彰显特色,让优势更优。目前,江苏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些科技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基本具备同步竞争的能力。要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新兴优势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特色领域,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和软件业、物联网和云计算、纳米、光伏太阳能、石墨烯、碳纤维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着力突破研发、设计、标准、品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力求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增加高附加值环节的比重,提高产品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含量,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形成一批千亿元级和万亿元级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引领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着力推进“两化融合”和“互联网+”,加快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经典品牌,推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构建全球领先的新型制造体系。
    “补短”就是紧盯前沿,增创新优势。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怀,积极运用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较强爆发力和引领力的新增长点。具体而言,要在“四个方面”奋力争先。
    一是数字经济。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数字文明已成为最活跃的文明形态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中国数字经济规模1996年占GDP仅为5%,2016年上升到30.6%,是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字经济正处于密集创新期和高速增长期,数据资源的爆发式、指数化增长及分析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成为经济持续增长、共享增长和包容增长的强大驱动力量。全球前十五大互联网公司市值,近20年来增长180倍,前十大互联网科技公司总市值超过前十大跨国公司总市值。新旧实体经济的价值正在切换地位。据麦肯锡测算,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美国、法国和德国。波士顿公司预测,到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48%,总就业容量达到4.15亿。江苏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据腾讯研究院分析,在全国31个省市“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排名中,江苏位列广东、北京、上海、浙江之后,在全国351个城市数字经济分层排名中,南京进入数字经济二线城市,位列成都、杭州之后,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有较大差距。要正视现实,破除认识误区,确立数字经济是新实体经济的理念,打造世界级数字化基础设施,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鼓励互联网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和实体经济发达的综合优势,加快向数字经济转型,尽快赶上数字经济发展先进水平。
    二是分享经济。近年来,分享经济浪潮席卷全球,对传统消费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市场前景不可限量。我国分享经济发展势头正猛。2016年,全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4520亿元,同比增长103%,在知识付费、网络直播、共享单车等方面尤为突出。据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分享经济年均增长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未来十年,中国分享经济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企业。目前,我国分享经济主要集中在出行、金融、物流、旅行、房屋租赁、专业共享、生活服务等领域,呈现出市场需求旺盛、进入门槛较低、创新动力较足、吃住行领域集中度高、跨国运营意愿强烈等特征。与先进水平比,虽然江苏分享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具有网络用户多、产业支撑强和和城镇化水平高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在共享单车和汽车等领域已经初见端倪,前景可观。要因势利导,整合资源,完善法规,培育典型,积极孵化,力求尽快走在全国全面。
    三是创意经济。创意经济是文化、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的新经济形态,与科技创新相伴成长。近几年,在全球经济低迷形势下,创意经济一直保持逆势增长,每年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3%,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由于其附加值高、关联度大、引领性强,深受市场追捧。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将达到8万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销售收入。江苏人文资源丰富,科教优势突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创意经济特色集聚区和影视动漫、出版发行、软件服务、广告服务等优势明显的文化创意行业。要发挥优势,着眼战略策划和市场开拓,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艺术品业和工艺美术业五个优势创意产业,提高创意经济核心竞争力。
    四是新金融。新金融具有高效配置资源、放大创新效应和普惠民生三大特征,在促进金融业与产业链、创新链有序对接,形成科技与金融相互支撑良性互动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聚力创新离不开新金融支撑,必须千方百计做好金融创新这篇大文章。杭州、深圳、北京、上海的新金融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主要是互联网巨头主导、依托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商业技术与设施,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已涌现出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腾讯金融等代表性企业。2015年,深圳各类VC/PE机构达到4.6万家,注册资本超过2.7万亿,机构数量和管理资本约占全国的1⁄3。而同为创新型城市的苏州,2015年创投机构仅有302家,管理资本规模仅达1033亿元。“十二五”期间,苏州、深圳国内外上市公司累计分别为100家、321家(比例为1∶3.2),各增加46、83家(比例为1∶1.8)。可见,创新差距的背后是新金融发展的差距。江苏新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基础较好,前景极其广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后发优势,着力营造良好环境,积极支持金融创新,大力培育金融科技龙头企业,盘活金融市场资源,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和投资培训,切实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在增强“人才支撑力”上出实招,核心是完善创新驱动体制机制,重中之重是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和创新生态高地,网罗天下英才、激发人才活力,为增强产业爆发力提供高端智力支撑。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就是要集聚更多天下英才引领创新创业。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全球竞争始终是人才竞争,高端人才价值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现实性和战略性。江苏拥有各类人才资源近1100万人,总量很大,但高端人才缺乏,特别是全球领军人才十分紧缺。聚力创新,关键在集聚创新人才之力。要突出产业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构建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政策链,把人才嵌入创新发展全过程,让人才的智慧和潜能竞相迸发。要着力在“引、吸、育”三个方面下功夫。
    “引才”关键靠政策。活跃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领军人才,超过一半是从省外和国外引进的。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引进的人才更多。深圳“海归”突破6万人,海归创办的企业超过3900家,有60多家超亿元企业,柔宇科技、华大基因、光启、大疆创新、超多维等是海归创新创业的典范。昆山天瑞仪器公司,创办仅五年时间,就实现了由“一间办公室”到“一栋大厦”,到“一家上市公司”,再到“一个产业园”的“四级跳”。实践证明,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就能形成一个创新团队。培育一个新兴产业,快速致富一方百姓,领军人才是最紧缺的战略资源,成长非一日之功,必须舍得花功夫、下本钱。要放眼全球引进产业领军人才,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走出去”引才、团队引才、以才引才、猎头引才、柔性引才等途径和方式,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提升江苏创新创业的层次和水平。
    “吸才”关键靠“土壤”。留住人才需要待遇保证、需要感情联络、更需要事业支撑。江苏现有研发人员74万,在苏两院院士96人,“千人计划”人才598名,用好这些人才资源,创造的价值难以估量。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与优秀人才创新创业要求相适应的生产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地深根,服务江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感情联络和思想沟通,加大激励力度,鼓励优秀人才安居乐业,把个人追求融入江苏发展大业,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育才”关键靠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紧缺问题,说到底要靠自己培育,关键在优化人才制度。江苏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全省共有高校141所,在校大学生接近190万,每年有50多万毕业生,还有各类科研机构数百家。这是形成大规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重要基础。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既要立足当前,加快培养适应创新创业的各类实用型合格人才,又要着眼长远,大力培养能够满足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各类特殊优秀人才。既要做好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做好各类管理人才的培养。力争经过10年、20年、30年的努力,建成一批国际知名大学、研发机构和国际大师级人物,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重大原创成果,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培育数家进入全球技术创新百强或五十强的优秀企业。

    27
    打造创新生态高地,就是让创新创业者享受更多阳光雨露。政府是营造创新生态的主体,必须为创新做好制度创新,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提高创新的便利性、宽松性和包容性,形成创新的“场效应”。如果说创新创业人才是“根”,龙头科技企业是“主干”,小微科技企业是“叶”,那么,由制度和服务等要素构成的创新生态就是“阳光雨露”,可以孕育更多“参天大树”。多年来,江苏在优化创新布局、搭建创新平台、设立研发机构、建设资本市场、培育领军企业等方面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特别是出台“创新40条”“富民33条”“人才26条”激励政策,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创新浓度,产生了积极影响。要进一步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优化创新平台载体。大创新需要大平台和大载体支撑。要认真借鉴深圳南山区支持华为、中兴做大做强的成功经验,提升各类高新区、科技园、创业园的创新功能和服务质量,特别要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作用,着力打造江苏“硅谷”,使之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策源地、创新发展的辐射源。同时,要发挥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苏州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南京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和连云港连博会等博览会作用,使之成为创新发展的国际知名展会品牌。
    二是提升政府服务质量。着力构建省市县三级政府统一协调的创新服务体系。在省级层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使创新人才分享更多成果收益;深化行政审判制度改革,完善“三张清单”制度,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推行创新机构“民办官助”模式,推动以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源头创新;突出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地市级层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强化统筹协调和规划引导;打造新技术新业态的优势产业链,培育世界级品牌企业;鼓励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构建区域创新资金供给体系。在县域层面,强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创新资源向向企业集聚;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家创新创业。
    三是营造宽松软环境。科技创新呼唤良好的社会环境、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积极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便利的“创新熟地”和事业平台,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尊重创新主体意愿,少干预多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治理结构创新,鼓励优势企业跨国、跨界、跨地区、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引导中小企业打造“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真正让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让创新人才施展智慧和才华,让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发挥科技研发优势,让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相得益彰。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加快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切实为企业营造放心、省心、暖心的良好环境,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推动创新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