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改变日常生活。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重要。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交易方式。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在线健身和健康应用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交易方式。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紧迫问题。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紧迫问题。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传统商业模式正面临挑战。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网络文化和心理健康的讨论。
  • 5G技术的推广将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社交媒体的算法调整引发了公众对隐私保护的担忧。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城市规划成为热点议题。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国政府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电动汽车的兴起预示着交通行业的未来趋势。
  • 在线教育的普及使得知识获取更加便捷,但也引发了公平性问题。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政策密集出台,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政策密集出台,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0

    本刊记者 蒋 莹

    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1月, 中央财政100亿元支持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月,银保监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4月,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中央政治局会议等文件和会议中,先后提出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9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以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信号明确、决心坚定,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机遇+”:赋能发展优势产业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我国4600多万户企业主体中, 中小企业占比90%以上,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 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俗称“56789”)。其中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了4762 家,各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入库培育的企业超过11万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的致辞中,指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保就业的主力军。一个普遍的规律是,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经济都很好。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是我国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因此, 我们要坚决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定不移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大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定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目的是保护公平竞争,促进资本健康有序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更好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客观上也为广大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小企业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正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充分发挥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的主力军, ‘56789’充分表明,在稳就业、稳增长、稳税收、稳外贸、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余新创博士说。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表明,提升发展能力、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成为我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余新创分析后认为,走这条发展之路呈现出三个必要性。

    一是突破生存困境的必要性,在成本上升和市场空间收缩的压力下, 我国中小企业只有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才能提升自身价值链分工位势, 拓宽利润成长空间,对冲成本上升和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循环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中小企业发展能力不足是制约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短板,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有助于补短板、锻长板,推动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三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力军,是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有助于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让更多地区更多人民享受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中小企业虽小,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中小强则经济强。”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任兴磊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贸易摩擦接连不断,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持续,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小微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尚不稳定;另一方面,尽管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国内消费和出口两大驱动力陆续回升,但中小企业仍受到成本上升、融资困难、投资后劲不足、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等诸多问题的困扰。

    在任兴磊看来,风险与机遇并存,“危”与“机”相辅相成。从外部环境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技术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前景巨大。从内部环境看,我国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各类政策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应当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抓住经济双循环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拥抱适应金融科技带来的商业变化,在确保生存的基础上谋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科技+”:助推产业联动共振

    “专精特新”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话语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萍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通用的经验。引导中小企业提高专业化生产和服务配套能力,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品质,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才能实现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我国重视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013年工信部制定《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发展的指导意见》,利用财税金融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改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鼓励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但是,近几年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卡脖子”问题凸显,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提升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我国开始加大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度,重点从完善资本市场和融资角度,解决他们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

    回到今年年初,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将安排100亿元以上,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按照工信部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形成“百十万千”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带动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的“专精特新”企业、1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

    “这些政策安排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利于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为资本市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升了相关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佳元看来,这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中小企业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助推产业发展, 实现联动共振? 

    马淑萍建议,一是支持立足产业生态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新技术推广往往依托于整个产业层面的技术突破,产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以确保产业链条上,中小企业实现技术更新换代。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资源,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项工程, 打造一批融通发展典型示范和新模式。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二是重点培育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卡脖子” 领域的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可提高到100%。三是加强创新服务平台的个性化指导服务, 包括提供信息情报、业务诊断和制定发展计划、以及技术援助、咨询和培训。四是加强中小企业的权益保护。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建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完善行政调解机制,建立维权援助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专业化指导服务能力。

    “另外,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和转型,重点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数字化平台,鼓励大型企业及专业平台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平台和云服务平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智能制造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工具包,完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马淑萍坦言,“这也是比较重要的”。

    任兴磊认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四大特征, 尤其是“小巨人”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必须推进企业升级步伐。做好“专精特新”的文章,持续推进企业升级再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必须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结合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例如,从1992年进入行业以来,江阴金童石化装备有限公司专注于压力管道元件中的锻制管件制造,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让它迅速抢占超过70%的市场份额,是名副其实的“冠军单品”。找准自己在石化行业的“宽度一厘米”,持续挖掘着“深度一公里”,忙着建设新厂房,升级技术标准,积极推动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实现探索,积极创造和开拓蓝海市场,是他们追寻的目标。

    “可以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为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插上腾飞的翅膀。”任兴磊坦言,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帮助中小企业打通堵点痛点,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飞跃,传统中小企业可以借助数字化,加速从“做企业” 到“做平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跨越。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金融+”:加力服务实体经济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 两者共生共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金融体系应承担的责任,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尤为关键。

    如何利用金融“杠杆”服务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研究规划部高级主管乔国荣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以综合施策为抓手,稳步推进市场体系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发力”。

    一是以“加减并用”综合施策为抓手,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中小企业。

    一方面,通过推动落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无还本续贷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 深化产融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 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推动信贷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着力应对企业“融资难”问题。此外, 惠企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还要保持必要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避免“急转弯”;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分规模、分行业区分对待,最终让更多真金白银真正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二是以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为契机,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北交所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初步成形,直接融资体系渐趋完善。要大力推动北交所顺利开市、平稳运行,从而形成新三板、创业板、科创板错位发展的良好局面,全方位、分层次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目前,精选层转板上市机制已经落地,但仍需进一步畅通区域股权市场与新三板转板通道,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中小企业打通成长壮大的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切实增强资本市场对于中小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支持力度,也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以金融工具和制度创新为突破,促进更多服务中小企业创新的资本形成。

    一方面,应加强金融工具供给的创新,包括但不限于创新直达货币政策工具,丰富债券市场品种和层次,加大支持融资租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新产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做好优质中小企业上市的培育工作。另一方面,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用好股权激励、并购重组等政策工具,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助力中小企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此外,还可探索将股权激励纳入薪酬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营造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

    任兴磊认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必须充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在技术、市场、资本的循环中,资本是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源配置导向和效率的核心表现。北交所的设立,新三板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运作的平台。当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得到更充分满足时,资本流向创新领域和创新企业也就会水到渠成,未来技术进步、市场繁荣、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也会顺利实现。

    “另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必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任兴磊坦言,中小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各级政府应加强在新领域、新技术方面的政策顶层设计,改善投资环境,落实好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的政策,大力加强科技投入,优化人才政策, 吸引高端科研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等,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定会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开天辟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 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Visits: 2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