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市圈:“创新+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

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 五千年历史帝都之首。”西安, 一座古老厚重的城市,拥有数千年沧桑历史、历经十三朝的世界文明古都。有人说:“四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 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看西安”,西安见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更展现着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未来。从“天人长安”到千年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的“大西安”,从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到见证时代发展的都市圈,从“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到“一带一路”的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着古今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采。

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作为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安正引领带动西北部地区强势崛起,西安都市圈也成为引领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载体,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西部高水平开放的前沿;同时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要地;还是传承中华文明核心示范区和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随着20223月《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西安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五个、西北地区第一个且目前唯一获得国家批复的都市圈,标志着西安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早在2008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把西安都市圈建设成为关中率先发展的核心板块”的战略目标。近年来, 西安都市圈发挥地处中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和中西两大经济板块接合部的区位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北地区经济中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在规划中,“创新圈”“产业生态圈”“通勤圈”“朋友圈” 成为西安都市圈发展的关键词。西安都市圈如何进一步“破界成圈”,高水平引领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深入探寻,观察与洞悉西安都市圈的特色与未来发展,以期为我国都市圈建设提供借鉴。

以西咸一体化为切入点,全面推进西安都市圈一体化协同发展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基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都市圈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秦创原总窗口科创成果不断涌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速发展、空港新城“一带一路”国际航空物流网络加快完善……西安都市圈发展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国家批复的第五个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上承城市群、中含西咸一体化、下接国家中心城市,正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作用。

“西安都市圈扎根西北、连接中西、衔接南北,拥有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等独特优势。将西安都市圈纳入国家都市圈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加快西安都市圈自身的建设步伐,还有助于发挥西安都市圈对西北五省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注入新动能。”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谢攀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

早在20年前“大西安都市圈”的概念已经出现。“西安都市圈”的提法在《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予以明确。2019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之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启动《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2021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20223月,《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

“《规划》是指引新时代西安乃至整个陕西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设西安都市圈必将进一步发挥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带动都市圈内各地区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全域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谢攀表示。

目前,西安都市圈涵盖4 125个县(区、市),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 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区, 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以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聚集了全省45.6% 的常住人口以及50%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口、经济集中度较高,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看来,西安都市圈的建设是以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一种更为合理的发展模式来推动。都市圈并不是将所辖范围进行简单相加,而是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协调周边城市和城镇的发展,最终实现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一体化”是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关键词,西安都市圈的空间格局构建和功能区布局是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亮点。核心区引领、轴线带动、外围组团支撑的网络化、多层次空间发展格局是西安都市圈发展的特色。

从空间格局上看, 西安都市圈的建设呈现“ 一核、两轴、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裴辉儒分析,一是强化“一核”的引领带动作用,即将西安市中心城区、咸阳市主城区以及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统一划入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全面提升西安核心辐射带动能力,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推进都市圈核心区率先实现同城化,带动全域一体化发展;二是推动“两轴” 发展,即依托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主干线推动形成东西、南北两条经济发展轴,形成西安都市圈的基本骨架;三是打造一批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的都市圈特色功能“ 多组团” , 形成都市圈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不同功能单元,发挥比较优势,多点支撑都市圈发展。主要包括富平阎良组团、高陵泾河新城三原组团、空港新城咸阳经开区组团、临渭华州组团、耀州组团、杨凌武功周至组团、乾县礼泉组团。

从空间布局可以看出,西安都市圈的发展以西安、咸阳为核心,通过贯通东西、南北两条发展轴充分辐射带动周边城市联动发展。从东西向发展看,依托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交通大通道,发挥西安龙头引领作用和咸阳、渭南、杨凌、兴平等城市支撑作用, 构建东西联通都市圈各功能板块和节点区域的经济发展轴。推动西安与咸阳相向一体化发展,助推西安与渭南加速融合发展。从南北向发展看,依托西延高速铁路和包茂高速公路大通道,增强高陵、阎良等节点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形成高效串联西安、渭北和铜川的南北向经济发展轴。

“从功能区发展布局上, 西安都市圈创新性地推出‘加减乘除’组合。”谢攀说。一是在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划定上做“加法”。将咸阳市主城区、西咸新区部分新城一并纳入,既有利于实现重点突破,又有利于激发各地区共建西安都市圈的积极性;二是在西安中心城区功能上做“减法”。推动西安中心城区“ 瘦身健体”,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疏解中心城区非中心功能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为都市圈内各地区协调发展创造机会; 三是在全面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上做“乘法”。以打造“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为依托,全面增强大西安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四是在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程上做“除法”,着力破除制约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的“软”、“硬”障碍,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谈及西安都市圈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二级巡视员、研究员刘勇认为,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尺度空间区域的核心功能是空间市场一体化(小尺度空间核心功能是分工协作,大尺度空间区域核心功能是综合竞争力), 以西安大都市为中心,以“西咸一体化”为重点,促进“一核、两轴、多组团”一体化发展。在创新布局的同时还明确指出了西安大都市的功能定位。从城乡区域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看,国家中心城市、省级大都市的主要经济功能是为全省、全辐射地区乃至全国提供装备产品和生产设备等, 都市圈里的地级市主要经济功能是发展一般产品的制造业, 县级市主要经济功能是发展农副产品和矿产品初级加工。

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布局中,西咸一体化是关键, 而其中的核心则是连接两市之间的西咸新区,充分发挥西咸新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意义重大。一栋栋崭新建筑拔地而起, 一座座高架路桥四通八达,一条条轨道蜿蜒绵长…… 西咸一体化建设正揭开崭新的序幕。通过建设以西咸为核心的都市圈,辐射包括渭南、铜川在内的周边城市,从而带动关中城市群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发展。

200212月, 西安、咸阳两地政府签订《西安市—咸阳市经济一体化协议书》, 启动了两市一体化发展战略工程。20046月,西安、咸阳两市共同制定出台了《西安、咸阳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西咸一体化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目标。20069月,西安、咸阳两市通过电话并网推动西咸一体化率先破题。2009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强调“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从2010年开始陕西省启动建设西咸新区。2014 1月,西咸新区经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级新区。同时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71月,西咸新区由西安市代管。2021年,陕西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西咸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标志着西安— 咸阳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20225月,西安市和咸阳市召开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党政联席会议,并签署《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提出两市将分别组建空间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和遗留问题解决等8个工作推进专班,协调解决西安—咸阳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统筹推进西咸一体化重点任务落实落细。20229 月签署的《咸阳市—西咸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强调,用好“两市一区”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和沟通交流机制,推进遗留问题解决,不断强化双方发展规划兼容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协同共建、产业发展协同联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资源共享、重大事项共商共举,切实推进一体化发展进程,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建设西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 十年磨一剑” , 一系列举措推动西咸一体化快速发展,通过内涵式扩容做大城市平台,提升城市影响力,充分发挥西安的有效辐射和带动作用,西咸新区已由经济发展低洼区成长为国家级新区和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从2002年陕西省政府提出西安— 咸阳一体化发展构想至今,前后历经二十余年,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不断推向纵深,汇聚了中央、省、市共商共建的强大合力。”谢攀表示。

西安与咸阳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周边城市也迅速响应,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建设的热潮。铜川抢抓“加快西安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融合发展” 重大机遇,强调立足于更高层次的区位协同发展,做实“陕西制造、铜川配套”,做新“西安研发、铜川转化”,做优“关中建设、铜川增材”,全力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渭南提出, 按照全市“三极多中心”空间布局,深入推进中心城区西渭融合,持续加快富平、阎良一体化,全力抓好西渭东区建设。

为全面推进一体化发展, 西安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地铁开通里程达到259公里、在建里程163公里; “米”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型, “四主一辅”铁路客运站布局加速形成;长安号开行超过11000 列;国际航线通达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第五航权;一批新建道路加快建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

西安都市圈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裴辉儒向调研组介绍,一是聚焦19条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育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2021年西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26.6%,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7.6%,航空集群成为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优胜者。二是西安高新区和陕鼓集团、诺瓦星云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三是2021510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070 亿元、达到年计划的121.8%, 三星闪存芯片二期、吉利汽车、奕斯伟硅产业基地、荣耀科技园等支柱产业项目竣工投产, 比亚迪动力电池、隆基29GW高效单晶电池、“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 西安都市圈以文旅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亮点,并且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国内诸多城市的前列,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意娜说, 陕西一直以文创企业数量众多为特点,在国内独树一帜。2021年整个陕西文创的存续和在业相关企业数量达到了5801家,是全国最多的省份,同时陕西省规上文化企业中将近一半在西安市,足见西安市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当前, 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呈现出以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等细分行业为主,其他行业为辅的框架和结构。而都市圈中的其他城市也呈现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趋势。例如,咸阳有著名的文旅品牌袁家村,铜川市是全国首批、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渭南市则是以富平陶艺、化县皮影等传统文化传承转化为特征,各具特色。

未来,《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将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为主线,突出强调西安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并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毗邻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殷培伟博士向本刊调研组表示,结合《规划》同时可以看出,西安都市圈发展的短板与优势交织、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西安都市圈存在多方面挑战和短板:一是国家都市圈建设刚刚起步,可供西安都市圈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不多; 二是西安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有明显短板,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仍需健全; 三是西安都市圈面临来自成都、郑州等都市圈的竞争。另一方面,伴随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人口和要素持续向中心城市和城市圈集聚、多重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于此,推动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难得机遇。

为做好《规划》的贯彻落实,谢攀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发力:一是牢牢把握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这一“切入点”。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将西咸新区建设发展列为首要任务,下好“先手棋”,巩固和提升一体化发展的成果;二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下功夫。打造轨道上的、机翼上的都市圈,织密高速公路网,以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助力打造现代流通体系,提升资源、要素、产品圈内圈外循环的便捷度;三是加大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建设。本着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聚合金融、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四是做好《规划》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工作。以《规划》为统领,编制出台交通、产业、创新、国土、生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多个领域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为《规划》落地实施形成有力支撑。

此外,刘勇表示,“从空间扩展方向看,西安都市圈不仅要注重向西对天水的辐射(因同属渭河流域),也要注重与东北方向的山西汾河流域地区展开合作。渭河—汾河流域是我国第二大地形台阶上三大重要的人口集聚和城镇密集区之一,是黄河流域非常重要的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之一。”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着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是西安都市圈发展的长远大计。陕西一直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规划》明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地位, 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作为西北地区的科技中心,西安都市圈乃至整个陕西省将“创新驱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陕西举全省之力打造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以深化秦创原建设效能为总牵引,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坚持抓平台、育主体, 促产业、重融合, 建机制、优生态,为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提供有力支撑。为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在四个方面重点发力、持续用力:一是强化秦创原顶层引领作用;二是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三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四是推进重点产业聚链强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陕西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形势新要求,依托富集的创新资源,以激发创新潜能、释放创新活力为目标,作出了举全省之力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这一重大部署,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的发展原则,发动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主体共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李志军向本刊调研组表示。

与此同时,为加强西安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西安市科学技术局积极与西安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展开合作。例如,与咸阳市科学技术局签订《推动协同创新、带动错位发展合作协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深入推进西安、咸阳两市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与渭南市科学技术局签订《西渭融合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科技资源共享、科创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建立科技会商机制, 加快协同创新步伐, 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协同发展,促进两地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作为高质量创新驱动平台,秦创原已经成为西安都市圈乃至陕西省创新发展的崭新名片,同时也是全省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和强大引擎。20213月在西安西咸新区和西部创新港启动建设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已经成为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2021 428日,陕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将秦创原打造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致力于建设成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科技创新大平台。

“强化秦创原顶层引领作用,突出发挥秦创原集聚创新资源、释放创新活力的作用, 坚持“一总两带”(以西咸新区为总窗口,西安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形成的科技创新示范带,西安经开区、渭北新城、阎良区形成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带)建设格局,不断健全顶层设计,形成了具有西安特色的创新体系。”李志军说。

他进一步介绍,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布局下,秦创原的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完善了支持秦创原发展的政策体系。发布《西安市关于进一步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金融融合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区县、开发区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全市秦创原建设“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健全秦创原引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发挥秦创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建立考核督导、定期调度会等工作机制, 统筹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县、开发区合力推进秦创原建设。三是推动全域秦创原建设。推动西咸新区总窗口利用政策制度集成优势开展探索创新。西安高新区、航天基地、长安大学城依托科教优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西安经开区、阎良区、渭北新城聚焦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龙头企业创新。

100多所高校,1500余家科研机构,20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超过70位两院院士……西安都市圈科技、人才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如何将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却面临着“肠梗阻”。借助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陕西科创产业版图加速提质扩容。科技成果转化“ 三项改革” 试点启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使得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探索“科技经纪人”模式,深度挖掘全面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 设立春种基金破解投资难、流程长、落地慢难题,加速创新创业企业孵化……秦创原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科创驱动发展特色模式。

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陕西省推出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 着力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三大难题。“三项改革” 与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赋权改革试点一起,构成了成果转化的全新体系,贯穿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通过“三项改革”,西安都市圈乃至整个陕西的创新活力迸发, “三项改革”已成为陕西科创体系改革的典型做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意义。

针对“不敢转”的问题, “三项改革”方案将职务科技成果从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退出进行单列管理,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消除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卸下了科研人员的思想包袱,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 书架” 转向“货架”。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师罗剑在一个月内完成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评估及相关入股手续,在秦创原注册成立了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值预计1500万元,将成为国内第一家量产薄膜铂电阻的企业,现在公司投后估值4000万元。

针对“不想转”的问题, “三项改革”制定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打通人才晋升通道,“晋升难”问题迎刃而解。“三项改革”实施后,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院教师闫振国,研发了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通风管控平台,在陕煤集团、延长石油、山东能源、中煤等多家单位转化成果、示范应用,通过“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贡献,闫振国晋升为副教授职称。这次改革明确了技术转移人才参与职称评审的两条成长路径和评价标准,鼓励引导教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名利双收”, 大大提升高校教师和专职服务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针对“ 缺钱转” 问题, “三项改革”方案推出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解决方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师胡瑞柱, 长期致力于水源水质污染控制、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和工业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但由于资金短缺,研究的科技成果存在转化困难。“三项改革”实施后,支持科研人员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以现金出资方式,入股科技型企业,形成“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的投资组合。胡瑞柱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成立公司,团队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200 万元由学校账户直接入股合作公司, 增资后科研团队占比45.8%。这大大降低了高校教师“真金白银”投入的资金压力,真正解决科技成果“缺钱转”问题。同时与企业和创投机构等捆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在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资金活水的同时还极大调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积极性。

此外, 为破解“ 政府基金投资难”“投资流程长”“企业落地慢”等难题,秦创原设立春种基金,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创业企业孵化,采取多项创新措施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比如,创新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模式,破解“技术成果难转化”问题;简化政府基金项目投资评估,破解“政府基金投资难”问题; 推动标准化投资流程及投资协议,破解“投资流程长”难题; 向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破解“企业落地慢”难题; 进行投前、投中、投后流程标准化管理,破解“项目多没法管”难题,等等。在秦创原春种基金资金支持下,众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种子项目迎来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三季度, 春种基金已推动新设立398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已为符合标准的162家公司拨付投资款14620 万元。在获得春种基金资金支持后, 各种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从实验室小试走向生产线和客户现场中试,诸多项目借助秦创原宣传后得到产业合作及社会资本投资。

例如,春种基金团队积极协助离子束非晶碳基镀膜装备制造产业化项目以近亿元估值获得1000万元投资;积极推动绿色多元金属氧化物卤化专用催化剂开发项目获得科技投资人200万元天使投资;智绘鹰倾转垂直起降测绘型固定翼无人机项目在春种基金资助下成功落地转化,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农业植保、森林防火等领域;X射线整箱金属残留异物检测技术项目的“功能裂纹智能检测V1.0”和“公路裂纹智能检测V1.0”技术获得了华为技术认证书……

20224月,陕西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度“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名单,经推荐、评审等程序,确定对全省2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予以支持, 其中春种基金助力1 5 位高校“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领域。截至20226月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已发布2022 年第一批至第九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公告,在秦创原春种基金孵化支持下,陕西埃恩束能碳基技术有限公司、陕西智奇开物新材料有限公司等25 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设立的企业成功入库。这是春种基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

西安工程大学朱永灿博士领导研发的电力与碳指标智能运营AIOT系统项目2022年实现了产业化。该项目依托秦创原平台,由科技经纪人吕静最初挖掘,她首先将项目研究吃透,根据科技成果特点给出合理建议并筛选与之匹配的企业与资源配置。经过反复沟通, 项目方采取了与科研团队合作成立公司的方案。既保留了团队的研发力量,同时借助企业的支持实现量产,最终实现成果转化。

帮助朱博士成功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经纪人”队伍正是秦创原创新平台探索的又一富有成效的特色模式。科技经纪人深入高校和科研院所, 与专利持有人充分沟通,不断挖掘可以进行市场化的专利技术。同时展开“一对一”、全流程服务,帮助专利持有人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后期对已落地项目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包括对已落地科转项目开展企业调研,了解每个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所需的企业服务,依托第三方或相关资源帮助企业解决运营问题等。

“自20213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建设以来, 秦创原总窗口已组建了一支超过30人的科技经纪人队伍,累计挖掘科技成果上千项,累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98个,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30家,春种基金项目设立公司368家,在服务全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经纪人队伍已成为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表示。

“ 下一步, 西安市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发挥秦创原平台效应, 从高度、力度、广度、深度、维度重点发力,加速释放创新创造潜能, 打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李志军说。

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西安都市圈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创新综合竞争力,打造科创名城,李志军还强调,一是提升创新驱动战略支撑高度。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创中心,推进驻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 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加快《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 制定统揽性政策,紧紧围绕创新名城建设,从平台建设、未来产业、人才引培、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等领域谋篇布局,制定具体推进举措,打造国家科创中心,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加大全域秦创原建设力度。着眼巩固和强化秦创原“一总两带多园区”总格局,支持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阿秒光源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加快秦创原生态科创岛、丝路科学城、西安电子谷、大飞机创新原、碑林环大、幸福林带秦创智谷、大庆智路科创城等示范园区建设。深化创新主体培育,加大企业研发奖补支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展产业创新研究,充分发挥“龙门成长基金”“上市专家团”作用,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站,鼓励科技企业入库,引导大型国有企业整体或拆分科技创新业务板块上市。紧盯未来科技、未来产业发展,围绕前沿热点材料、空天动力、绿色能源、光子量子科技、类脑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 布局验证中心等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推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大力支持西工大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动能,努力实现换道超车。

三是拓展科技合作交流广度。征集吸纳国际知名大学和国内“双一流”大学科技成果, 导入产业体系,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质量。探索建立飞地孵化模式,依托高校院所在国内外设立飞地孵化器。向省外以及国外推广秦创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建设一批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助力产业发展。

四是做实创新改革服务深度。着力挖掘企业需求,推进科研成果供给和企业需求征集双向发力,在企业、产业和科技资源之间架起桥梁,使科技创新资源从高校院所的裂变走向双链融合的聚变。组建科技企业发展专班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加速培育科技型企业量质双升。持续深化完善“ 三项改革” 、仪器设备共享、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专利申请前评估、技术交易信用贷等创新举措,推动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效率、走深走实,取得更大成效。

五是提升技术要素流通服务维度。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关于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相互融合的要求,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打造国家级技术要素市场,吸引国内外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机构在西安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市场化机构合作。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基地,打造一批具有投行思维、专业能力强的技术经理人、科技经纪人队伍。积极推动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探索,创新科创企业信用贷款模式。

未来,对于西安都市圈的创新发展探索与实践,刘勇建议,一是强调创新职能的企业化和市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固然重要,但其基本上是一个由市场引导的企业行为,科技成果是否有用、有市场,都需要实践的检验。二是要强调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就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而言,主要包括农业装备、生态保护设备、交通装备(包括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的西飞集团所涉航空领域)和电力装备等领域。

以绿色创新擦亮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底色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安都市圈正以实际行动擦亮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以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近年来,西安都市圈狠抓“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两大战略进行部署。其中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列为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将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西安市碧水保卫战和陕西省黄河流域主要市县的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一是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建章立制。西北大学环境资源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社坤对调研组表示,“聚焦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三大问题,西安都市圈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日臻完善。” 比如颁布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西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等等。通过建章立制划定生态红线、建设控制红线,进行约束性规划。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与执法工作卓有进展。据王社坤介绍,陕西省及西安都市圈范围内的各市均依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设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其中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是市委的议事协调机构,同时设立了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为进一步明确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分工,陕西省及西安都市圈范围内的各市均发布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为加强渭河流域保护,陕西省设立了渭河流域管理局,西安市设立了渭河生态区并组建了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陕西省设立了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西安都市圈内的各市也各自成立了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为进一步加强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同,陕西省和相关省份成立了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并设立了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办公室。

三是进一步强化司法建设,尤其是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司法保障。坚持推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区域流域司法协作,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大保护格局。2022 7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依托现有的铁路、监所检察院新设4家跨行政区域的检察院,其中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实现了对西安都市圈秦岭北麓地区的跨区域管辖,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实现了对西安都市圈渭河沿岸地区的跨区域管辖。

四是建成数字秦岭“1+7+N” (1个市级平台+7个沿山区县开发区平台+N个行业监管部门) 综合监管平台,对秦岭15个峪口建立了“三色管理”机制; 同时推进“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五是建立“河长湖长林长+ 河警湖警+河督察”实践模式。如制定《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在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设立市级林长。

“举头蓝天白云,远望青山碧水。”为全面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近年来西安及周边城市开展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三大攻坚行动,加大力度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当前,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已成为陕西省域内的机制。

走进西北地区首家花园式污水处理厂——中铁水务集团沣西新城大王污水处理厂, 立体生态处理工艺和生化池内增加仿真植物根系让人耳目一新。据中铁水务集团沣西运营项目副经理孙权介绍,该项目以独特的食物链反应池为基础,以植物根系为生物载体, 通过构建高度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实现了生态环境和污水处理有效结合。位于温室内的花园式景观替代了传统污水处理厂外观结构,完美融入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了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建筑设施与城市景观完美结合的目标, 被称之为“生态花园”。

实现绿色转型发展需要绿色技术创新。《规划》强调“协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随着西安都市圈的发展, 污水处理量与日俱增,如何让污泥变废为宝、减少二次污染,切实推进循环发展与绿色发展?

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污泥处理项目现场,厂房干净整洁,设备高端先进,工人们正在设备旁作业……这里是2021 年中铁水务集团在西咸新区投资6亿元新建的重大民生工程——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污泥处置项目。“治水不治泥, 污染大转移; 治水不治泥, 等于白治理。” 孙权说。以创新为引领, 中铁水务创新团队通过对外引进、合作研发模式将两段式干化与热解气化联合应用到污泥处置中,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拉来的湿污泥, 通过污泥料仓进入蒸汽间、热解气化生产线等2 0 多道工序后形成灰渣作为建材、园林绿化肥料进行回收利用, 变废为宝, 实现污泥污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杜绝了因污泥带来的环境危害。这一技术有效解决了西安城区和周边23个污水厂污泥处置难题,打通了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让污泥“变身” 资源,实现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了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技术的创新让西安都市圈绿色发展如虎添翼。中铁水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积极投身西安都市圈绿色发展实践,成为中国西部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力量。中铁水务集团总工程师王雷向本刊调研组表示,“近年来,中铁水务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水务环保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围绕自来水工艺优化、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技术、污泥减量化技术、海绵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同时,积极推进创新研发平台建设,设立环保研究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构建全方位的水务研发创新体系。环保研究院围绕水务环保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开展重点研究项目26项, 获得专利授权2 5 项, 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0 项,软著11项。新增专利申请1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王雷进一步举例说,为解决现阶段国内自来水厂余泥资源化技术高碳排、高成本的难题,中铁水务从资源再利用入手,将自来水厂余泥作为一种资源,深入调研,反复试验, 最终成功研发出自来水厂余泥资源化为海绵介质土技术,并成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认证。这是一种低碳且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资源化技术,该技术采用免烧工艺,可实现自来水厂余泥资源再利用,解决了传统余泥处理处置高碳排放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以及传统余泥处置运输成本高的难题,开创了无废城市固废低碳绿色处理的新方向。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中铁水务还不断加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率。目前,自来水厂余泥资源转化为海绵土技术已初步实现应用,在广州自来水厂余泥改造项目中,已建立一座自来水余泥处置中心,生产的海绵土在广州、珠海部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进行利用。有效解决了自来水厂余泥处置成本高、余泥高碳排处理等问题。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都市圈的水环境的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小区、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建……以中铁水务集团的实践为代表,西安都市圈正积极建设绿色美丽家园。

总结西安都市圈近年来的绿色发展实践, 裴辉儒表示,西安都市圈在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包括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绿色转型发展中,建设“数字秦岭”及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建立智慧化生态保护站;建立绿色生态小区;建设现代装备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中药绿色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等。与此同时,还将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 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产业,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裴辉儒看来,西安都市圈在不断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协同性问题,如何协同西安都市圈各方权责、利益、资源是首要挑战。另外,西安都市圈与西咸一体化、西安自贸区在区域划分、运行功能上既存在圈层重叠,也存在不同点,这些层面如何协同面临挑战。二是西安都市圈发展的“ 绿色抓手” 如何充分发挥作用须进一步明确, 且有待于充分调研及实践探索。三是目前金融市场对西安都市圈的资本支持较弱, 如何有效解决资本规模和流动性问题, 是西安都市圈绿色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四是更好地将“ 绿水青山” 转化为“金山银山”,存在一定的技术性操作和经济成本问题。五是数字技术在绿色发展中的应用尚不成熟。

此外,王社坤认为,当前西安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还面临着法治建设进展不够均衡的挑战。西安市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方面具有优势, 但都市圈范围内的咸阳、渭南、铜川等城市须快步跟上。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西安都市圈绿色发展,王社坤建议加快完善西安都市圈法治建设。一是发挥西安市的引领作用,通过地方协作完善咸阳、渭南、铜川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统一执法尺度、提高执法能力。二是进一步扩大铁路运输法院管辖范围,建立与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关中平原地区人民检察院相呼应的跨区域司法管辖体制。三是结合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将秦岭生态环境工作推进新阶段。在现有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基础上, 针对秦岭国家公园保护制定专门的《秦岭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并建立统一、高效的秦岭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实现跨区域集中管理。四是以《黄河保护法》和《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渭河流域管理体制的优化,整合现有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责,实现流域综合管理, 进而切实推动渭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

裴辉儒强调,全面推进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他建议,一是建立工作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由省政府牵头,尽快建立以西安都市圈内各级行政一把手为成员的“西安都市圈协调委员会”,实现权责、资金、人才、运行机制的有机整合,根据《规划》尽快制定政策与具体实施细则, 整合相关资源,抓住都市圈绿色基础设施保障、生态保护修复、水安全保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质量发展、绿色文化旅游等方面共性问题,在实现共生化整合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共性问题,又要保持各区块的特色优势,不搞“一刀切”,保持实施中的差异性, 分重点、分步骤、分区域、有弹性地做大做强西安都市圈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二是建立数字化绿色西安都市圈。利用数字科技协同打造数字智慧都市圈、基于区块链思维建立都市圈综合性数字化平台, 推进都市圈内绿色发展的信息共享,实现对都市圈绿色发展整体管理的协同与合作。

三是促进都市圈金融一体化建设。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基于供应链技术开发西安都市圈融资模块,打造一体化的西安都市圈融资平台, 助力西安都市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效整合升级都市圈内政府融资平台, 增强西安都市圈绿色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

四是挖掘地方特色, 探索都市圈建设新模式。要充分挖掘西安都市圈绿色发展特色, 梳理都市圈绿色发展的重点区域、产业、突破点、优先顺序, 研究制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等配套制度措施, 不断探索资金投入、政策保障和生态治理新机制、新模式。

五是锚定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布局绿色产业。以绿色发展为契机,以技术为抓手, 以资金投入为保障,调整和优化西安都市圈的产业结构,加速传统产业布局优化和改造升级, 大力推进芯片、光伏、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数控机床、光子、航空、绿色农业等新型产业发展。加大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色化率, 改善生物多样性,实现固碳、捕碳、生境向好的方向转化。

六是探索低碳产业和消费新路径。包括建立绿色生产,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商贸流通、供暖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路径;探索居民低碳出行、低碳购物消费新路径。

执笔:高妍蕊 杜悦英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