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行动。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教育公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 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全球零售和供应链管理。
  • 5G技术的普及为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 在线健身和健康应用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数字化转型加速了企业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依赖。
  • 网络安全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关键挑战。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正在加强应对措施。
  •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受到更多审视。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新定义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 科技创新正在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正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企业需要加强防御措施。
  •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未来。
  •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和交通问题成为热点。
  • 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企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以保持竞争力。
  • 合成生物: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合成生物: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0

    韩 祺

    从政策研究角度来看,新兴行业、新技术发展非常值得关注,过去我们说信息技术是使能技术,广泛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现在越来越发现生物技术也可能起到这样一种新作用。判断生物经济、生物技术,有没有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合成生物: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本书编写的初衷。

    以前有一种说法是基因技术改变了整个人类发展进程,其实,演变到现在我们把它定义为合成生物技术, 可以对基因技术进步作更深入的解释,这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通过生物制造万物的新时代。

    理论上来说,所有有机化学品都可以通过生物法合成。其中,菌种是生物合成和生物制造的核心,决定了产品种类、原料路线和成本基础,被誉为生物制造领域的“芯片”,始终是生物制造研发竞速和产业竞争的焦点。随着菌种及其生物工艺过程的不断突破,生物制造正在加快向医药、化工、食品、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渗透,并推动其变革式发展,高能量密度生物燃料、不依赖石油资源的可持续材料、一碳原料生物转化利用、清除污染物和降解有害物质的生态产品,以及营养安全的肉蛋奶油糖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持续吸引公共投资和社会资本,不断催生初创公司,催生新行业、新业态,逐渐改变产业格局, 经济贡献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强。相关机构预测,未来5—10年,石油化工、煤化工产品的35%可被生物制造产品替代。进入一个通过生物制造万物的新时代,是非常振奋的。

    根据技术进步规律和产业化时序推算,到2030年我国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等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元。生物制造正在支撑建立清洁、低碳、可持续的物质供给新路线,农业产品车间高效制造新方式,智慧医疗诊治新模式,未来农业、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医学等变革性愿景正在加速成为现实。

    通过这样一本书,把新的行业通过更广泛的渠道跟大家进行阐释说明,希望能够引起更大范围关注,能够把中国发展进程、发展成果,更多在国际上进行深度交流和宣传。书中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制定的合成生物产业战略及相关支持政策。过去,我们经常说要学习借鉴国外科技创新成果,但实际上随着科技进步,我国的科技发展已经从“跟跑”转向“并跑”,一些领域甚至进入“领跑”阶段,可以发出中国声音,有一定的话语权。

    从政策制定角度来看,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从政策宣贯及下一步工作开展角度来说,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干部、读者了解到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下一步,能够更好地落实包括生物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等。希望通过这本书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合成生物、生物制造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宜发展,每个地方应该选择不同侧重领域确定发展路线,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更好发出中国声音。

    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创新战略研究室副主任。本文根据作者在“现代化新征程丛书”(第二辑)新书发布会现场发言整理。

    Visits: 284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