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平衡性与协调性,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0

本刊记者 张 倪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形成新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区域协调发展这道必答题必须答好。

3 5 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我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下一步要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等。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关键词是“协同”和“高质量”

长三角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非常重要的空间载体,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连续3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卓贤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 长三角区域内的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经济发展能级很强,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安徽,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通过政府投资资金等政策工具, 也紧紧抓住了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长三角区域的三省一市,在一体化发展中形成了相互共振的合力。

卓贤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包含不同维度的一体化,无论是从已经开展的工作, 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最需要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交通物流一体化能够有效降低区域内的物流成本,提高生产协作水平。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包括实现公路联通、海铁联运、铁水联运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是目前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较快的领域。

二是生产网络的一体化。长三角地区有我国很多重要产业, 比如汽车产业、电子产业、纺织服装、食品产业等。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更好地推动各地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优化区域内各个产业链的分工关系。

三是创新网络的一体化。创新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目前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大批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和高素质人才,推动长三角创新网络的一体化,实现产学研有效互动,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四是公共服务网络的一体化。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和人口流动比较频繁活跃的地区。人是劳动力、资金、技术、企业家精神等要素的载体,推进包括医疗、社保、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网络一体化,实现外来人口的市民化, 是提升长三角对各类要素吸引力的重要基础。

五是生态保护的一体化。太湖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地理标志,以太湖生态治理为重点的长三角生态保护网络也需要一体化发展,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统筹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共保联治, 联防联控,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指出,今后一个时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词是“高质量”,尤其要发挥好上海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带动作用,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畅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比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都是基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思路,促使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夯实支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根基和动力。

贾若祥表示,长三角地区占中国经济体量较大,占比已超过20%,所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也是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基本盘的重要压舱石。今后应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贾若祥强调,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皖都有相应的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自贸区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在推进要素开放向制度性开放的进程中,迈出新的步伐,在构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系方面,在国内起到探路和示范作用。

统筹好黄河流域区域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去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努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国两会上,聚焦黄河流域发展,代表委员们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理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在国家层面统筹好黄河流域区域空间布局、生态保护、产业转型、水资源平衡、水污染治理及文化传承保护利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加强生态保护,促进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一项重大国家战略。

卓贤认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两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黄河流域是关乎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区域, 而要保障黄河流域的粮食安全,必须推动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要通过生态保护来夯实农田基础。目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仍有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 包括水的安全、植被的恢复、水沙的调控等,这些都事关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 黄河流域也是中国清洁能源的重要基地。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拥有较丰富的风能、光能、水电等清洁资源。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黄河流域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黄河流域不仅要做能源的生产基地,提高清洁能源的外送能力,还要提升其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能源消纳能力,推动黄河流域的产业升级。

黄河流域范围很广,各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形成了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潜在空间。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产业基础较好,而上游和中游一些地区的发展相对较慢。推动黄河流域的区域产业转移,既有利于产能输出地腾笼换鸟,又有利于产能输入地提高发展水平。卓贤强调,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污染转移的情况出现。

贾若祥强调,黄河流域的各地区协同治理格外重要。其中主要是保水源,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资源保护地体系。对于黄河中游地区,要推进综合治沙控沙,围绕黄土高原开展水土流失的治理,包括开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旱作梯田的治理, 局域堤坝的建设。另外,还要管理好黄河沿线的工业企业。对于下游地区,主要是治理滩区和地上悬河,着力保护和修复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

增强欠发达地区抗风险能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经济困难地区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挖掘自身潜力,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卓贤表示,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特殊区域的发展之所以至关重要,与国家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紧密联系的。上述特殊地区是前几年脱贫攻坚中重点着力的地区,也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一般处于交通物流的末端,在效率导向市场规律作用下,这些地区的内生产业发展能力较薄弱, 发展比较困难和相对滞后。因此,这类地区的发展需要政策外力和市场内力的双重推动,通过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间的帮扶战略, 形成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基础,形成充分就业,从而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就具体发展产业而言, 这类特殊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较慢,但自然环境相对较好。贾若祥表示,除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之外,特色旅游业、康养产业等也有较大发展空间。比如边境地区特色游、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少数民族风情游以及当地手工业制品产业等。 通过将特殊类型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可以增强这类地区高质量振兴的内生动力。要通过激发特殊类型地区市场主体的活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需要增强地区层面的抗风险能力,防止外部冲击导致其发展陷入停滞乃至倒退。卓贤强调,基于其公共卫生服务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 这类地区尤其要注意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下一步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谈及今后一个时期如何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卓贤认为,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区域产业的梯度转移。

从目前的转移情况来看, 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卓有成效的。中部地区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由于这些地区离东部比较近,且劳动力资源相对较丰富,因此大量承接了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比如成都、西安、重庆等也较好地承接了东部的产业转移,但西部地区的非中心城市接受产业转移的能力、基础设施条件等, 依然有待提高。东北地区,其过去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正在下降,对于东部地区和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做得并不太好,还出现了产业外流、人口下降、技术人才流失等情况。

卓贤强调,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下一步,在继续做好东部产业向中部和西部中心城市转移的基础上,重点抓住东部和中部一些优势城市的优势产业向西部非中心城市和东北地区转移的工作。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工厂搬迁,它既是生产能力的转移,也是人才流动和技术溢出的过程。”卓贤表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产业承接地, 要更好地培育自己的产业生态环境,其中既包括基础设施条件,也需要做好产业链配套、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工作。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