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0

本刊记者 蒋 莹

内容提要: 

2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1个中央一号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并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党中央加强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鲜明态度,发出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 

绿水青山成色足,乡村振兴气象新。2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1个中央一号文件,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六部分内容。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并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党中央加强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鲜明态度,发出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

图为江西高安一片高标准农田建设春耕现场,大型机械正在翻挖整理作业。 图/ 中新社

锚定农业强国,守住耕地命根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好地才能产出好粮。加大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陈印军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耕地质量总体偏低、耕地空间布局亟待优化、耕地质量破坏容易修复难”,这是陈印军总结的我国耕地的质量特点。如,东北黑土地、西北黄土地保护不好,很容易遍地沟壑, 再次修复就难了;农田土壤一旦受到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修复非常困难,不得不放弃。

粮食安全的前提是实现粮食丰产。如何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改善、布局持续稳定?为此,陈印军提出以下五方面对策建议。

一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强化和完善从省到乡镇,再到村一级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并且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年终考核目标。强化对多熟区和水资源丰富区耕地资源保护,遏制耕地“北增南减”的空间布局趋势。强化对可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的复耕,确保耕地总面积稳定。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探寻科学性、经济性、生态性、可持续性的盐碱地治理之策;探寻适宜的种植作物与相适应的栽培模式。耕地“非农化”整治时刻不能放松;耕地“非粮化”整治应明确为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将“非粮化”整治的重点放在永久基本农田上。

二是将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真正的高标准农田。优化基本农田划分方案,将不适宜作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划出,适宜的农田要及时划入,尤其是要克服重重阻力将那些“隐藏”起来留作建设用地的优质耕地重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切实做到“永久基本农田”名副其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核实处置工作, 按照“田、土、水、路、林、电、气、管”综合配套的要求编制高标准农田核查信息表, 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尤其是2018年以前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进行认真核查评估。强化质量管控,实现新建、重建、管护“三同步”,确保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成为真正的高标准农田。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力度,分区分类采取不同的投资标准。

三是加强对耕地质量的全面保护与建设。耕地质量建设不能仅限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应对18亿亩红线内的耕地质量进行全面保护与建设,其内容包括:土壤有机质提升、农田土壤酸化与盐碱化防治、农田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防治、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等。

四是调动耕地使用者保护耕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必须建立在数量、质量、生态三个基本支撑点之上,为此必须调动起耕地使用者保护耕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重点是提高种植者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五是加大科技创新,破解耕地技术“卡脖子”堵点。完善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日常监测系统,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开展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日常监督提供科技支撑。构建耕地质量评价与预警系统,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开展耕地质量日常监管提供科技支撑。完善高标准农田管理系统,强化高标准农田监测与监管功能。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深化耕地质量提升与新型功能肥料科技创新。

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杨村建成红色文化公园、村史馆、红色文化展览馆等。 图/ 张开亮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深耕农文旅融合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包括:“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以及“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临近年关,坐落在悠悠湖水中的微山岛喜讯不断。“向大家汇报一下今年的合作社运营情况,最重要的还是分红, 要让大家都享受到合作社发展的红利。”2月2日,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微山岛镇杨村鑫缘旅游专业合作社一年一度的分红大会现场,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昭祥说。

据统计,自2016年合作社成立以来,8年间,杨村合作社累计扶持村民产业项目85 个,向56户社员分红现金53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48万元, 真正实现了农户和集体双增收。现如今,杨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起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吸引群众积极加入、主动融入,实现了“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农户得实惠”的目标。

2013年6月,微山岛镇党委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归雁回引”计划,殷昭祥辞去了轮渡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回到生他养他的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10年来,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杨村建成集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工作站、旅游驿站为一体的双层综合性建筑体,建成杨村红色文化公园、村史馆、红色文化展览馆,围绕 “古韵杨村”“烽火杨村”“奋进杨村”“振兴杨村”“未来杨村”等生动地再现了杨村从过去贫穷落后的微山湖小渔村蜕变成为今天宜居宜业宜游的红色美丽渔村的“蝶变史”。另外,杨村创新红色文化传承, 开发了《浓浓鱼水情 大爱微山湖——红色微山湖精神及时代传承》等党性教育课程,组建了杨村志愿者服务队,用乡音乡语在街头巷尾讲红色故事,让红色杨村兼具“外表美”与“内涵美”。

“群众的满意和笑脸, 让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乡村振兴干劲十足”, 殷昭祥说,杨村立足乡村振兴,确立起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美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下一步,杨村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上谋新篇,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微山的案例是我国乡村地区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盘活乡村资源,加快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典型,也是众多率先发展乡村的一个缩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张照新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对微山县微山岛镇杨村的案例进行了点评。

张照新表示,党组织带领农民抱团发展是提高小农户发展能力的一个有效路径。小农户由于自身技术水平、资金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尤其是在我国农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小农户与现代化产业联结的难度加大。通过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必然选择。由党支部牵头,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成立村办合作社,不但可以利用村干部的人才优势,解决很多专业合作社人才缺乏的难题,还可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增强合作社的号召力、凝聚力,为合作社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微山县杨村合作社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组织模式的价值。

张照新认为,杨村的发展是乡村地区开发农业多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休闲、体验和康养等方面需求不断增多,乡村的生态涵养、休闲体验和历史传承的价值凸显,为乡村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杨村正是利用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水库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不但拓展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也为农民带来就业增收机会。需要关注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既需要党组织的引领和村干部的“头雁”作用,也需要增强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建议杨村村办合作社在未来发展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广大农户参与合作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催生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农村产业升级, 加快绿色发展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具体从“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多方面,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部署。

推动乡村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慧看来,坚持产业兴农、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农业高质高效的鲜明导向。“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要积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打造绿色低碳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她说。

“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周慧认为, 目前,建立绿色低碳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农产品供应链损耗较大。根据中科院研究团队测算,2014—2018年我国食物损失和浪费的年均总量为3.49亿吨。其中,整个食物供应链年均食物损失量为2.91亿吨, 占食物年均总产量的16%。从供应链的不同环节看,生产后处理和储存阶段的食物损失最为严重,年均总量约为1.6 亿吨,是餐饮浪费的3.5倍。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损耗高于粮食作物。《2022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食物损耗中,蔬菜损失比例最高,约为25.9%,水果类排第二为13.1%,粮食为7% 左右。

二是一次性包装载具使用较多,对环境影响大。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包装多采用如纸箱、塑料袋等一次性包装, 比例超过80%,但是非一次性包装载具,如果蔬周转筐,根据行业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果蔬周转筐的保有量约为2 亿个,整体渗透率约为15%, 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一次性包装不仅难以回收利用、使用成本较高,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也不容小觑。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采用一次性纸包装箱,相较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生鲜周转筐,将增加82%的生产垃圾排量、49%的能耗和92%的用水,同时增加76%的臭氧层破坏。

三是供应链流通环节多, 冷链物流发展不完善,使得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不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零售市场为基础。主要表现为“农户+经纪人+批发商+零售终端+消费者”“合作社/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终端+消费者” 模式,约70%的农产品是通过传统流通渠道流通。但该流通渠道环节过于冗长、信息不对称、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同时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尚不完善,根据农业农村部和中物联冷链委的数据,目前,我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和冷藏车运输率分别仅为11%和35%、52%和57%、54%和69%,而发达国家平均冷藏运输率高达90%以上。

基于上述问题,周慧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减少一次性包装载具的使用,推广果蔬周转筐的使用,增加绿色环保收益,减少果蔬损耗。使用一次性材料虽然生产成本较低,但后续的处理成本以及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却较大。政府可以继续推出相应的政策限制使用一次性包装,逐步降低一次性包装在市面的流通数量,同时倡导使用可循环材料。从效果来看,这样的举措在降低相应材料使用频率的同时,可以提高环境友好型的非一次性包装载具的使用比例, 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带来更多绿色环保收益。

二是建立标准化的供应链体系。以果蔬周转筐、托盘为切入点,推动农产品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行在零售企业、农户产地端两方面的补贴政策,加强生鲜筐的使用意愿,推动果蔬周转筐快速推广,尽早实现果蔬周转筐的社会化运营。一些国家的经验显示,通过发布对于使用果蔬周转筐农户的补贴,可以有效提高产地端使用生鲜筐的比例, 打破了源头端生鲜筐推广慢的难题,以此提高全产业链生鲜筐的渗透比例,可学习借鉴。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水平,构建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增强冷链物流科技供给力度,聚焦冷链物流薄弱环节与关键技术,加大联合攻关, 加强先进适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加快新成果新装备推广应用。降低冷链物流成本。鼓励低能耗物流技术的研发,更广泛推行农产品冷链物流绿色通道,在运输、能源使用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升冷链物流的管理水平。严格实施收货验货入库标准,着力提升运输人员技术水平,推动冷链物流各环节实现紧密无缝衔接,确保生鲜农产品全程满足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产品质量安全。

“积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打造绿色低碳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是实现美丽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周慧说。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