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战略下赣东北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战略思考

0

李庆红 曾 光

长三角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是我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赣东北地区(以下简称赣东北)紧邻长三角,是江西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新常态下推动赣东北全面融入长三角,对江西发展乃至长江经济带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赣东北全面融入长三角的重要意义

赣东北包括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和鹰潭市,是江西向东开放的重要门户,推动赣东北全面融入长三角,条件具备且意义重大。
一是江西全面融入“两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在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大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推动赣东北加速融入长三角,深化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开放合作,是江西全面对接和融入相关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平台,也有利于江西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二是促进江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赣东北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是江西实现“两翼齐飞”的东翼板块,在全省区域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化赣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发达城市的合作,有利于加快做大上饶省域副中心城市、景德镇和鹰潭次中心城市,加速培育信江河谷城镇群,构筑赣东北经济新增长极,优化全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总体发展战略。
三是提升江西优势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赣东北区位、产业和生态特色优势,全面深化与长三角的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构建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有利于加速推进江西旅游强省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增强江西的生态优势、产业特色和旅游竞争力。

赣东北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定位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主动对接、重点突破,努力将赣东北打造成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后花园,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1.以保护一江清水为重点,共筑长三角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放。赣东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联防联控的理念,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促进鄱阳湖与长江流域和谐共生,共同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廊道。大力推进鄱阳湖与信江、饶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治理,强化水质跨界断面考核,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严格治理工业污染、严格处置城镇污水垃圾、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防治大气污染,加强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河长制”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与安徽、浙江等省进行横向生态补偿。
2.以优势制造业为重点,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体系完备,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制造业向外转移趋势明显。要准确把握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导向和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吸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模式创新等手段改造提升铜加工、食品、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价值链整体向中高端跃升,打造中部地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为重点,加大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鹰潭铜、景德镇陶瓷、上饶光伏等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新兴产业集聚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承接长三角金融、科技、信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发展。同时,严把产业准入关,严格禁止污染型产业、企业向赣东北转移。
3.以绿色农产品为重点,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长三角农产品市场容量大,多样化需求越来越明显。充分利用赣东北农业资源和绿色农产品的市场比较优势,努力建设成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这是江西全面融入长三角的优势所在。大力引进农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以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农业合作示范园和农产品出口基地等为载体,重点打造绿色水稻、特色水果、花卉苗木、休闲农业、农产加工等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以大旅游产业为重点,打造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充分发掘历史文化、山水风情和人文资源,依托“千年瓷都”景德镇,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清山、龙虎山和“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整体开发推广,加快形成以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婺源、龟峰、神农源、鄱阳湖湿地公园为重点的赣东北旅游圈,打造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行动计划”,积极发展观光休闲、红色经典、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大力发展自驾游、研学旅、乡村游、高铁慢游等新业态。加强与安徽、浙江、上海等地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名山名城旅游、沪昆高铁和合福高铁旅游走廊等精品旅游路线,推出面向长三角的旅游优惠政策,推动旅游客源互济、信息互通、门票互惠、线路互接,构建跨省无障碍旅游区,打造中部地区长三角旅游休闲首选目的地。大力推动健康养老与文化、旅游、医疗等相互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面向长三角的异地养老、分时度假养老和旅游健康等新业态,重点在三清山、婺源、龙虎山等地打造一批健康养老养生基地,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健康养老目的地。

赣东北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战略举措

1.加强融入长三角的体制机制创新。高位推动,成立江西省赣东北开放合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现有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开放合作,建立健全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省直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和市长定期交流机制。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支持赣东北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指导意见,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对接互补、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旅游市场共建共享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推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和泛长三角合作发展。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社会与团体等力量,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多层次区域合作体系。
2.加紧壮大中心城市融入长三角的中坚力量。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源,在促进区域合作开放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依托沪昆高铁,以上饶市中心城区为中心,推动上饶、广丰、玉山、铅山、横峰和弋阳等周边沿线县城同城化,加速培育和壮大信江河谷城镇群,增强上饶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赣东北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特别是抓住沪昆高铁和合福高铁交汇的机遇,做好高铁经济这篇大文章,全面启动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建设,并以此探索与长三角共建高铁经济试验区。同时,培育壮大鹰潭、景德镇等次中心城市,增强县城、重点镇综合承载力,拓展融入长三角的支撑力量。强化尊重自然和文化传承的理念,推进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提升千年瓷都、绿色铜都等城市品牌,彰显赣鄱文化个性和魅力。支持上饶率先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鼓励比邻城市开展多种形式的跨省交流合作。
3.加速融入长三角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赣东北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先手棋。抓住国家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建设,打通省际“断头路”和“瓶颈路”,加快构筑与长三角无缝接轨的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积极推进信江、昌江航道整治,改造提升贵溪、景德镇等综合码头,加快鄱阳、万年、余干等航运码头建设,强化与九江港等长江港口分工协作,畅通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联系。加快合安九客专、九景衢铁路、昌景黄铁路、长赣铁路、六安景铁路建设,加快上饶至万年、昌傅至东乡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力度,形成与长三角主要城市2-3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上饶三清山机场、新建鹰潭机场和迁建景德镇机场,科学规划布局鹰潭等通用机场,打造一小时通航交通圈。推动铁水、公水、空铁等多式联运无缝连接,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

38
4.加快融入长三角的市场一体化进程。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地方和企业标准制订合作,逐步实现工商登记、产品检验、计量检定、资质认证等质量、资质互认。推进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市场服务互通互认互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协作。统筹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推进江海联运、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有效衔接,全面融入长江大通关体系,大力发展直达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推进上饶国际物流城、景德镇综合物流园、鹰潭现代物流园等平台建设,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协调机制,加快教育合作发展,推进公共文化协同开发共享,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逐步推进社会保险关系有序衔接和医保跨省结算。
5.加大对接长三角的招商引资引智力度。继续把面向长三角的招商引资摆在首要位置,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打造赣东北开放合作升级版。坚持招大引强,实施精准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主动赴长三角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招商推介会,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总部型、上市型、高新型、品牌型、产业联盟主导型的“五型”龙头企业和成长型、科技型小微企业,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推动产业链整体转移。探索建立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和利益共享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异地流转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建设一批跨区域产业联盟、“飞地经济”园区和发展平台。鼓励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市场化产业联盟、技术联盟和人才联盟。探索与江浙沪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探索与安徽设立城际铁路投资基金。大力推广、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长三角等国内外先进社会资本、战略投资者来赣东北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加大柔性引才引智力度,采取“季节型”、“假日型”、“候鸟型”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星期天工程师”、“周末专家”等,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赣创新、创业和服务。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和规范审批,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制度,以减税降费为重点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有效降低企业外部成本,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本文是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引领下沿江地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YZD16)

作者分别为江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