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代币”问题

0

陈彩虹,高级经济师,长期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现代货币论丛》《钱说——货币金融学漫话》《经济学的视界》《世界大转折》等10多部著作、文集。

“ 代币” 在中文的语境里,是一个常识性的名词,指称那些临时性、限定性代替实际货币来使用的东西。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 代币” 。商业机构发的购物券,政府机关、学校、企业食堂的饭菜票,还有老百姓娱乐活动时用的各种筹码等, 都属于“ 代币”的范围。通常情况下,这些“代币”可以按照确定的数量关系和实际货币进行相互兑换,“代币”也可以说是“代替货币”的简称,也可称它们为“常识性代币”。

区块链技术模式出现之后,在这个模式运转中,参与者之间存在相互往来的交易和价值记录、保有需求,因而需要有模式之内记账和使用的货币工具,一种新型的“代币” 应运而生。

这种“ 代币”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所谓的“ 原生代币”,即由区块链系统自行产生,所有参与者都认同,并愿意保有和使用的记账、交易和价值工具;一种是“真实资产代币”,即在区块链模式之内发行,但以外部真实资产或权益,如黄金、主权国家货币、商品、股票、债券等为价值基础的记账、交易和价值工具。很容易看出,这两种“代币” 的不同,主要在于它们的“价值来源” 差异—— “ 原生代币”的价值来源,是区块链系统模式中参与者的自行创造, 它大致可以理解为模式之内人们体力、脑力的消耗,结合外部资源(如电力)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真实资产代币”的价值来源,则是现存于社会经济体系之中的实际资产和权益。社会上统称这两种形式的代币为“新形态代币”。

将“常识性代币”和“新形态代币”放置在一起,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它们都只是临时性、限定性地代表实际货币来使用,并不能够持久地、无限地行使货币的功能。如筹码类“常识性代币”,只是在娱乐活动时使用,区块链中的“代币”也仅仅受限在这个技术模式之内运用。

第二, 它们本身都不具有价值,需要价值来源支持。“常识性代币”和区块链中的“真实资产代币”容易理解, “原生代币”则需要适当加以解释。表面上看,“原生代币” 的价值是自己本身拥有的, “原生”似乎是“自有”的代名词。实际上,它的价值来源于区块链技术模式之内的人力耗费和其他资源的结合创造, “代币”仅仅是这种创造价值的表现形态。也就是说,支持“原生代币”的价值,虽然是在区块链技术模式之内产生, 却是从“代币”之外来的,有着“外来”坚硬的资源价值基础。一句话,“代币”自己并不是价值本身。

第三,它们都有自我的独立可观察或外显的形态。“常识性代币”很直观,一般都有实物形式。即便现在信息科技发达,购物券、食堂饭菜票等, 也都还有“电子卡片”类可感的观察形态。“新形态代币”则有信息技术支撑的存在方式(代码式账户)和显示表达,人们能够从电子设备和网络的显示端看到数字形态以及相应的价值单位等内容。

第四,在临时性和限定性的约束前提下,它们都可以和实际的货币进行相互兑换。这一点“常识性代币”表现得非常充分,如用实际货币兑换饭菜票,或是反向兑换,人们的经验就完全支持这种认知。在“新形态代币”中,“真实资产代币”由于建立在实际货币价值基础上,这种“代币”和相应的实际货币之间有着确定的数量关系,自然可以直接兑换;与此同时,基于这类“代币”的统一性,“原生代币”和“真实资产代币”并无本质差别,“真实资产代币”和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间接地界定了“原生代币”和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样能够相互兑换。

鉴于以上特点,天下的所有“代币”,都不过是现实货币的一种临时性、限定性存在而已。这里的“代”字,有“代表”和“代替”两层意思。前者表示“代币”价值的来源,如“代表”实际货币或黄金;后者体现“代币”功能的承担,如完成某种交易或价值转移等。显而易见,“价值代表”是基础性的, 而“功能代替”是衍生出来的。不过,在实际运用中,两者通常不可分离。除了特殊情形外,我们的讨论研究,既不分开“常识性代币”和“新形态代币”, 也不分开“代币”中的“价值代表”和“功能代替”两种规定。

从逻辑上讲,“代币”的出现,一定是货币出现之后的事情,“代表”或“代替”总是要有一个事先存在的货币本体, 它们才可能发生。从历史来看, 整体来讲也是如此,先有货币本体,再有“代币”出现。不过, 有货币历史学者认为,在实际货币出现之前,人们之间就有交易、信贷和记账等活动,用于这些活动的工具,可以认为是“代币”,因而有“代币”先于货币存在的丰富历史经历。这种观点看似有某种道理,但那一类工具即使存在,也应当是“货币的萌芽”或货币初级形态,称不得“代币”。简言之,在“代币” 问题上,逻辑和历史统一的认知,才具有最强的说服力。

现在我们要回答的是,既然存在现实的货币本体,为什么还会出现“代币”?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使用方便。理论上讲,现实的货币本体可以完成所有与货币工具关联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事项,如支付、清偿债务和货币资金转移等。但实际上, 货币本体受自身形态的局限,只有固定的纸币、硬币以及银行存款等存在形式,使用起来仍然有许多不便;特别对于小额、频繁收支还分割起来困难的支付等, 远不如“代币”来得便利。因为“代币”可以有无限多种物理形态和显示形态,分割随意,组合也随意,并非常容易获取,只要参与相关活动的各方认同就可以使用。

第二,成本低廉。便利是成本低廉的别名。“代币”相比于货币本体在使用方面的某些方便,自然会带来相关经济和社会活动成本的大为节约, 叠加了人们使用“代币”的热情。这里的成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直接成本,即使用“代币”而节约的货币本体运用成本;另一种是间接成本,即货币本体被节约下来,可用于其他方面而获得的可能收益。

第三,躲避监管。“代币”可以兑换为实际货币,也可以不兑换,或在一定时间内不兑换。正是这种灵活性,使得一些“代币” 的使用可以在某些特殊的交易活动中躲避掉监管。如一些非正当交易, 通常都是受到监管的; 而监管的重要途径或方式, 就是跟踪实际货币的支付流动等情况。“代币”只要没有用于兑换, 或在一定时间后兑换, 尤其是只清偿频繁交易的“ 净额” , 就不会形成实际货币的明显转移运动, 通常就能够躲避监管。一般来说, 只要非正常的交易存在,“ 代币”就自然而然地存在。

显而易见, 货币本体创造了一个货币世界,依托于货币本体的“代币”则创造了另一个“代币”世界。颇具意味的在于,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由于“代币”世界的丰富性、开放性和无限性,给人们认知货币本位带来了许多疑问。其中最大的疑问是, 存不存在某种出类拔萃的“ 代币”,不时地突破临时性和限定性, 最终成为一种货币本体,或最终完全地代替现实的货币?

我们的回答是不可能存在。最基本的原因, 是“ 代币”自身没有价值,或有价值也是被忽略不计的。或者说, 它除了“代表”货币本体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代替”货币本体行使一定的货币功能外, 并没有别的任何存在意义。再或者说,它一旦离开了货币本体的价值代表性,不是废纸一张,就是纯粹的数字, 与货币完全无关,更谈不到成为货币本体。因此,建立在区块链技术模式之中的比特币不可能成为货币本体, 美国脸书( F a c e b o o k ) 曾准备发行的全球稳定货币Libra也不可能。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