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如何实现宏伟的目标,需要做出有效安排。
深刻理解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
“科技自立自强”实际上包含两个既相互联系也存在重大区别的概念:“科学自立自强”与“技术自立自强”(高旭东,2022)。科学自立自强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成为科学中心,创造科学知识,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能总是享受别人的科学成果; 二是为技术自立自强打下科学基础,这也是当前很多人强调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自立自强,则是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掌握技术进步的主动权。也就是说,技术自立自强的核心是自主技术创新,是“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目的科研活动”(高旭东,2007)。具体而言,就是要进行两种类型的自主技术创新:原始性创新与模仿创新。原始性创新是开发别人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技术或产品;模仿创新是通过观察、分析、使用别人已经开发出来的技术或产品,消化吸收后开发出类似的或改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
为什么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为了生存,二是为了发展,三是为了为全人类的更好发展作更大贡献。
为了生存是最紧迫的,因为在技术上被“卡住了脖子”。虽然“卡脖子”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主要针对中国和中国企业全面竭力打压,则是近几年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技术自立自强。从更深层次看,生存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问题, 也是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
为了发展,则是从更长的时间跨度保证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中国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科学自立自强”与“技术自立自强”的基础上,率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率先打造新产业,形成“先发优势”。这从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的角度看, 意义重大。根据Chandler教授的研究, 在科学密集的行业“先发优势”明显,如上世纪20年代以后,只有两家新建企业进入美国化学工业前50名, 没有一家新建企业进入世界制药工业前30名 (C h a n d l e r , 2005)。
为全人类的更好发展作更大贡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为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也需要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了建立更加合理、公平的国际秩序,同样需要如此。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挑战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挑战包括四个方面:思想认识、企业战略调整、高校战略调整和政府政策调整。
从思想认识方面看,核心是能否认识清楚为什么在出现国外技术封锁后会如此被动。一个显然的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是很正常的。但是,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更根本的原因,即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中国企业在由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中, 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身发展。问题在于,这并不利于本土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建立自己主导的创新体系,因而不利于产业安全。比如,整机企业优先选择从国外企业采购高精尖的核心零部件、原材料(高旭东, 2007,2018,2022),由此导致本土的高精尖零部件、原材料产业发展受限,而出现外国技术“卡脖子”时,本土企业不能尽快替代外国企业提供正常生产所必须的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等。比如,在个人电脑领域,无论是操作系统、微处理器,还是应用软件,都存在这种情况。
在企业战略调整方面,核心挑战是处理应对新的矛盾和窘境:不主动采取措施,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彻底打破被动局面,是不行的;主动采取措施,风险也是巨大的。
在高校战略调整方面, 核心挑战是“写文章”与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矛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多种原因,企业与本土高校的联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密切,产学研合作的成效也低于预期。特别是在各种各样的国内外“排名”影响下,高校特别重视发表英文文章。从教师的角度看,年轻教师首先关注的也是写文章,特别是英文文章, 因为这是职称晋升、获得各种“称号”的一条“硬杠杠”。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与发表英文文章有些时候存在矛盾。比如,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选题,很多都不属于“科学前沿”,不利于发表国际顶刊。起码对年轻教师而言,这是一个现实情况。
从政府政策调整视角看, 核心挑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竞争的关系(Mazzucato, 2016)。实践已经证明,在国内市场高度开放的情况下,仅靠纯粹的市场竞争无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同样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是,真正充分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对策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高校、政府、社会采取有效对策。
从企业的视角看,最关键的是解放思想,转变思路,下决心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高旭东,2022),行业领先企业尤其需要负起责任。
解放思想的重点是深刻认识国际技术封锁的严峻性和长期性,深刻认识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解放思想更需要对体制机制的作用有正确认识。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这一观点当然有道理,但也有偏颇。能不能成为创新主体,企业(特别是企业的一把手)需要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际上,依靠自主技术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成就巨大的企业, 其成功经验就是能够在现有环境中闯出来一条创新之路。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下称东方公司)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东方公司上世纪90年代末亏损严重,1999年亏损8.8亿元,是中国石油下属企业中的第一亏损大户,好不容易实现扭亏为盈,马上就被国外公司在技术上“卡脖子”(刘振武 等, 2006)。面对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东方公司的选择是通过自主创新坚决打破技术“卡脖子”的制约。第一步是抽调精兵强将,用两年时间自主研发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GeoEast V1.0。第二步是持续改进,经过10多年的持续努力,GeoEast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国际领先,成为全球主流软件之一。
东方公司并没有止步于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而是不断向世界一流迈进。从核心技术(比如OB N)到市场份额,东方公司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业领先企业。以销售额计算,已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往日的竞争对手已被远远抛在后面。
东方公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领导层充满创新创业的激情。他们的经验是“我们擅长做乙方”,在充满竞争的国际市场上,“西方企业可以做行业老大,我们也可以做老大”。以核心技术突破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建设、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优势,抓住机会, 以灵活多样的措施(如战略合作,引入一流人才),占据制高点,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
除了解放思想,还要在企业战略、对外合作、企业文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Gao, 2019)。在企业发展战略上,要迅速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在充满竞争、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自己不成为世界一流,就会被别的世界一流企业打败。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除了上面讲的东方公司的经验,美国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根据Morone(1993)的研究, 美国一些企业在高科技领域长期位居全球领先地位,经验就是真正懂得动态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确立新的更高目标,以此推动更强的能力建设。在上世纪60年代,竞争优势来自于独特的产品;在70年代,则是优良的性能加上持续不断的改进;到了80年代,除了优良的性能,持续不断的改进,还要加上低成本;到90年代,本领域最优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从企业对外合作看, 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不要过度依赖。传统汽车产业合资效果欠佳的教训需要汲取(Nam,2011)。另外,产学研结合效果一直低于预期,一个根本原因是部分企业能力较弱,即使高校有比较先进的技术,企业也很难承接。只有在企业创新能力很强的情况下, 外部的资源(包括科技资源) 才能很好地被利用(Cohen and Levinthal,1990)。
从企业文化看,加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走向世界一流需要“从0到1” 的创新,强调首创精神。对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是人才培养、知识创造、前沿技术探索以及服务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重要基地, 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积极探索、切实实现“因材施教”“发挥特长” 的方法,改变现在“把大学办成中学”的做法。现在的大学里,各种奖学金评定、保送研究生,标准主要还是各门课程的成绩,这就使得大学生追求每门课都要好成绩,个性与特长基本被压制。后果之一是,总体而言,到了博士阶段,学生的研究兴趣与研究能力与国外一流大学形成差距。
在知识创造方面,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需要下决心摆脱各种“排名”的影响。现在很多排名( 包括一些国际排名)未必科学客观,但是对学校的影响巨大,每个学校都担心排名下滑。虽然人大、南大等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是主流观点仍然是围着排名转。再加上一些政府机关、企业在录用人员时也把学校排名作为标准之一,有关影响更为凸显。
围着排名转为什么不利于知识创造?一是研究工作以“跟随”为主,容易发表文章(包括英文文章),但是不利于真正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二是容易出现“人才引进”压制“人才培养”的情况,很多高校热衷于引进国外、国内其他单位的“高级人才”,对单位内部的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从长远看是本末倒置。
可以尝试在现有的“长聘系列”之外建立一支专门的力量(高旭东,2022)。这支力量的特点包括:一是他们的任务主要不是写文章,而是为解决重大的工程技术问题服务; 二是这支力量的人员构成,最好是对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有着浓厚兴趣、能力又非常强的教师,而且这些教师是已经获得长聘的正副教授、特别是正教授,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可以集中精力服务于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三是这支力量与企业的关系,他们不是对企业科研力量的替代,尤其不是对大企业科研力量的替代,而是要发挥其独特优势,与企业进行合理分工;四是这支力量的待遇,需要更加灵活多样,比如已经是长聘教授、副教授的, 只要他们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就可以继续享受长聘的各项待遇。
从政府的视角看,方向是非常明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如何落实,参考美国的经验,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是创造“百花齐放”与“大项目引领”齐头并进的局面(Block, 2008)。“百花齐放”就是厚植创新创业的沃土,通过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为科学研究提供广泛、持久的支持,在大规模的自由探索中保持在科学上的领先地位,并通过ATP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等支持新技术的产业化。“大项目引领”就是通过曼哈顿工程(t h e M a n h a t t a n P r o j e c t)、阿波罗登月工程(t h e Project Apollo)、战略计算行动(t h e S t r a t e g i c Computing Initiative)等“使命导向”的大项目,带动技术实力在战略领域的大幅度提升。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 “大项目引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可以考虑实施“三大工程”:产业格局重塑工程;“卡脖子”技术突破工程;前沿技术突破工程(高旭东,2022)。
所谓“ 产业格局重塑工程”,就是在一些有条件的产业(比如特高压、高铁、地铁、移动通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大幅度提升已经建立或者比较容易建立的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的规模、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在这些产业,需要做的是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所谓“卡脖子”技术突破工程,就是在一些重要的技术“卡脖子”领域,挑选一些大型用户企业,让它们承担特殊使命。开始的起点不一定太高, 比如光刻机从28纳米开始,但是迅速迭代、迅速提升。这里的核心要求是大型用户企业敢于挑重担。与此同时,政府给予挑选出来的企业全方位支持。
所谓“ 前沿技术突破工程”,就是在一些经济和军事技术领域, 迅速动员专门力量,加速进入世界前沿,建立压倒性优势。为此,可以借鉴美国在二战时期为了超越德意日而进行的成功实践,以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特别是军工和国防院校为核心,下达特殊任务、给予特殊支持,取得特殊突破。
总而言之,充分认识科技自立自强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 正确认识面临的挑战, 进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加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可以做到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有了重要的科学技术保障。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Visits: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