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疫情后恢复和增长的关键策略。
  • 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可能。
  •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电动汽车的普及正在推动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全球变暖问题促使各国加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 云计算的普及正在改变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运营模式。
  • 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娱乐和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5G技术的推广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娱乐和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投资和创新。
  • 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控制,各国经济复苏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全球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 数据隐私成为数字时代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 数字货币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
  • 稳住经济大盘亟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稳住经济大盘亟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0

    张国云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有预判,2022年中国经济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春节过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影响, 我国经济的“ 三重压力” 不但没有缓解,甚至还在不断加大,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比如,香港、深圳和广州的疫情对珠三角的经济复苏造成比较大的冲击,上海的疫情主要涉及长三角,而长三角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4。受到疫情冲击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或区域,而是一整条产业链。以汽车产业为例,上海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集中着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等国际巨头企业,还有特斯拉、上汽集团等整车制造商,因此,上海封控期间,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汽车供应链承压,影响甚至波及全球。

    解封之后, 地方一般会在短期内将非药物干预措施(NPI)级别提高,比如说进出许多场所都要求出示48小时或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在这种情况下,疫情对经济的全面影响虽然没有那么大了,但是各行各业的恢复依然会受到这些限制性措施的影响。

    世界银行已将2022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下调至4.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要达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完成5.5%的增长目标,显然充满着挑战与压力。

    就在稳住经济大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525日,全国火速召开了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从中央、省市区直接开到各个县市区,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罕见的大规模的重要会议。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同时,他进一步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关键。

    531日,国务院紧急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这份通知对6个方面33项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进行了细化,很多措施都有具体的执行规则。对于这些政策,我理解主要是解决眼前两大问题: 

    一大类政策是解决目前预期转弱的问题。我们知道, 即便没有疫情,我国的经济这些年也面临预期转弱对投资活动造成的压力,这类政策要解决的是让预期改善。另一大类政策是解决因疫情影响而产生的衍生问题。在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框架下,希望能帮助实现既要防住疫情、又要稳住经济的目标。对地方政府来说,这个要求当然很高。

    这些具体措施要求各地抓住时间窗口,拿出实招,政策能出尽出,让市场主体和民众能享尽享,让经济运行迅速回到正轨。于是,各地政策接踵而至,也高效推出相关具体措施,如上海“50条”、北京“45 条”、浙江“38条”……一场中国经济保卫战就此打响。

    说到这里,不知道人们是否注意到,目前一揽子政策看似为稳住经济大盘而出台,实则是为我们经济发展初心而正名,再次提醒我们务必牢记: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关键。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中国也进入了经济增速放缓、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时期,这时迫切需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由此才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公平与正义,朝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三重压力”,以及今年国内疫情出现后一些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不敢说是对发展的一种“内卷”,但起码也是对发展的一种弱化或轻视。

    说到这里, 人们不免欲问,发展对我们当下的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只有国内市场高效联通,打通从市场效率提升到劳动生产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主体壮大、供给质量提升、需求优化升级的通道,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互动,才能扩大市场规模容量, 发挥市场促进竞争、深化分工的优势,进而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可见,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在于提高收入水平,无疑需要发展经济。

    加快民族复兴, 迫切需要我国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 已超过1万美元。但与美国相比,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人均GDP只其六分之一,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在其四分之一左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的人均GDP至少应当是美国的50%。经过我的计算,假定中国每年比美国经济发展快2.5个百分点,大概到2050年,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才会达到美国的50%。如果中国每年比美国经济发展快1.5个百分点,50年后中国的人均GDP才能达到美国的50%。所以,中国更需要加快发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加速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世纪疫情、俄乌冲突、大国博弈、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治理失序与科技革命加速,一批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崛起等叠加交集,将大大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中国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已逐渐减弱,但这并非是在远离全球经济, 而是在努力改变国际地位。在国内环境保护与人口发展制约以及不断增加的外部挑战下, 中国不可能继续作为“世界工厂” 。那么, 什么时候世界将再次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的格局?有专家认为,当中国的人均GDP为美国的一半的时候。人均GDP代表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产业技术水平,这也倒逼中国加快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强调的,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 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 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基于此, 在这个关键时刻, 我们要确立新发展观, 坚定“春光不负赶路人”的信心,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 的精神, 保持“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斗志,积极投身到稳住经济大盘这场保卫战中去。究竟如何打赢这场保卫战,笔者觉得需要我们尽快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做好疫情防控是硬任务, 推动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务必辩证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两手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因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所以我们既要把防控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又要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确保防疫和发展齐头并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许多地方核酸检测已经常态化,如何提高检测质量?6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核酸采样的重要性,要确保采样人员符合资质,要规范开展核酸采样培训, 要加强核酸采样质量控制。不久前,北京先后发现3家公司核酸造假问题,对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重影响。69日,北京市宣布每月对核酸检测公司进行一次盲样考核, 不合格的立即停止核酸检测工作,整改合格后才允许继续营业。什么叫盲样考核?简单地说,我不是每天去查你们这些核酸检测公司的业务和数据, 而是每个月随机选一天,在给你检测的样本里,塞进5管我自己在别的地方采的样本,都是阳性的,但你不知道是哪5管。等第二天出检测结果,你检测出来,这个月你就过关了;检测不出来,立马停业整改;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将追究法律责任。北京的做法简便管用, 值得借鉴。

    稳住经济大盘过程中,还要注意纠正对疫情过度管控。611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警示通报了存在疫情防控通行过度管控、重复核酸检测等问题的地方,也是首次向社会通报近期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被警示通报的涉及河北张家口,安徽合肥、安庆,陕西商洛的部分高速口防疫检查点。通报强调,各地要全面取消对来自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核酸检测结果要全国互认通用,有效期内不得重复要求检测等。通报再次强调,对于严重影响货运物流畅通、造成物资供应短缺或中断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后疫情时代, 复工复产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只有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才能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投入防疫斗争中去。我们要抢抓政策机遇,早发力、快发力,抢时间、抢进度,着力争政策、上项目,稳外贸、旺消费,优环境、解难题,实现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尽快让市场主体活起来、增长动力强起来;要突出项目为王, 持续招大引强、扶优培强,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稳增长注入源头活水;要坚持开放引领,发挥区位优势,做强园区平台,推进重点园区满园扩园、提质增效,加快打造园区经济主引擎;要盘活存量资产, 打好“ 三资” 运作改革这张“王牌”,进一步做强存量、激活变量、做大增量;要坚守民生底线,保民生、保就业、保安全,以风平浪静的社会环境保障来推动经济发展风生水起。

    ——正确处理好社会大局向“稳”与经济发展向“进” 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从当前国际形势看,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对“ 稳” 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球疫情仍然在持续蔓延, 俄乌冲突更是强烈冲击了全球经济,深刻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全球的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风险都在不断加剧,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这些外部环境决定了今年我们必须在“ 逆风逆水” 环境中求发展, 形势越是严峻复杂, 我们越要有定力, 越要从容不迫,坚定战略自信, 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以我们自身的稳定发展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从国内经济发展看,“六稳”“六保”仍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当前国内经济供需两端持续承压,经济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继续把前期政策坚持好,甚至加大政策力度,保好就业、保好民生、保好市场主体,才能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保持战略定力, 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考虑我国经济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因此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 进” 两项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宏观政策稳健有效,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开放稳外贸外资。二是稳定市场预期,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 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三是稳定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既要加强能源安全保障,坚决守好民生和重点用户用能的底线,又要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保障,还要增加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稳定初级产品价格。四是精准防控稳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边要坚持外防输入,加强重点环节疫情防控,一边要坚持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此外,坚持动态清零,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不可否认,近期国内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还不少,保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也一直存在挑战。我们必须树立发展是最大的安全,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理念。稳定经济增长,有利于防范各种内外部风险的冲击,有利于保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也有利于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

    —— 正确处理当下发展政策扎堆与如何落到实处的矛盾,真正让市场主体或个体尽快享受到发展政策的红利。目前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政策“ 窗口期” 。用好这个窗口期, 中国经济就有望重回正轨。5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解析通知包含的33条措施,涉及财政方面的政策7条,保产业链供应链政策7条,稳投资促消费政策6 条,货币金融政策5条,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5条,保基本民生政策3条。其中,投资、消费、出口依然是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

    在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方面,33条措施还提出了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2022年新增支持5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如, 上海6 1 日起全面恢复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重振行动”提出的稳外资、促消费、扩投资系列政策在各行各业展示出活力。上海全面复工复产消息也提振了资本市场的信心,按下“启动键”的上海正在“满血复活”。

    5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虽依然在荣枯线以下,但比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这些,都释放出政策产生的积极信号。

    但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现在政府、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都呈避险趋势。地方政府趋于避险化,企业是收缩型战略,居民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也不愿意消费、不愿意买车买房,这些情况对投资增长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确切地说, 当前经济走弱,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内需不足、信心不足、预期不稳。比如,民间投资占中国全部投资比重的六成左右,对稳投资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民间投资主要是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不知往哪投。

    面对上至中央,下至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这又急需我们尽快抓住时间窗口,让政策能出尽出, 让市场主体和民众能享尽享, 使经济运行迅速回到正轨。

    由于目前政策扎堆,确也有不少市场主体反映,七八个政策弄得你没有办法。这就是说,没有政策推进不行,政策多了又扰乱了心。怎么办?笔者这里向大家推介浙江的做法。

    6 10日,浙江省召开了“万名干部助万企”精准服务活动动员培训会。此前,浙江全省已经选派万名干部进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万名干部进驻万家企业,这么大规模的力度,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停产减产损失, 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稳住工业企业的发展,从而稳住经济“基本盘”。

    事实上,万名干部和万家企业只是个概数,浙江全省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已超过1.5万家,加上各地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服务覆盖面,因此“点对点”重点帮扶企业的助企服务员也已超过1 万人。

    这些服务员到企业会发挥什么作用呢?首先是防疫工作指导,开展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其次是帮助企业尽快享受到国家、省里以及属地和所在行业的各类优惠政策措施。再者就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 随时遇到的一些困难问题需要帮助协调解决。

    选派干部服务企业是提振经济的又一举措,派驻到企业的干部要转变观念,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更多的应该是深入一线,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解决问题,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并为企业提供真正管用的服务。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尽快稳住我国经济发展大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作者为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会长

    Visits: 5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