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向2025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对于发展服务贸易而言,“服务贸易便利化”议题非常重要,不但与效率、成本密切相关, 还会影响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这里分享几点认识。
第一,服务贸易正在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引擎, 便利化是释放服务贸易增长潜能的重要基础。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简称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服务业增加值约占全球GDP 的三分之二;按世界银行的分析,在全球最终产品价格中,服务环节的增值超过60%;2024 年服务贸易对全球贸易整体增长的贡献(达60%)超过货物贸易。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增速更快, 但目前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仅为26.4%,其原因固然有一些服务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的因素,即属于“不可贸易型”,但更重要的是服务业业态多元、监管难度大,各国存在大量服务市场准入限制和监管约束。世界贸易组织(WTO)测算显示,服务贸易成本约为货物贸易成本的两倍,各国内部规制因素造成的成本占4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分析表明,如果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服务贸易成本减少15%,将推动G20 的GDP 增长0.5%,这是个不小的数字,若是在全球范围内,相关努力的成效会更大。当前,国际组织仍在致力于推动成员方简化程序、提升监管透明度、减少要素跨境流动障碍,一些区域或双边自贸协定、数字贸易协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表明对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存在共识。希望各国加强开放合作,通过规制对接、监管协调,在服务贸易市场开放与便利化提升上取得新突破,为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摆脱增长低迷发挥更加积极、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跨境提供,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潜力巨大。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深入演进和广泛渗透,可数字交付的服务贸易范围大幅拓展、便利化提升,促进更多服务的跨境传输、交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增长点。在世纪疫情、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数字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研究发布的《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显示, 2024 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达4.64 万亿美元,较2019 年增长64.7%, 远超同期货物贸易增幅(28.5%)和总体服务贸易增幅(37.5%)。数字服务贸易成为服务贸易中最具发展前景、发展活力、增速最快的贸易形式,有助于在国际环境动荡变革下缓解整体贸易波动、促进贸易结构优化。从投资角度看,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5 年世界投资报告》阐释的,随着世界经济数字化程度的加深,数字平台、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等赋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三,中国将继续着力提升服务贸易开放度和便利化水平,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中国是服务贸易大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 万亿元,规模创同期新高。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是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重要体现。服务贸易正在成为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全球化不断深化的重要推动力。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推动发展。在数字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国际经贸秩序遭遇冲击的当下,推进服务贸易开放与便利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强服务贸易合作的紧迫性显著增强, 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构建适应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展的有利制度环境。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本文为其在2025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的致辞暨主旨演讲。
Vis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