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良田沃土 守护粮食安全

0

本刊记者 蒋 莹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过去五年的工作时提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据《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粮食”17次,相比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10次明显增加, 提到“粮食安全”3次,2022 年工作报告提到1次;再加上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突显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更为重视粮食的生产与安全。

藏粮于地:用“高标准”孕育“新希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19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只有两个年度小幅减产,打破了以往“两增一减一平”的怪圈,主要得益于耕地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

“ 潺潺的音河水飞溅着青波, 弯弯的阿伦水缓缓地流过; 这里是我们耕耘的地方, 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叫双河……”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的双河农场,始建于19565月,距离北京1060 公里,是首都“飞”得最远的一块飞地,前身是音河农场, 后又将相邻的阿伦河畜牧场合并改名为双河农场,20125 23日,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其交由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经营管理,是集团下属二级企业。

作为首农食品集团在外埠最大的一个农场,双河农场的土地面积达到57万亩,拥有40 多万亩优质黑土地,占到北京总耕地面积的12.5%。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商品粮应急供应保障基地和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双河农场通过10年的发展,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扛起粮食安全的重担,连续多年粮食稳产在20万吨以上,可供北京常住人口一个月的口粮。双河农场的“战绩”,镌刻在每一寸广阔而肥沃的黑土地上。

“农业一直是农场基础性产业,近年来农场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 以规模化、标准化和差异化发展为主要方向,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着眼点,结合农场实际,完善农场土地承包制度, 创新土地经营模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培育优良品种,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建设具有双河特色大农业、大农场进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双河农场党委书记、场长曾浩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他介绍,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双河农场还打造了一整套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包括年产25万吨优质粮食的种植基地、10万吨仓储能力的京双粮库、年处理稻谷3 0 万吨的加工生产能力。双河农场拥有黑龙江西部最大的稻谷加工园区,加上首农食品集团的分销体系,确保了双河的优质大米能快速送上北京市民的餐桌。

“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只有好地才能出好粮,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曾浩表示,农场最大的资源是万亩良田,最大的优势是农业,农场要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农业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走在前列。

肥沃的黑土地为农场种植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农场积极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断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品种结构,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化公司,科学划定种植功能区,深挖土地潜力,强化“三秋”技术推广应用,始终以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管理科学化、产业发展链条化、农业服务社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立形成试验、示范、推广三位一体农业科技工作体系,推动农场农业种植向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发展不断迈进。

如何建设高标准农田, 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是当前双河农场面临的重大课题。农场一直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生态生产协调推进,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耕地保护性耕作,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基本农田面积。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 通过平整土地,规范田头、地角、边埂,复垦废弃地、荒草地、坑洼塘等工作,新增耕地近1万亩。

曾浩说, 保障粮食安全着眼于破除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要通过土地资源保护、农田建设、土壤改良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等措施和手段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为一个从事粮食生产的基层经营主体,在落实国家战略过程中,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农场规模、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做好拓展和延伸,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式,争取多打粮食, 让战略落实得更彻底、更有效。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耕地红线是粮食安全的大坝,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只有先保证了耕地的面积与质量,才能再谈如何利用耕地, 提高粮食产量。”曾浩认为, 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问题。与此同时,对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地块查漏补缺,继续进行旱田改善灌溉条件、水田改善排水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整体提高高标准农田效能水平的发挥。加大土壤改良的力度,不断配肥耕地地力,为提高粮食单产、最大程度发挥技术应用效果创造条件。

在全国耕地面积有限的前提下,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单产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也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坦言,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为持续投入强度不够,部分设施老化陈旧, 管护难度大,承载能力差。

放眼全国,当前正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建4500 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此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 0 2 1 — 2 0 3 0年)》明确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2030 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将进一步增加。

藏粮于技:用“高科技”赋能“新增长”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产量却翻了一番多,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单产,这是“关键变量”, 也是“最大增量”。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所在,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目前,综观我国农业资源,呈现日趋紧张态势,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 以约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约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1108.76亿斤,比上年增加8.6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山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嘱托, 坚定扛牢大省责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筑牢齐鲁粮仓根基,为全国粮食生产与安全大局作出了贡献。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林国华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瓶颈攻关, 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示范工程,聚焦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农产品加工等,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大功率高端智能拖拉机打破国外农机巨头垄断格局。制定出台省级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 培育的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省农科院研发的小麦高效多基因编辑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打破国外品种垄断, 山东农业大学在全球首次找到并克隆抗赤霉病关键基因。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32%,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池方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山东省广泛推广深耕深松、配方施肥、小麦宽幅精播、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等关键稳产增产技术,应用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

守护粮食安全,必须用科技狠挖粮食增产潜力。据《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了解, 山东省启动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将成立由省领导任组长、13个省直部门(单位)参与的工作专班,示范带动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稳定增产, 为全国探索经验。加强种业创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集成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搞好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山东省今年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44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76万亩。加快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守护粮食安全,必须用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赵立欣认为,绿色是农业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加快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26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全国耕地平均等级达到4 . 7 6 , 比2014年提高了0.35个等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十年前提高了0.052;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 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6%88.1%;农膜回收利用率超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占比达90%以上。

目前,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还存在关键技术创新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监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科技创新攻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必须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引领作用,挖掘农业的减排增汇潜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守护粮食安全, 建设农业强国。为此,赵立欣提出建议: 一是创新绿色低碳关键技术; 二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三是建立健全监测评价体系。

藏粮于民:用“高效能”释放“新活力”

“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粮食生产才有保障。”保障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必须回答好谁来种地的问题。亿万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当前,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粮食价格长期走低,利润有限,难以维持生活,外出打工远比在家种地赚得更多;农资物品价格年年增高,成本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持续压缩农民种粮的收益;种地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倘若遇到灾害年景,几乎是颗粒无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孔锋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说。

在孔锋看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增加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让农民愿种粮、多种粮,就要完善种粮收益保障的相关政策和工具, 给农民种粮户吃上定心丸,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种粮。

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提升种粮收益来吸引农民种粮。政府不但要出台政策,增加种粮补贴,探索一次性种粮补贴的精准发放、快速发放和精准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种粮农民的获得感,而且还要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完善储备收购政策,探索构建中央地方统筹协调的区域差异化收益补偿机制和不同经营主体的差异化利益协调机制,让农民种出的粮食有一个稳定的价格。此外,还要逐渐实现种粮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利润化,制定种粮农民培育计划,开展种粮全产业链培训,加大培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让农民看到政策有温度、技术有保障、种地更轻松、收益可预期,从农民自身主动燃起种粮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要通过提升种粮产业安全度来吸引农民种粮。政府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全链条保障措施,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安全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经济市场、现代农业装备等方面协同发力, 探索根据耕地管控规则推行差异化保护补偿机制,推进农田数量、质量与生态一体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管护机制;大力做好农资供求情况的动态监测,积极应对农资价格上涨, 完善农资商品市场的监管,强化农资价格的调控;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再保险、订单农业、期货市场,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可能影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仓储、营销、物流业和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产业增值。

“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 必须完善支持政策, 不断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藏粮于民,真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张照新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认为, “但也要看到,如今随着农民分工分业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的种粮农民群体也在不断分化和演化,需要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农户的行为逻辑,分类实施,精准施策,提升种粮补贴政策的效能,形成农民种积极性的政策保障体系。”

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主要抓手,提高“口粮农业”型农户的种粮水平。这类农户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多是留守老人或者妇女,同时,种粮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很低,甚至是主要用于家庭自身的消费。农户对新技术新品种采用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强,对于外部市场价格变动也不敏感,其种粮行为主要是根据家庭劳动力配置结构作出的决策行为。“无论是粮价高或者低、种粮赚钱与否, 这部分农户粮食生产都比较稳定,这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群体。在具体生产活动中, 由于规模很小,其大部分生产管理活动主要依靠各类服务组织完成。提高这部分群体的粮食生产水平,需要从各类服务组织切入,通过各类服务管理活动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张照新建议,应强化对粮食生产服务组织的支持政策,围绕传统种粮农户各环节构建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形成提升种粮农户生产能力和水平的主要驱动力。

以构建收入安全网为重点举措, 提升“ 规模种粮” 型农户的积极性。这类农户多是种田能手,粮食生产水平也比较高。据原农业部2013年的调查,规模种粮户的单产比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同时,由于这部分农户多以种粮作为家庭经营主业,种粮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很高。因此,规模化种粮户对于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比较强,但他们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当前, 虽然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 但从实践看,直接给予农民种粮补贴往往带来土地租金的提高,导致规模化种粮难以真正获得补贴的收益。” 张照新认为, 针对规模化种粮户面临的市场风险问题, 应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 构建以规模化农户为对象, 价格调控、农业保险和反周期补贴等多项政策相结合的种粮收入安全网, 保障种粮农民的合理利润水平。此外, 规模化种粮户也存在用地难和融资困难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业附属设施用地政策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