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基层工作基础

0

丁元竹

202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政协联组会,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高质量发展,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等重大战略问题,以及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作出重要部署。谈到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做好2023年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提出工作建议,要求在加强社会建设上主动进行改革探索, 推进体系化建设, 紧扣“ 七有”“五性”保障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313日,新任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强调政府工作要紧紧围绕老百姓的实际感受谋划推进,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 最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经济。面对当前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和社会热议, 李强总理指出, 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 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这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民生保障、发展社会事业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部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笔者认为,做好2023年基本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必须从基层做起、从人民生活抓起,加强社区建设, 服务好基层居民生活。

关注保障基本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基层社会场景

基层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空间,既是私人空间,也是公共空间,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所需、所在,人们在基层生活中获得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性服务,建立邻里关系,休养生息。基层民生保障、社会秩序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发生在基层,基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且不断得到满足。个体生活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首先是家庭、邻里(我们经常提及的社区)和工作环境,其次才是理论分析和学术研究中经常讨论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基层是人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多元化的需求,各种职业群体、不同经历、家庭活动、不同性格的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在社会互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在社会交往交流中形成的社会融合。推动新时期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必须聚焦基层、聚焦社区,基层不牢地动山摇。

聚焦基层是由人民生活的基本逻辑决定的。基层人民生活的基本逻辑是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秩序, 对此,1883 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基层人民的生活就是他们的衣、食、住、用、行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结成的社会关系。20世纪50年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明确要求,“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认真学习马克思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论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基础逻辑: 做好基层工作首先必须关心基本民生,关心社会事业发展。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搞好了、基本民生得到保障了, 基层工作就做好了,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为重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基层治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 需要密切关注,既要把握全局,又要聚焦民之所需所盼。这里,我们仅举当前保障基本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亟需关注的几个例子。一是就业问题突出,压力不断加大。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会达到1158万人,加上由于产业链问题、结构性失业形成的规模巨大的工作岗位需求,以及有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排挤出来的劳动力,年度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二是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凸显。最近和未来几年, 大批60后将进入退休人员队伍, 退休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养老金、养老服务、家庭生活压力增加,解决好老龄人口的晚年生活问题已经摆上民生、社会事业、基层社会治理的议事议程。从各地情况看,社区公共空间不宽裕、养老服务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短缺等因素制约着养老服务行业发展。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工资待遇偏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超大、且缺乏职业上升空间,加上社会人口结构等因素影响,造成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不稳、频繁跳槽现象。三是停车问题困扰着社区居民。一些社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小区内部面积小,周边道路狭窄,单位多、人口多、车辆多。大部分辖区,行车、停车面临巨大压力,停车位严重不足,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社会反响强烈,甚至因为停车,邻里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不时发生,互害现象也不时出现,甚至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以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仅仅是民生、社会事业、基层治理领域的冰山一角。民生无小事。做好2023年民生、社会事业、基层治理工作,要深入基层、加强研究,使各项民生工作接地气,联系群众生活实际,努力聚焦人民所需所盼所求。

理解和把握当前基本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基层要义

造成以上民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是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就业压力源自发展中的结构性失业和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造成的就业岗位减少。2022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度明显攀升。尽管各级政府在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上更加注重促进就业稳定,对困难行业企业社保费实施缓缴政策,大幅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稳岗返还比例, 提高稳岗扩岗补助,等等,但内外环境变化, 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加上就业问题的复杂性,缓解就业压力需要时间, 需要时机,更需要发展经济。二是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接近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3%以上,从全球范围看,每4个老年人就有一个中国老人,我国用了21年的时间步入了深度老龄化,加上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因素,造成了当前的种种困局。另外, 围绕老年退休,如延期退休, 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养老金统筹等问题虽然长期讨论、调研、准备预案,但始终没有提出全面、综合的解决办法。面对老年人日益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统筹考虑老龄化、就业、生育等一揽子计划需要尽早出台。议而不决、决而不做,会带来后续的政策风险和社会代价。三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居民汽车拥有量持续增加,汽车行业消费日趋大众化。2022年末, 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7873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达到17740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6685万辆。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居民居住方式、城市建设等不合理因素造成居民小区停车困难。而且,如同房地产一样,汽车行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产业链较长,对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核心作用,未来仍有增长空间,解决好居民停车问题需要及早谋划。四是老城区改造提上议程。这些年各级政府加大棚户区改造,建设了4200 多万套住房,上亿人搬出了棚户区,住进楼房,居民居住情况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和转移人口规模巨大,很多城市建筑已超过数十年,房屋外观破旧、内部设施老化,尤其是上下水管道严重腐烂、电线电缆严重老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时常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越是老旧小区,居住人员越复杂,改造起来越困难, 社会矛盾和问题也越突出。

寓基层治理于社区服务中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推动2 0 2 3 年社会事业发展,做好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工作,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 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努力提升各类公共服务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民生活、基层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确保社会事业发展和保障基本民生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的核心作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重点完善基层组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基层治理构架,为基层人民群众的家门口服务提供有力的基本民生和社会事业保障。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一)让大伙在家门口安心就业

针对就业问题,结合各地实际,完善各项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便民商业网点、餐饮服务及其设施。扩大有效投资,在城区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不断完善城乡体系,发挥县城在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二是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大农民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能力培训,为农民提供便民服务,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针对农村劳动力返乡等问题,要在促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上下功夫,落实好各项就业补贴补助,维护好广大农民的权益,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就业,让回乡务农者有信心、有能力、有机会发展。要解决好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 实现居者有其屋,让广大城乡居民安居乐业。三是创造条件实现大学生就业。有关报告显示, 有的学校2020202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中的11.68%在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就业创业。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正在迭代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很大空间,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要支持大学生在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就业创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要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关注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四是鼓励支持乡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在不断巩固乡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体现乡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特点的非遗文化、文化产业。

(二)为社区养老提供良好的基层服务体系

不断加大对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一是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强化街道养老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养老服务协同机制,发挥家庭、社区、街道联动,统筹规划基层养老服务工作,制定基层养老服务的责任清单,厘清街道、社区、家庭的养老服务责任, 加强养老工作动态跟踪,建立和完善相关绩效评估机制,围绕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助餐点等服务问题,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联动,优化适老性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街道牵头、整合辖区各类资源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为精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完善养老服务机构备案登记制度和监管制度,统筹考虑机构、从业人员、质量安全、资金使用及监管、运营秩序、信用体系、信息联动、风险检测与防控、绩效评估以及退出机制等问题。建设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服务实施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三是大力发展社区养老专业化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建设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优质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四是加快养老设施建设,缓解养老空间不足,老年人活动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缺乏等问题。培育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包括标准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运营、餐饮服务等。完善“行业+养老”模式,加大智慧养老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三)做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各项工作

在优化社会资本参与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和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一是完善地方政府与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主体的沟通协作机制,为老旧小区改造和项目更新创造良好环境,为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提供政策和体制保障。制定针对性政策,明确不同类型的出资机制、运营主体资质、担保条件和资本准入条件等。二是加强老旧小区改造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评估。在以改造内容为主的“菜单式”前期评估中,着重加强经济评估,同时考虑社会风险以及文化影响。通过对现有资源、运营成本、盈利模式、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精细测算,做好“ 需要投资多少、可以增值多少、能够收入多少”等方面的工作,算好经济账、社会账、文化账,不断提高对社会资金、金融资金的吸引力。三是适度降低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门槛、投资领域, 打破传统的行政垄断,形成多元竞争与合作格局,加速老旧小区改造速度, 提高改造效率,提升改造质量。四是进一步加强融资支持,鼓励支持老旧小区改造与金融创新相结合, 更好实现政府财政投入与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针对老旧小区基本类改造要求,诸如小区道路修复改造、建筑结构加固、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等管道改造、小区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等项目,明确由政府资金重点支持;对加装电梯、停车设施升级改造、物业服务规范化等项目,要动员居民参与,按照一定比例分担资金; 成立业主委员会,鼓励支持他们参与前期设计、中期建设和后期物业管理;涉及养老、托幼、助餐、快递物流、便民店等提升类社区公共服务产品,需要探索合理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吸纳更多具有创新理念与实践经验的企业参与。五是提升老旧小区的专业化物业服务要与小区改造同步进行,鼓励支持物业服务企业与居民一道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实施和后续运营管理做好准备。

(四)不断丰富基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基层, 融入基层人民生活。一是开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各项活动,推进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播影视、图书出版等事业要紧扣大众生活,服务社区居民。使文化惠民工程,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等更好服务居民,服务社会,同时鼓励基层文化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书香社会。二是各类智库建设既要关注国际国内大势, 更要扎根实际, 联系人民群众, 使各项政策贴近人民生活实际, 服务好党和国家决策, 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是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从基层、从人民生活入手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直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创作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产品,让文化在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生活品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四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支持非遗文化传承人进社区, 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教育,丰富居民文化社会生活。五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鼓励支持科学家、技术人员深入基层, 向居民宣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成果。尤其针对信息社会、智慧社会到来带来的种种问题、困惑,向广大居民宣传,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意识、技术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夯实基层科学技术基础。

2023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常的一年,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基层工作者, 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大力推进社会事业, 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安全有序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