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乡村振兴的农业自然资源区划基础

0

杨亚东

2 0 2 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这是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首次明确提出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区划相关工作,对于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区域布局、扎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的现实逻辑

四十余年前,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为农业生产和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气候整体呈现降水增多、温度升高的“水热双增”态势,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发生结构性变化。我国平均每10年气温升高0.3℃、降水量增加5.1毫米、活动积温增加62.9·日、作物生长季延长1.8天,南方双季稻区可种植北界北移近300公里,北方小麦、玉米、水稻种植北界北扩西移。极端冷暖天气气候日趋频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性、阶段性、偶发性趋势愈发显著,利用气候资源禀赋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边界愈发模糊。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相关工作,对于客观反映全国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区域分异,提高对农业自然资源变化规律和机理的认识,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农业自然资源调查是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绝对数量大,但人均不足、空间不均、区际不协调的基本国情仍然存在。土地资源总量庞大,但耕地占比小、数量质量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仅占国土面积的13.3%,其中1.84亿亩分布在25°以上陡坡、河道,或难以被长期稳定利用。过去10年间, 只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新疆的耕地面积增加, 光热水资源充足的南方耕地占比降至36%。半数省份面临耕地质量下降、保有量低于红线保护任务等问题。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45% 左右,与实现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目标相比仍有距离。水热资源总量充裕,但区际差异大。202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9638.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长江以南省份水资源占比81%, 现有耕地中灌溉面积占比仅为56%。太阳辐射总量虽然较大, 但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西部多于东部,高原多于平原。区域间农业自然资源存量与流量共性较小、利用与保护矛盾较大,地区间水土热资源呈现较为明显的欠协调匹配格局。以全面深入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为基础进行区域农业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适应农业自然资源变化转换是增强农业产业韧性的必要举措。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约束收紧,利用率较低、正效益弱化、退化趋势明显等发展现状普遍存在。一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截至2019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4, 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每万美元GDP用水量基本在300立方米以下,而我国2019年约为420 立方米,用水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生态弱化风险增加。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96%,流失程度为强烈及以上等级的面积占比18.93%。全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陆地国土空间面积的55%,其中极度脆弱区域占9.7%,重度脆弱区域占19.8%。三是单个生态问题演变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降低、脆弱性日趋增强等整体性生态问题的风险日益增加,生产指导复杂难控。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区域分异关系愈加难以辨析,依据气候条件预测杂草、害虫和疫病发展态势的风险预警愈发难立。摸清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底数和变化规律,亟需根据农业自然资源本底现状,对各类资源、各种区域精准施策,做到变化有数、策略有据、发展有向,支撑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农业产业韧性发展。

推进农业自然资源区划的工作基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保障这件头等大事,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品种丰富多样、品质持续优化升级,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交织叠加背景下,国家对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生产理念从过去主要追求数量向追求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由主要强调生产向强调生产与保护协调关系转变。端得更稳、更好、更牢的中国饭碗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空间和政策储备。

基础性农业自然资源工作, 为农业资源区划提供历史底气。新中国成立伊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工作。从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央、各大行政区及各省区市普遍建立了农业区划工作机构,相继研究出台了《中国农业区划的初步意见》《关于划分中国农业经济区划的初步方案》等文件,为各地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了系统资料和科学论证。19783月, 在全国科学大会通过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08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中,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名列首位。1979年,《关于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的报告》(国发(1979) 36号)要求“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必须积极地、有计划地、长期进行下去”。各地相继开展大规模的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工作,对水、土壤、气候、生物等农业基本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地摸清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家底,查清了我国农业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明确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深度开发和广度开发的潜力、重点和途径。

系统性农业自然资源调查, 为农业区域布局提供要素支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构建全要素、全过程、多维度农业自然资源立体观测网络和基础数据体系,长期、定时、准确地监测资源动态变化。构建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库,阐明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分布规律,探讨不同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采用遥感、实地勘探等手段,编制形成土地资源数字图集。摸清各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掌握全国各流域区域内的水资源数量并形成动态监测制度。开展有关草地、流域、林地及田地的生物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在收集种质资源的同时做好保护工作。树立有主(资源权能主体明晰)、有限(全产业链资源集约利用)、有价(农业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新时代农业自然资源观,提供能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管用(能够解决问题)、好用(优质高效节本)的措施集合,为后续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提供有力基础支撑。

专业化农业自然资源监测, 为农业精准生产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多平台信息技术进行多对象、多目标、多功能的全时段、多层次农业自然资源监测。监测对象主要涵盖土地利用变化、作物种植面积及长势、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等,后期建立农业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得以掌握农业自然资源的动态变化。推广建立农业自然资源县级监测网络,在此基础上形成涵盖土地耕地、产业劳动力、生态环境、播种情况的县农业自然资源与经济信息以及囊括各项农户生产生活指标的农业自然资源动态数据库。实时跟踪监测农业农村经济数据,及时可靠地提供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农业生产信息,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决策提供参考。

擘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区划路径

农业自然资源的家底总量和开发潜力是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固本之基,加快“摸清家底”是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所在。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生物质能源等农业自然资源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调查测算登记,能够清查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格局及其生产潜力, 厘清农业生产中自然系统为人类需要提供资源的能力, 为合理开发利用及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提供依据。应以强化资源优势、规避资源劣势为基本原则,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任务,在充分发挥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区域优势品种,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强化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适当调整资源供需匹配失衡区种植结构,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以达到产品结构与区域布局合理配置的效果。

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农业多功能性与生俱来,建设农业强国要统筹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业具有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在不同地域又各有侧重,各地区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应当统筹考虑我国农业多功能的空间差异,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定位与拓展方向,引导农业活动形成在空间上的合理集聚。从我国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出发, 统筹发挥农业产品供给、就业和生活保障、文化传承和观光休闲以及生态调节四类基本功能。对于产品供给功能,要精准识别全国范围的主要商品性农产品供给区域,确保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油料扩面增产, 综合运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提升品种单产能力; 对于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在反映涉农承担的就业和生活保障份额的区域差异基础上,聚类提升区域内具有增强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潜质的产业资源, 优化涉农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要素投入结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对于文化传承和观光休闲功能,坚持因地制宜、多方融合、持续发展, 聚焦区域特定农业生产方式或独特民族、地域文化因素,科学配置基础设施和市场供给等,实现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发展格局, 让广大城乡居民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对于生态调节功能,强化区域农业生态功能及其外部制约因素的空间分异分析,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创新农业生态保护补偿和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明确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建设农业强国要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乡村振兴会将“资源—农业—环境”复合系统引向更加和谐、高效的状态。良好生态蕴含着无穷经济价值, 应不断提高农业自然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社会经济支撑能力, 追求资源利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持续性以及在效率维度的高效性。综合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条件及制约性因素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提供发展方式调整与优化方案,为缓解区域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矛盾提供实践参考,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决策提供依据。优先发展区多为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但其人口密度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应当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步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适度发展区农业生产具有一定潜力,但受到自然灾害频发、资源退化严重、资源配置错位的制约,必须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扬长避短、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保护发展区是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战略地位的区域,具有国家安全屏障战略功能, 应坚持保护优先、按需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让自然资源休养生息,让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同时,以满足居民基本需求为底线,以逆向思维为战略出发点,靠前谋划树立极端情景的粮食供应战略,为乡村振兴奠定数量充足、种类多样、链条完备的食物供给体系基础。【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土高原区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与机制” (批准号:422714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