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引起了全球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办公环境和城市生活。
  • 随着5G技术的推广,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数据隐私成为数字时代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成为全球性挑战。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模式。
  • 数字化转型在疫情后变得至关重要,企业纷纷加速其进程。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教育和娱乐带来沉浸式体验。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 海洋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 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最佳方式。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智慧康养消费面临的堵点及对策

    智慧康养消费面临的堵点及对策

    0

    李 琦

    内容提要: 

    智慧康养新业态是发展银发经济的重点潜力产业,是拓展银发市场空间的重要方向。本文认为随着健康观念转变、应用场景融合、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康养消费将迎来加速发展新机遇。然而,当前智慧康养消费尚存在支付能力不足伴随数字融入困境、结构性矛盾叠加销售渠道不畅、要素支撑乏力交织标准体系缺位等问题。建议全面提高需方支付能力和消费意愿、持续优化供给品质和销售渠道、着力强化要素支撑和标准体系,推动智慧康养消费提质扩容,撬动银发经济发展。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银发经济潜力产业, 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人民群众的健康及养老服务需求,深度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形态。促进智慧康养消费既充满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智慧康养消费的供需双方及政策端堵点,提出推动智慧康养消费提质扩容的建议,以期加速释放银发经济潜能。

    2024 年5 月,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观众在参观“居家康养智能产品”。 图/ 中新社

    智慧康养消费迎来加速发展新机遇

    (一)健康观念转变催生智慧康养消费新增量

    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城乡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更加注重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19—202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由19.2%提高到27.8%,居民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不断增强。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下降,经常带病生存、多病共存,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慢性病,4500 万老年人处于失能、半失能和失智状态。在老年人疾病模式转变的同时,健康观念逐渐由临床治疗向“前端”预防和“后端”康复转变,对健康管理、监测、康复等智能产品的购买意愿不断增强。

    (二)应用场景融合促成智慧康养消费新需求

    智慧康养与居家、社区和机构等养老场景融合,是解决当前养老模式中健康服务短缺的有效方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测算,截至2023年5月,全国家庭医生团队数量仅为每万人口3个,“面对面” 服务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动态变化的健康管理和康复需求。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康复辅具等在各类养老场景的集成应用,可以打破医疗机构和老年人群的空间制约、提升互动反馈速度,更有利于将养老服务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实现有针对性的、连续的定期复诊、长期随访、健康管理、风险预警等功能,在应急情况下还能够大幅缩短反应时间。此外,智慧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应用,可以突破传统养老场景的空间限制,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诊断、康复、护理等整合连续的健康服务,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康养服务体验感。

    (三)数字技术赋能支撑智慧康养消费新升级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等一批前沿数字技术与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智慧科技产品的应用创新加速向健康、养老领域拓展深化, 推动形成智慧康养新业态。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数字控制系统、康复机器人、可穿戴康复医疗器械等智慧康养领域布局,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逐步发展完善。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智慧康养产品的推广提供了重要基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 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其中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占比高达37.9%;60岁及以上网民规模达1.7亿人, 较2020年12月增加了近0.6亿人,互联网加速向老年人群渗透。

    智慧康养消费市场存在的堵点分析

    (一)需求侧:支付能力不足伴随数字融入困境

    支付能力不足是最突出的制约因素。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劳动年龄人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分别为9502 元和5436元。而2022年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超过80% 的受访老年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南开大学金融学院等机构发布的《2022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测算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大约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46%,远低于世界银行测算的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的养老金替代率标准(70%)。此外,受可能出现的大病医疗支出等影响,老年人消费存在明显后顾之忧,倾向于提前进行预防性储蓄,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期支付能力。

    数字融入困境带来消费“门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 年12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3.17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 占比39.8%。此外,接入网络的老年人群也面临着多重困难。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近六成老年人认为使用电子设备存在困难障碍,有56.8%的老年人表示电子设备操作复杂、学不会。由于老年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已出现衰退,老年“初学者”面对高科技产品时容易产生茫然和焦虑情绪,进而形成智慧康养消费“门槛”,有待更多帮助以跨越“数字鸿沟”,充分享受技术红利和发展成果。

    2024 年4 月,河北石家庄一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推出“数智化”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图/ 中新社

    (二)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叠加销售渠道不畅

    产品设计科学性差导致实用性不强。智慧康养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部分企业对老年人实际需求调研不足,致使部分智能产品难以满足个性化康养的实际需要,距离精准高效提供健康服务仍有较大差距。还有部分产品功能集合度较差,仅能满足单一维度需求, 与老年人多层次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用户体验欠佳。调研中部分老年人家属表示,所购买的电动护理床设计不科学、实用性不强,整体性能有待改进。例如,排泄孔设计根本无法卧床使用,智能翻身实际上仅体现为一侧床板的90度翻转,一些宣称的功能基本无用导致仍需要人工护理。

    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可及性较差。由于老年人日常外出购物的活动范围有限,加之智能产品专门售卖商店在社区的布局较少,导致线下消费不畅,多数老年人通过互联网购买智慧康养产品。然而目前智慧康养产品的品牌效应不强, 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了解不够深入,在网上购物过程中面临“无法清晰描述需求”,甚至“不知道哪些需求可以被满足”的情况,致使智慧康养产品的供需对接受阻,可及性不高。

    效果保障欠缺导致安全性疑虑。当前,智能感知、高精度定位、健康监测等技术在健康管理、养老护理、辅助康复等领域的应用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由于老年人健康指标更不稳定,对于身体状况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康复训练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如果数据反馈不准确或者出现故障,可能对老年人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消费者对其安全性仍存在疑虑,宁愿选择雇佣护理、被动照料等更加稳妥的方式,规避可能产生的二次伤害风险。

    (三)政策端:要素支撑乏力交织标准体系缺位

    创新发展活力仍需进一步激发。智慧康养企业多处于初创期,目前仅有为数较少的地方政府给予研发资金补贴(例如西安)或投资引导基金(例如秦皇岛),初创企业普遍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产值利润后获取政府资金支持。同时企业最需要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雪中送炭”型投资机构也较缺乏。产业链条长、涉及范围广,市场准入、金融信贷、土地人才等配套支持仍需加强。

    数据要素支撑力度有待加速提升。数据是智慧康养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智慧康养有别于传统康养的关键。现阶段企业对智慧康养的探索多局限于硬件设备的制造,对于信息数据资源的建设力度较弱,企业独立数据收集和开发利用往往面临着成本、技术、人才等困难,可能造成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和资源浪费,影响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还会导致产品研发迟缓影响行业升级迭代步伐。随着智慧康养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政府、社会等各方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网络、平台、硬件设备的一体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标准化体系还有较大完善空间。清晰的标准体系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信赖感。但目前推动智慧康养产业发展的文件以规划和计划类为主,构建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仍然缺乏。智慧康养产业涉及领域较多,整合的技术较为复杂,容易出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产业的整体发展。

    多措并举推动智慧康养消费提质扩容

    (一)全面提高支付能力和消费意愿,释放消费新潜力

    一是提高老年人群支付能力。健全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积极发展养老金融,面向备老、老年人群推广专属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等, 增强养老保障水平。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覆盖老年人群,加快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老年人群医疗和护理服务支出压力。探索大型智慧康养设备租赁、社区共享等新模式,不断降低产品使用价格。完善智慧康养消费补贴政策,扩大补贴产品名录和参与企业范围,拓展参与活动方式,鼓励根据老年人群健康状况等因素加强分类补贴力度。

    二是增强老年人群数字融入。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大学等开设老年信息媒介类培训,指导老年群体更好接触信息技术和科技设备, 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通过智慧康养产品的操作演示、试用体验等方式, 培育老年人群接触智慧科技产品、注重健康养老的意识,提升智慧康养产品的认知率、使用率。针对老年人视听感官特点,推动产品操作界面和音量等适老化改造,提升操作便捷性,强化人机交互体验,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难题。

    (二)持续优化供给品质和销售渠道,满足消费新需求

    一是推动智慧康养产业创新升级。支持智慧康养企业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 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新模式创造为方向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构建智慧康养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相关研发型企业等的技术优势,以交叉融合的方式促进智慧康养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依托各类试验区、开发区、示范区等平台,推进智慧康养产业跨区域、国际性合作,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二是畅通供需对接销售渠道。鼓励引导电商平台设立银发消费专属页面以及智慧康养产品模块,拉动老年人群线上消费。提升消费平台类应用程序的适老化调整,鼓励提供“关怀模式”“长辈模式”, 提高信息无障碍水平。引导促进线下智慧康养产品旗舰店、体验店和实体门店布局,开展智慧康养产品及服务体验活动。针对老年人的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积极引导开展智慧康养产品进商场、超市、社区活动,培育一批特色消费活动品牌。

    三是促进质量安全提升。通过推广和运用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促进智慧康养产业围绕产品功能性和安全性全面提升质量。加强建设标准化、专业化的智能康养产品第三方质量测试平台,加强质量测评、验证和认证,制定产品信息和隐私安全的检测评价技术方法。完善智慧康养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让老年人放心消费。

    (三)着力强化要素支撑和标准体系,激发消费新活力

    一是积极提供配套支持。鼓励、支持与引导智慧康养产业发展,加大对产业相关项目的投资力度,在税收优惠、融资信贷、土地政策、人才支撑上给予有力支持。推动设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引导基金, 由财政资金给予天使轮融资担保,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支持具有研发转化优势的智慧康养企业发展,“一企一策”给予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扶持,推动相关产业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 培育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壮大拥有领先技术和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二是强化数据要素互通共享。推动建设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智慧康养平台,为创新康养模式、设计与开发创新型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建立智慧康养业态数据有序开放和合理开发利用机制,统筹政务和社会数据资源,加强国家层面的康养相关数据共享,推动数据要素赋能产业发展。依法规范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中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等活动, 加强技术监测和监督检查,做好安全防护和风险控制。

    三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组建产业合作平台或联合体,牵头制定标准规范, 指导研发设计、推动生产制造、提高技术性能、规范消费市场。积极对标国际标准,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技术储备和产品有序升级,打造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推动智慧康养业态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ASH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Visits: 155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