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受到更多审视。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全球逐步探索疫情后的新生活方式。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社交媒体在政治动员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随着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流行,健身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正推动着生产力的革命。
  • 社交媒体的算法透明度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未来。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 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个人和企业都在加强数据保护措施。
  •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首要任务。
  •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物价总水平走势的特点、趋势和应对措施

    物价总水平走势的特点、趋势和应对措施

    0

     

    王振霞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前低后高,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续低迷,CPI与PPI走势分化明显。2020年,各类影响价格总水平走势的因素更加复杂,价格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稳定市场预期,深化价格改革,关注价格波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以及重视各类宏观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上。

    2019年物价总水平走势的基本回顾

    (一)2019年CPI走势的特点和成因

    第一,2019年以来,CPI走势稳中上升,总体涨幅没有超过年初预期。2019年全年CPI走势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第四季度平均上涨超过3%,引发广泛关注。实际上,第四季度以来的物价水平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从剔除食品和能源影响的核心CPI数据看,2019年全年平均涨幅1.61%,且第四季度呈现下降态势。除同比数据之外,运用CPI环比数据进行分析是敏锐观察物价走势的重要手段。按照过去20 年的历史数据情况看,CPI环比数据呈现一般性规律,即第三季度一般都是全年CPI环比数据的高点,进入10月份后会相应回落。2019年的CPI 环比走势也基本遵循这个模式。

    第二,食品价格依然是影响CPI 走势的主要因素。2019年CPI总体走势主要是由食品价格带动的。食品类价格上涨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猪肉价格的上涨。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猪肉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均呈现明显上涨态势。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监测,仅2019年8月19日—23 日,全国16个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环比上涨8.0%,同比上涨达到74.4%。此后,猪肉价格持续上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猪肉等高蛋白食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且猪肉价格是影响CPI走势的重要因素。本轮“猪周期”的发展趋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第三,服务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但居住价格有所下降。与以往相比,教育和医疗等为代表的服务商品价格依然保持较高的涨幅。2019年全年,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同比平均上涨2.23%;医疗保健类价格同比平均上涨2.43%。虽然这两类价格在CPI中比重不高,不会大幅推高CPI走势,但是会导致居民基本生活支出压力加大。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各个主要城市贯彻中央提出“房住不炒”政策较为坚决,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回落,也导致租房价格有所下降,使得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减小。2019年全年, 居住价格同比平均上涨1.37%,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二)2019年PPI走势的特点和成因

    2019年全年,PPI同比平均下降0.31%,环比平均下降0.05%,与CPI走势呈现分化的局面。从国际情况看,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和贸易战的持续影响,外需明显不足;从国内形势看,投资增长乏力,加之严格环保政策实施、生产成本上升等, 导致开工不足,综合影响PPI走势低迷。短期来看,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 以及前期PPI基数较高等影响,短期内PPI将不会大幅上涨,并需要警惕工业领域通缩的产生。

    2020年物价总水平走势的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体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将对2020年物价总水平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导致物价总水平的明显上涨。2020 年1月,开始于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向全国蔓延,影响程度远远超出预期。从2002—2003年非典疫情的经验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价格总水平将产生重要影响。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之后, CPI迅速由负转正,到2003年第四季度CPI上涨至3%以上。上涨趋势一直持续至2004 年,甚至到2004年第三季度上涨至5%以上。一般而言,疫情对物价总水平将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人员和物资流动受到管制,导致部分商品暂时短缺,造成物价上涨; 二是居民生活、出行方式的变化, 部分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将大幅上涨,商品价格突变;三是部分生产和销售商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价格人为上涨。

    从商品种类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食品价格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非食品价格。当前,需要警惕新冠疫情和猪肉价格上涨造成的叠加影响。本文认为开始于2019年第二季度的猪肉价格上涨,其持续时间或将在12~14个月之间,也就是说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至少会持续到2020年第二季度。主要原因:一是2006年、2010年和2016年三轮猪肉价格上涨持续时间为14~18个月。二是从能繁母猪补充库存到商品猪可以出栏,这段时间需要14个月。2020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6%, 猪肉价格上涨116.0%。叠加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第二,应关注因消费减少、需求不足导致的工业生产端价格下行问题。从2020年1月份数据看,PPI 稳中略涨,主要是石油、金属开采等行业价格的上涨带动的。这与近期物资运输和基础建设形势有关。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消费和进出口增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生产资料价格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对于部分重要行业, 需要关注其开工情况,并予以适当的政策扶持。

    第三,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影响。除了中美贸易谈判进程的不确定性以外,中东局势的演变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果中东局势恶化、或者演变成长期的影响,那么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将有可能突变,对我国产生输入型影响。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历次主要的石油危机均是由中东局势引发,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第四,经济增长动力和货币政策是影响未来CPI走势的重要原因。从最根本的因素看,影响物价总水平走势的是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走势。2020年, 货币政策将出台重要的改革措施,如住房商业贷款利率调整等,这意味着实体经济和住房市场的利率将出现分割,宽松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弱化。面对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新冠疫情过后经济复苏的需要等,2020年货币政策将大概率保持宽松,这势必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面临上涨压力。

    综合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预计2020年CPI上涨压力可能会增加, 涨幅或将高于2019年,达到3.5%— 4%。PPI下行压力明显,可能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应高度重视猪肉等基本生活品价格上涨导致低收入群体生活成本增加的问题,也要警惕可能产生的轻度“滞胀”问题,以及将对深化价格改革产生不利影响。

    稳定和调控物价总水平走势的对策建议

    为了应对当前价格领域出现的新情况,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严格整顿各类市场秩序,防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部分生活用品或将处于结构性短缺状态。此时,整顿市场秩序是当前的第一要务。应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防止商家借新冠疫情囤积物资、坐地起价。同时,严惩制假贩假行为, 对生产和销售劣质产品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探索特殊时期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新特点。疫情的暴发也使得部分重要物资的价格形成机制成为关注的焦点。如“是否应提高价格来鼓励口罩的生产” 在网上引发热议。一般而言,高价格可以快速鼓励生产,减少套利空间,也可以减少过度购买和浪费。但是,特殊时期的供求关系有可能不完全遵守市场规律,恐慌情绪会在短期内放大需求,即使提高价格也不能完全解决需求激增的问题, 反而会因为有利可图而刺激制假贩假。特殊时期,应发挥政府调配资源的优势,对重要物资实施管控, 按照需要等级调配资源。在疫情有所缓解后,需要尊重市场机制在定价中的决定性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重要战略物资的价格管制,需要关注其成本变化和流通情况。对于非战略性商品,应在完善市场秩序的前提下,尊重市场价格运行规律,以价格手段鼓励生产, 尽快实现供需平衡。

    第三,综合协调价格调控政策与宏观政策,防范价格风险。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与价格总水平的走势联系更加紧密,防范价格总水平的波动风险也是货币政策重要的着力点。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通货膨胀预期并存的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有限,需要财政政策予以配合。例如, 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有助于工业生产领域价格的适度回升,刺激投资需求。再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居民补贴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减少医疗服务等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冲击等。

    第四,改革价格调控方式,重视对消费者的补贴。为应对近期猪肉价格上涨过快的趋势,多个省市均采取了各项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对规模养殖场补贴、将最低生猪出栏量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对出售平价猪肉的零售商进行补贴以及限时限量供应等。但是,补贴养殖户的政策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来释放。对猪肉进行限购、限售或者限量平价销售将可能进一步加剧价格上涨的市场预期,引发集中购买,进一步推高价格。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容忍度,价格合理上涨是恢复养殖户信心最有效的手段。同时,重视对消费者进行补贴,特别是补贴城乡低收入家庭和特困家庭。建立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的长效机制,将货币补偿与实物补偿方式相结合,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质量不下降。

    第五,坚定不移深化价格领域的改革。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在价格总水平走势存在不确定性的时期,往往影响价格领域深化改革。当前,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房地产市场风险有上升的趋势,租房市场价格管理尚不健全,制约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健康增长。但是,在价格总水平波动时期,价格改革的节奏会放缓,甚至停滞。实际上,当前价格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合理有关,应尽快积极推进改革,助力经济增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Visits: 1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