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分析和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网络安全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关键挑战。
  • 气候变化问题促使全球采取更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
  • 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网络安全威胁的增加迫使企业和个人加强数据保护措施。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城市规划成为热点议题。
  •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挑战。
  •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最佳方式。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 农业科技的进步正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远程医疗的普及使得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 挽回爱情的白面馍

    挽回爱情的白面馍

    0

    李阳波

    我们这一代人是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个时代,紧缺的物资都要凭证购买,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粮油食品。票证对于新中国70 年发展变化来说,称得上是时代变迁的最佳见证。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跟着父母下放到一个“三线”工厂。粮食供应就要受地方农业的影响。1974年, 当地的麦子成熟时,恰逢连阴雨天, 来不及打的麦子都浸泡出了芽。

    这种发了芽的麦子打成面粉后十分难吃,蒸熟的馍会粘牙齿。在供应这种面粉的日子,人人都自然减少了食欲,节省了不少粮票。别看表面上粮票是无价证券,但在那个时代用途很大。常常会有农民捉鸡或挑鸡蛋到我们这来,用鸡和蛋跟我们换粮票,有时一斤粮票可换好几个鸡蛋!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读中等专业学校时,许多男生的粮票不够吃,就只有厚着脸皮找那些长得秀气的女生要,有时则提出帮女生每天打开水以换取粮票。这样的“交换”倒成全了许多姻缘,留下许多佳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我所工作的地区主要生产杂粮,所以食堂里几乎天天供应的都是杂粮馍。当时,我正好谈了一个女朋友,女朋友工作的地方离我们厂有上百里路。每逢星期天,她都要乘车来看我。在我们交往的半年时间内,她每次来都是吃杂粮馍。有一次,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到你们这里再吃不上一顿白面馍,我就和你吹!”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赶去火车站。那天,我因工作之故,没去送她,等到中午到食堂吃饭,发现食堂这天供应的居然是白面馍。我看了看表,发现离女友开车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我赶紧买了几个白面馍,骑上自行车往火车站赶。可我刚到火车站,火车正好开动了, 我大声喊着女友的名字,她听到了,头探出窗外,我举着白面馍朝她挥道:“我给你送白面馍来了!” 

    我听见女友回应道:“等我下次来吃吧!” 

    结果女友下次来,还是没吃到白面馍。那天的白面馍我放了三天舍不得吃,发霉了,不得不扔掉。不过,那天的十里送馍也没白送,女友看出了我的真心,再也没说过要和我分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早先一直变相当货币(换鸡蛋、塑料制品等)流通的粮票,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尔后,油票、肉票、煤票等也都相继取消。市场上的物资与日俱增,眼看一天比一天丰富,给人的感觉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记得那时我好不容易到手的“商品粮”,没享受几年就作废了。实不相瞒,当时我还真是很失落了一阵子呢!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资收入增加,尤其儿子媳妇都就业后,我们家的日常生活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改观。表现在餐桌上,每顿不是鱼就是肉。什么鱼丸子、肉丸子等“奢侈品”,以往只有过年时才有可能吃到的,现在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享用。

    因此,家里再也没有人盼着吃顿好的了,办年饭也变得格外省事,只需比平常多加两样菜就行,再用不着劳神费力去搞那七大碗八大盘了。

    2016年末,母亲去世。我们清理她的遗物时,居然发现还保存着几百斤粮票。想起那个年月,母亲格外节省,就连掉在地上的一粒米饭都要捡起来吃掉,今日忆起,唏嘘不已! 

    回首望,不过短短几十年,实乃翻天又覆地。饥与饱、吃饱和吃好的沧桑变化说明一个道理,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否,其实关乎这个国家中每一个人的命运。

    作者系江苏丰县市民、作家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