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县城承接发展传统产业路径研究 ——来自湖南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的启示

0

沈 立 魏琪嘉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推动全球产业链体系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推进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成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战略纵深优势的必要举措。

实现传统产业有序转移, 关键在于确保中西部产业承接地区“ 接得上、稳得住、能扎根”。打火机产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成本敏感性强、地域植根性弱,长期在全球各大成本洼地之间流转。但自21世纪初转移到湖南邵东之后,逐步从一个“ 浮萍行业”变成“ 连越南都搬不走”的产业,为中西部县城承接传统产业转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样本。深度剖析其中的原因,总结邵东的经验做法,对于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浮萍行业”到“越南都搬不走”的行业

打火机产业是典型的“浮萍行业”,价值低、利润薄,一旦成本稍有上涨就容易发生大规模转移,难以在一个地方扎根。自该产业在欧洲诞生以来,已经先后历经西班牙、法国、美国、日本,20 世纪90 年代又迁移至我国的广东和浙江。21世纪初,湖南仅有百万人口的小县城邵东开始大规模承接广东、浙江的打火机产业,并通过持续的迭代升级让打火机产业在本地扎根,成为“ 越南都搬不走”的产业。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全球份额大且出口占比高。目前,邵东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打火机生产基地,一次性注塑打火机年产能达150 亿支,占全球市场的份额高达70%,并形成了完整的打火机产业链。同时,邵东也是全国打火机的主要出口基地。根据长沙海关统计数据,2022年邵东打火机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出口遍布美国、俄罗斯、印度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地理条件差但承接转移快。邵东是一个典型的中西部小县城,地处湖南衡阳、娄底和邵阳三市交界处,具有“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不沿线”的特征。邵东虽内无禀赋优势、外无政策优惠,但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却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成为隐形的“打火机王国”。温州曾经是全球最大的金属打火机生产基地,巅峰时期有3000多家金属打火机生产企业。但进入21世纪,受环保、劳动力成本、税收等因素的影响,打火机这类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往外转移。而邵东作为老牌商贸之都,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当地劳动力、税收、产业链等优势,大规模承接沿海打火机产业转移。到2012年,邵东打火机出口量第一次超越温州和宁波,成为全国出口打火机最多的地区。

三是比较优势牢且本地根植深。打火机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较低,市场竞争激烈,涨价空间有限,利润相对稀薄,一旦劳动力成本稍有增加就会导致打火机企业向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地区转移。而邵东打火机产业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长期维持单支低价的同时保证有利可图。正是由于这一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造就了邵东打火机产业的比较优势,使得打火机产业在邵东牢牢扎下根来,并且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融入打火机产业链,部分邵东企业在贵州东部与湖南接壤的岑巩县设立分厂进行代加工,复制了打火机产业集群。即使有零星打火机企业迁往东南亚地区, 也只是迫于国外产业政策限制单纯的打火机进出口和落地制造的要求,并且那些工厂主要是简单的组装,研发系统和主要零部件生产均在邵东。

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的发展秘诀

从客观上看,打火机体积小、重量轻,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相对较低,这为邵东克服交通地理劣势、成功承接沿海打火机产业集群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更重要的是,邵东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引导服务作用和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功能,支持企业创新迭代升级, 织密织牢供应链网络。

(一)发挥产业集群作用, 织密织牢供应链网络

强大的产业集群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丰富的产业生态。上下游联系紧密的产业链集群网络正是邵东打火机产业保持强大韧性的重要原因。打火机虽小,但其背后却是一套复杂的供应链,从引流芯、芯套、海绵三件套到电子装置、出气阀、印刷包材、电镀喷漆,每一个环节都隐藏着一条产业链。通常情况下,一家打火机企业往往需要10 0多家配套商进行支持。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通过供应链企业的近距离密集分布,实现在30分钟的车程范围内能找到几乎所有的配套工厂,大大提升了工厂之间原材料运输效率和产品迭代速度。这个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使得邵东打火机企业可以生产包括防风和直喷式打火机在内的各类产品。

(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极致创新迭代降成本

打火机行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成本的敏感性尤其高,一旦失去成本优势,产业就很有可能转移到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抬升,人工成本之困成为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的“紧箍咒”。根据邵东最大打火机企业东亿电器相关负责人的计算,只有把人工成本控制在7%以下,才能维持市场竞争力且保持利润不变。因此, 通过自动化改造降低人工成本成为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但是,标准自动化装备比较昂贵,许多打火机企业难以承受。为降低自动化改造成本,当地企业开始投资于非标准自动化设备。许多工厂组织由熟练工人组成的自愿技术改进小组,通过快速迭代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以熟练工人为主体、以快速迭代为特征的“黑手创新”使得整个行业普遍受益。以东亿电气为例,升级改造帮助东亿电气人工成本下降80%,产能增加40%,打火机人工成本由0.1/支下降到0.015/ 支。正是依靠技术改造,邵东打火机产业成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

(三)发挥协会协调作用, 促进行业有序化发展

在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发挥了信息探头、鼓励创新、组织协调、市场触角等重要作用。一是发挥信息探头作用。打火机所需原材料价格受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很大,邵东打火机协会建立了气体、金属、塑料等原材料价格警报机制,起到了对原材料价格站岗放哨的“ 望塔”作用。二是发挥鼓励创新作用。邵东打火机协会建立了新品数据库,用于保存各种打火机的式样,规定所有公司的新品在开发打样期都需要送往这里备案。这种模式有效杜绝了相互抄袭现象,鼓励了企业创新。三是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邵东打火机协会建立了价格监管机制,有效解决了产业集群内部无序竞争现象。四是发挥市场触角作用。邵东打火机协会组织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在迪拜、巴黎等全球各地构建终端销售渠道,打造了较为完善的全球直达销售网络, 为邵东打火机企业出口全球奠定了扎实基础。

(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提供行业公共化服务

邵东打火机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提供的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一是成立公共研发平台。当地政府于2016年成立了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换等方面提供平台支撑,围绕邵东打火机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进行定制化产业升级,有效推动了邵东打火机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成功研制30余台(套)新设备和新产品,形成5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比如, 打火机气量自适应调节及火焰智能检测技术成功解决了焰苗高度不稳定的技术难题。二是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当地政府积极扮演好“ 服务者”的角色,努力做到只要企业有困难,就第一时间介入解决相应问题,保障企业有更多精力搞生产研发。比如,疫情期间,东亿电气遭遇产品积压、仓库受限严重的问题,当地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组跟踪调度,在统筹仓库用地、疏通道路、园区建设、复工复产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帮助,有效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三是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针对发展初期打火机企业普遍呈现“小而散”的情况,邵东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星罗棋布的乡村小作坊式企业整合成10 0多家打火机生产及配套企业。

中西部县城承接产业转移的几点启示

(一)优化营商环境

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决定中西部县城承接产业转移成败的关键在于营商环境,只有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才能造就集聚各类要素促进产业发展的“强磁场”。一是强化扶持措施。中西部县城要围绕自身资源禀赋深度开发比较优势,培育壮大本地特色产业,拉长特色产业链条,不断增强整体产业竞争力。加大对企业主体的税收支持力度,适当提高特色产业优惠税率,优化办税服务, 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二是提高服务效能。建立“容缺受理”制度,健全告知承诺制, 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放尽放、能放全放”。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统筹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当好市场秩序“守护者”。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政务流程再造,优化政务服务功能, 实现各类审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三是开展下沉服务。强化服务企业职能,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定期调度机制、重大项目跟踪督察机制、重点企业对口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台账式管理”, 及时掌握企业第一手信息,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

(二)完善基础配套

邵东打火机产业集群能够获得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方政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助力企业降低综合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这也启示我们要做好以下三点。一要加强人才支撑。结合县域产业发展需求, 依托地方职业院校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为当地企业输送紧缺技能型人才。优化“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资质认证制度,对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给予一定优惠。加大高技能人才正向激励,完善市场化薪酬体系,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二要强化金融支持。针对传统产业技改资金需求大、周期长的特点,精准制定融资担保、定向降准、财政贴息、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包,引导资金精准流向传统制造业领域。加大传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快贷款签约投放进度。三要加大基建投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工程的布局、规划、立项上予以重点倾斜,持续提升基础设施通达度和通畅性,为中西部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创新支持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企业“黑手创新”和平台“共性技术创新”相辅相成, 共同推动邵东打火机产业持续升级。这也启示我们要做好以下三点。一要注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聚焦标准制定、工艺验证、检验检测、设备共享等企业共性需求,建设若干高水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若干具有较强实力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价值与风险评估、知识产权等服务的“ 一站式”科技服务。二要提升龙头企业引领创新能力。培育或组建若干规模大、实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带头引入各生产环节新工艺、新技术。依托龙头企业,围绕技术熟化、成果落地等企业需求, 建设若干技术转化初试、中试基地。三要建立产业链集群企业联动创新机制。打造常态化的由龙头企业引领、上下游配套企业协作的联动创新和分享机制,发挥配套企业“ 微创新”积极性,支持生产技术知识的分享,实现产业链集群内企业相互学习、联合创新的局面。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在信息、人才、组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能做企业想做而做不到、政府想做而无精力做的事。纵观邵东打火机产业的发展历程, 行业协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启示我们要做好以下三点。一要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鼓励企业自发建立行业协会,指导行业协会建立权责明确、运转有效的治理结构,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成为真正的独立社团法人。支持行业协会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增强社会公信力, 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立足”。二要扶持行业协会发展。调动行业协会积极性,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听取行业协会意见。将不宜政府部门行使、市场能够自行解决、适合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涉及行业协会的税收优惠等各项配套政策。扩大行业协会的会员覆盖率,提升中小企业的参与度,实现“ 共益”与“公益”的最大化。三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协会在调查规划、数据统计、行业自律、价格协调、标准制定、产品展销等方面的“上挂下联”“分流器”“传送带”作用,推动宏观政策和微观企业之间实现更好衔接。

作者分别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资料链接】

邵东是一个典型的中西部小县城,地处湖南衡阳、娄底和邵阳三市交界处,面积1 7 0 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刚过百万, 具有“ 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不沿线”特征,境内山地占2 1.6 9 %,丘岗地占6 1.18 %,平原仅占1 0 . 8 5 % 。邵东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打火机生产基地, 截至2 0 2 2 年,一次性注塑打火机年产能达15 0亿支,占全球市场的份额高达7 0 %,并形成了完整的打火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达1 0 0多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打火机种类多达3 0 0 余种。据长沙海关统计,2 0 2 2年邵东打火机出口数量达到3 5.2亿个, 占同期全国打火机出口总量的5 0.1%,排名全国第一,出口遍布美国、俄罗斯、印度等10 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者综合媒体报道整理)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