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国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充满新机遇和新挑战,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更加突出,全方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已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夙愿,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代化新征程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在党的二十大号召下,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走好现代化新征程,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宏观层面来看,走好现代化新征程,需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客观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中观层面来看,走好现代化新征程,需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适应我国参与国际竞合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内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外化解外部环境新矛盾新挑战,实现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基础上塑造形成参与国际竞合新优势。从微观层面来看,走好现代化新征程,需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坚持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以“把握主动权、下好先手棋”的思路,充分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培育和挖掘内需市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国家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迟滞、不中断。
走好现代化新征程,要把各国现代化的经验和我国国情相结合。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全面地认识到,现代化虽起源于西方,但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因此,走好现代化新征程,要把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我们要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反映出我们的现代化新征程,是基于大国经济,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实现长期全面、绿色可持续、和平共赢的现代化。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我们走好现代化新征程的实践要求,也为我们指明了走好现代化新征程的领导力量、实践路径和目标责任,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要义,推动各方面工作沿着复兴目标迈进提供了根本遵循。
走好现代化新征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整套体制机制,才能保障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如果不能及时建立一整套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就难以引导干部按照新发展理念来推进工作。如果不能在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准入等方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体制机制,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难以顺利形成。
走好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经济发展深度融入全球化体系,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着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需要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体制保障。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第一,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应对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克服“卡脖子”问题,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样需要为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第二,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可以有效分摊企业研发、制造、服务的成本,形成规模经济,这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第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对外开放本质上也是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对外开放是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和在全球配置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走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出版“现代化新征程丛书”, 是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把握当下发展机遇、面向未来,以奋斗姿态、实干业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新篇章。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此套丛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报告原文中找指导、从会议精神中找动力,用行动践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是交流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释放创新动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众智。来自20多家智库和机构的专家参与本套丛书的编写。丛书第二辑以新质生产力为主线,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直面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借鉴国际国内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各类决策者提供咨询建议。丛书内容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努力打造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了的使用指南。
三是探索未来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基本特点、形成逻辑和深刻影响,把创新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现代化新征程丛书”主要面向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层、专业研究人员等读者群体,致力于为读者丰富知识素养、拓宽眼界格局,提升其决策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丛书编制过程中,重点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政治性,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行动指南,确保相关政策文件、编选编排、相关概念的准确性;二是坚持前沿性,丛书选题充分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向未来发展重点领域,内容充分展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新机遇、新要求、新举措;三是坚持实用性,丛书编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特别是用新的理论要求指导新的实践,内容突出针对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在上述理念与原则的指导下,“现代化新征程丛书”第一辑收获了良好的成效,入选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相关内容得到了政府、企业决策者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充分发挥了丛书服务决策咨询、破解现实难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智库作用。
“现代化新征程丛书” 第二辑按照开放、创新、产业、模式“四位一体”架构进行设计,包含十多种图书。其中,“开放”主题有“‘地瓜经济’提能升级”“跨境电商”等;“创新”主题有“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前沿人工智能” 等;“ 产业” 主题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储能经济”“ 合成生物”“绿动未来”“建设海洋强国”“ 产业融合”“ 健康产业” 等;“ 模式” 主题有“未来制造”等。此外,丛书编委会根据前期调研,撰写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丛书第一辑的出版,已经为我们加强智库与智库、智库与传播界之间协作,促进智库研究机构与智库传播机构的高水平联动提供了很好的实践,也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我们构建智库型出版产业体系和生态系统, 实现“智库引领、出版引路、路径引导”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我们希望再次与大家携手共进,通过丛书第二辑的出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
Visit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